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浦银安盛基金:两因素带来市场巨震 调整之后长期信心更足
2020-09-09 浦银安盛基金 浦银安盛基金
9月第二周,全球市场波动性也明显加大。9月8日,美股大幅调整,而9月9日,A股市场也出现大幅下跌,各大行业和板块均出现明显调整。
指数方面,创业板指下跌4.8%,盘中最低曾考验2500点关口,最后收于2523点。大盘权重指数也有明显调整,沪深300指数当日下跌2.34%,收于4584点。行业方面,传媒、生物医药、农林牧渔、电子、计算机、休闲服务等行业跌幅均超过3.5%,钢铁成为当日唯一上涨的行业指数。
“
对此浦银安盛基金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反复带来的板块投资偏好下滑以及前期累计较大涨幅之后,投资者获利了结意愿加强,是短期市场波动的两大主要原因。但浦银安盛基金提醒投资者,预测短期市场趋势是非常困难的,投资者应该从长期视角衡量投资。而无论是经济基本面、流动性还是企业盈利增长角度,从6-12个月的时间维度看,A股的投资价值依然非常好,长期仍然重点关注科技、消费、医药等大空间行业,同时关注顺周期行业的投资机会。
”
短期事件叠加估值高位
带来阶段性调整压力
浦银安盛基金认为,市场短期波动加剧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年初以来,A股市场大多数行业板块均已累计明显涨幅,资金阶段性获利了结的意愿较强;其二中美贸易摩擦反复,导致芯片等高估值板块投资风险偏好下行。两类原因叠加,导致市场的连续波动。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0.9.9)
长期增长趋势确定
投资需有长期眼光
浦银安盛基金认为,市场阶段性出现调整与整固是非常正常的,从6-12个月的维度来看,我们对A股的投资价值非但不悲观,短期的市场盘整会让A股的长期投资价值更加凸显。信心主要来自以下几个角度:
1. 经济改善的趋势确定。近期发布的PMI数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高频经济数据均表明,中国经济逐季改善的趋势十分明显。在新冠疫情尚未完全控制、外需仍然疲弱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回暖显示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韧性,以及中国政府逆势调节的能力。随着未来疫苗推出等利好的出现,我们对经济长期向上增长的趋势更有信心。
2. 流动性易松难紧。很多投资者从经济复苏、央行回收短期流动性等角度,对流动性的长期宽松信心不足。但从6-12个月的维度看,一方面经济长期增长仍需要偏宽流动性呵护,另一方面,全球流动性宽松趋势也使得中国流动性易松难紧。这也会对中国优质资产价格形成长期支撑。
3. 企业盈利回暖,市场关注优质品种的盈利回升进度。近期A股上市公司中报逐渐披露,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0个行业盈利增速录得正增长,25个行业增速环比一季度改善,其中通信、电力设备、医药、电子、食品饮料、机械、公用事业和建材的业绩向好趋势比较明确(增速回正并且环比一季度改善幅度在20%以上)。
4. 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资对中国优质资产的关注度提升。
未来策略:关注长期大空间行业
“
浦银安盛基金认为,判断短期市场涨跌是非常困难,并且很有可能是无效的。在2020年的行情走势中,单日跌幅在3%以上的情况已多次出现,但拉长时间来看,市场都翻过重重阻碍站在新的高度。
浦银安盛基金认为,相较于短期交易,更加理智和可行的办法是坚持长期视角、坚持长期投资,可考虑选择优质基金品种,并采取定投等方式平滑短期波动,并长期坚持追求更好回报。
”
浦银安盛基金认为,未来会围绕三条主线,发挥主动投资管理能力,挖掘好的长期投资品种:
1. 抓住“看得长、拿得住”好品种。我们长期关注消费、医药等赛道的发展空间,消费普及、消费升级、创新消费等将是中国经济的长期趋势,行业增速会保持在较快水平,龙头公司的盈利能力更强,而创新消费、创新医疗也会不断出现,值得我们长期重点关注。
2. 随着经济逐渐复苏,关注顺周期行业的投资机会。我们看到在基建、房地产等投资受限的背景下,制造业投资力度逐渐加强,拉动上游建材、机械、设备制造等板块回暖。我们也会深度挖掘其中的优质品种。
3. 长期关注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行业投资机会,尤其是当估值出现回调,性价比提升的时候,我们也会把握其中的长期投资机会。尤其关注消费电子、半导体、传媒(手游)等板块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数据来源Wind。本资料中提供的意见与评述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依据本资料相关信息进行投资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