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经济理论研究的未来之路在何方?
2020-08-26 杨德龙财经策略研究 杨德龙财经策略研究
杨德龙 博士
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
央视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8月24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确认未来经济研究是以大变局、双循环、科技创新为主要方向,以中国实际情况为本、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方法论,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从与会专家上看,将更重视“政策派”,而轻视“市场派”。座谈会上,林毅夫、樊纲、江小涓、蔡昉、王昌林、朱民、陆铭、张宇燕、郑永年等9位专家代表先后发言。可以看出,与会专家的研究都是根植中国,而以西方理论为本的“市场派”则未有到场专家。
从理论基础来看,要从中国实践出发(调研等手段)来解决时代课题,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本原理来进行研究。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我国政策的成功经验就源自“实践”二字,很多措施都是先进行试点,再总结经验,随后推广;实践在我国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未来进行的课题研究,不能在室内空想,要“走出去”,去实体调研、考察,充分了解实际情况,使理论和政策有根有据。座谈会提出“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未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学术领域可能会进一步成为显学。
从研究问题上看,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更好地促进双循环、如何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等课题将是未来主要研究方向。从2018年6月以来,中央多次提到“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年更是由于新冠肆虐加速了这个大变局,国际上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横行,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政治因素冲击;而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地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如何应对这一系列挑战,如何转危为安,将是未来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过去我国是以国外循环(进出口)为主(2003年到2008年间,我国外贸依存度高达50%以上),来带动国内循环(国内消费);由于国外循环动能减弱(2019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31.9%),国内循环将成为主体(2013年到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60.5%,较2008年到2012年上升了6.4个百分点),研究重点将变为国内循环如何更好地吸引国际产品和要素资源。另外,科技创新、深化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等课题,也将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除了以上需要研究的问题,其他社会发展问题,比如就业、社保、卫生体系、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问题,也受到了中央层面的高度重视。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是越发棘手。今年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和公共卫生体系的挑战(根据WHO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政府卫生支出占GDP比重仍仅为2.9%;根据全球卫生安全(Global Health Security, GHS)指数显示,中国的GHS指数得分为48.2,在195个国家中排名第51名,大致与印度、菲律宾、秘鲁以及以色列近似,但低于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成为中央部署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参考因素;2015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开始下降(2015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总数为91096万人,连续第4年保持下滑的趋势,同比下降0.7%)、人口老龄化加速(根据《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2050年,中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7.9%),如何构建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如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也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
严正声明
有用户向我们反应,有人假冒杨德龙团队在做期货开户、期货投资和股票推荐、个股操作等行为。我们认真提醒各位同学:不要上当受骗,这些都是假冒山寨杨德龙团队。
请大家认准官方号,不要上当受骗。一切消息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其他未经官方确认的消息本工作室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