首页 > 正文
制度创新再升级!广州市南沙区商事制度改革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2020-05-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刘美琳
从烦苛管制转向简约治理的政府管理理念。
“开办企业”是商事主体进入市场经营的第一道门,开办企业便利度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19年落实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广州南沙自贸片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榜上有名。
5月12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唐军副局长指出,广州市南沙区探索试点商事登记确认制,进一步释放企业活力和创造力,为其他地方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体现了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4月发布的《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广州市南沙区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正是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南沙区在国内率先探索试点确认制改革,借鉴国际通行理念,将商事登记由行政许可改为行政确认,体现了政府管理理念从烦苛管制向简约治理的转变。
南沙先行探索商事试点确认制改革已三年有余。据南沙区副区长刘朝阳介绍,早在2016年下半年,南沙就开始研究对标香港公司注册制和国际通行商事规则,谋划新一轮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2017年7月,《南沙自贸片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先行先试若干规定》出台,率先启动探索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依托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系统,实现营业执照办理“无人审批、智能确认”。
2019年3月发布的《南沙自贸片区商事登记确认制管理办法(试行)》,则使整个改革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对配套管理及监管措施进行制度设计和完善,形成了以实名认证为支撑、以失信拦截为前提、以自主申报为核心、以强制出清为保障的制度框架。
三年来,南沙区进一步减少了政府对微观市场行为的干预,有效激发了企业的投资创业活力。2017年,南沙区新增企业22736户,同比增长60.2%,2018年新增企业37964户,同比增长67%,2019年新增企业45523户,同比增长22.3%。
商事制度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绩,下一步南沙将会如何进一步深化确认制改革探索,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对此,刘朝阳指出,南沙区还将继续深入推进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试点,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方面等方面推出更多工作举措。
一是扎实推进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推动确认制改革试点工作抓细抓实,不断完善、构建系统性的制度体系,争取为下一步国家层面修订《公司法》、统一商事登记立法等提供实践经验。
二是继续推进市场监管理念和模式转变。进一步创新监管机制,强化市场主体责任,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监管平台,构建“智慧监管”+社会共治新模式,营造规范高效的监管环境。
三是以服务企业为中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南沙将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全面推进526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分类改革落地实施,进一步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现象,使企业更便捷拿到营业执照并尽快正常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南沙还将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深化商事服务“跨境通”改革、探索推动建立“湾区通”企业登记互认机制、建设广州南沙粤港澳科技创新团体标准服务平台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