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汾酒逆势扩张高端市场 或打破高端酒格局

2020-09-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高江虹,王青青   

高端个性化产品广受追捧。

9月28日,2020汾酒封藏大典在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拉开帷幕。这也是继2016年以来,汾酒连续第5年举行封藏大典。该大典放在中秋与国庆双节前举行,似有借IP拉动销售的用意。

眼下双节临近,白酒龙头表现突出,以山西汾酒为代表的白酒股股价均创新高,此外,以茅五泸为代表的高端白酒涨价趋势明显,但每年 700万吨的白酒消费,茅五泸仅能贡献约 6 万吨的供应,高端白酒占比不到 1%。高端名优白酒市场需求存在空缺。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加速,白酒产业集群化趋势日益增强,行业聚焦头部品种的消费品,高端个性化产品广受追捧。逐渐实现结构与品质优化升级的汾酒集团也正全新发力高端市场。

“中国酒魂”能否跑赢白酒高端市场大盘?

汾酒借“酒魂”复兴

汾酒封藏大典始于2016年,通过对品质、文化、历史、工艺等多方面的展示,汾酒封藏大典成为特色鲜明的行业大IP。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认为,汾酒的封藏将成为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李秋喜强调,汾酒还把“中国酒魂、活态为魂”作为新的战略定位,通过活化、活用汾酒历史文化,不断丰富汾酒、竹叶青酒历史文化内涵,对开创文化汾酒、文化营销的新局面具有积极意义。具象到行动上,汾酒更是深耕细作“活态文化”,迎接全面复兴。

业内人士指出,汾酒扎根自身的品牌血统以及改革红利,蝉联五次名酒的汾酒独占清香型品类龙头,完善的品类组合突出清洁卫生,幽雅纯正,绵甜味长的特性,与浓香型产品具有差异化品牌优势。随着三四线等城市崛起及居民消费观念进步等因素,消费者愈来愈重视白酒品牌价值,面对酒业下一轮竞争,有文化底蕴的汾酒或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作为四大名酒之一的汾酒集团是以白酒生产销售为主的国企,其中,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为汾酒集团核心子公司,于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为中国白酒第一股。

2017年末,汾酒集团提出了“62210”五年奋斗目标,同时汾酒集团也提出了基于中长期的“11936”发展规划,明确了“真正实现汾酒的全面复兴”的总体目标。2019年,山西汾酒在上市白酒公司中营收排名第五。营业收入119亿,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19亿,同比增长29%。2020年上市白酒企业半年报业绩整体不太乐观。19家企业中仅有5家企业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其中山西汾酒净利润增幅名列前茅,“汾酒速度”标志着山西汾酒将全面进入复兴时代。

 

三轮驱动逐高端市场

 

曾经的“汾老大”的确有过自己的巅峰荣耀时刻,其高端产品也曾称霸市场,但后来被五粮液赶超,此后五粮液又被贵州茅台超越。面对消费升级的趋势,高端白酒依然是卖方市场,优秀白酒企业正逐渐完成产品结构升级,未来行业将进一步向名优白酒集中。宏观经济波动,行业增速放缓,长远来看名优白酒属于市场稀缺品,也必然决定了其市场价值会持续攀升。高端白酒市场无疑将是未来白酒行业的霸主必争之地。

汾酒集团董事长秘书王涛提到,白酒行业已进入存量市场深度竞争阶段,汾酒在以文化为品牌核心竞争力之外,酒企的复兴来源于体量和质量的双重驱动。在新中国成立一直到80年代,汾酒一直是高居全国白酒榜首,无论是出酒率、市场份额还是利润都遥遥领先,茅台甚至是亏损状态。为响应国家政策,作为国企的汾酒起初一直主推性价比产品,坚持酿造老百姓喝得起的好酒、名酒。但到90年代后期,同行业中茅台、五粮液等酒企纷纷涨价,占据高端市场份额。汾酒接连错失市场机遇,所以被迫退出一级市场。

2018-2019年汾酒推进国企改制和整体上市后,对全国市场进行系列产品销售配额制管理。山西汾酒产品占据多重细分市场,包括高端国藏、次高端青花、中端老白汾、低端玻汾和竹叶青等系列。汾酒产品经营策略是“两头带中间”,主打青花系列和玻汾,在次高端和低价酒中进行竞争,其而备受关注的青花是汾酒集团未来品牌矩阵的主力和关键营收点。公司“十三五”酒类百亿目标中,青花系列目标3-5年实现营收50亿。 

2019年A股上市的白酒公司中营收过百亿的企业已达7家,除了高端品牌茅五泸,洋河股份、古井贡酒等次高端都在全国化的进程中。山西汾酒也激流勇进,选择南下去抢占高端市场份额。2019汾酒实现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27.7%。其中青花占比25%-30%,增速超过55%。而在今年上半年,山西汾酒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增长33.05%。其中高端产品青花汾酒收入同比增速在30%以上。这份半年报也是汾酒上市以来最好的一份中报业绩。

在新的消费环境下,以文化为核心驱动力的汾酒集团,有望打造出更具影响力的差异化品牌,形成强大的市场辐射力,从而重构现有的白酒高端市场格局。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