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龙鱼前三季度营收超1300亿,净利润同比增长可达30%!上市在即的“创业板最强股”会是下个农夫山泉吗?
2020-10-09 快消 快消
文 | 快消君
毛利率约是农夫山泉六分之一的金龙鱼即将登陆创业板,并被寄予“创业板最强股”的厚望。那么,它的近况如何?
01
疫情之下,赚得更多
昨晚,金龙鱼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预告。公告显示,预计202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亿元至46亿元,同比增长约15%至30%;预计2020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亿元至38亿元,同比增长约15%至30%;预计2020年1-9月营业收入1310亿元至1370亿元,同比增长约5%至10%。
国庆节之前,金龙鱼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发行公告,协商确定此次发行价格为每股25.70元,将发行新股逾5.42亿股,网下发行不再进行累计投标询价。募资总额139.33亿元,成为创业板有史以来IPO募资规模最大的企业。其发行新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10%,以此计算,金龙鱼市值约为1393亿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登陆创业板之后,金龙鱼市值有望突破2000亿元,跃入创业板市值排名前五。目前,创业板市值最高的企业为宁德时代,该企业上半年营收为188.29亿元,约相当于金龙鱼的1/5。此外,由于创业板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可以推算,金龙鱼仅需上涨230%,就可以成为创业板一哥,只需上涨60%,就可以跻身创业板市值前三。
金龙鱼宣布网上定价发行的中签率为0.0571556257%,申购倍数为1749.60905倍。这也标志着,金龙鱼进入创业板挂牌交易倒计时。
可以发现,金龙鱼的中签率,网上只有万分之五,创下历史新低。
一业内人士表示,金龙鱼虽然发行5.4215亿股,但战略配售先拿走30%,剩下70%中的60%给线下机构,最后网上只剩下可怜的1.518亿股,占总发行量28%;加上都说容易中签,“打新”的人就多,中签率反而新低了。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A股最大无风险套利打新,由于偏向网下机构和大户,小散中签越来越难了。
简而言之,“肉”都给机构吃了。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9月,金龙鱼招股书还用的是“益海嘉里”这一简称,说起益海嘉里估计大多数人不清楚是什么公司,但其旗下品牌金龙鱼可谓家喻户晓。或许是考虑到知名度这个原因,益海嘉里今年的招股书将股票简称改为了“金龙鱼”。
金龙鱼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显示,公司2017年—2019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07.66亿元、1670.74亿元及1707.43亿元。
无论在米、面还是食用油领域,金龙鱼都有近一半的市占率,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粮油一哥”, 甩出第二名中粮集团好几条街。比较下已经上市的几个著名消费长牛公司的营业收入,2019年,海天味业营收198亿,蒙牛乳业营收为792亿元,贵州茅台营收为888亿元,伊利股份收入为902亿元。从年营收体量来看,金龙鱼等于9个海天味业,或是2个贵州茅台,又或是蒙牛+伊利。是实实在在的龙头。
02
争议不断,如何突围?
金龙鱼上市之所以备受资本市场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其体量大,另一方面,这已经不是它第一次冲刺A股IPO了。
2009年,该公司曾计划分拆中国业务的30%,在香港独立上市。但遭遇金融市场动荡,赴港上市计划被搁浅。2017年,益海嘉里母公司丰益国际重组中国业务,再度传出IPO消息。此后,公司进行了一系列内部结构的调整。2019年2月,丰益国际将其在中国营运的主体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更名为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不过,临近上市的金龙鱼也正面临“好事多磨”的局面。
近日,国家海关总署一则食品检验信息显示,一批由哈萨克斯坦进口的初榨菜籽油、初榨大豆油被拒入境,原因是企业未进行转基因标识,但产品却检测出转基因成分。这批油总量超过600吨,含有多种转基因成分。而这家企业正是金龙鱼旗下子公司。或因上市在即,金龙鱼的关注度激增,多家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随后,金龙鱼发布声明称,个别媒体报道称益海(昌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存在“进口转基因原料却不标识”的情况,此情况不属实。2020年8月,益海(昌吉)订购一批初榨菜籽油,采购合同明确要求为非转基因菜籽毛油。但是中国检验机构检出了转基因成分。因此我们遵循了海关规定,将该批油退给托运人,没有进口到国内。
虽然金龙鱼针对舆情的应对速度够快,但受转基因风波影响,多数人对金龙鱼上市持保留态度。投资论坛调研数据显示,对金龙鱼上市后表现,持中立情绪者达43%。
一业内人士分析称,从行业角度看,食用油行业已步入成熟期,巨头已形成规模护城河,增长受结构升级驱动。未来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营养均衡的中高端食用油需求将持续提升,有望通过结构升级在未来实现单个位数增长;但从消费端来看,食用油是关乎民生的刚需消费品,价格被严格管控。食用油产品的同质化严重,消费者未必肯为品牌溢价买单。公司食用油业务很难通过产品提价升级的模式增厚业绩,很难复制茅台的增长模式。
在这样一个苦逼的行业中奋斗了三十多年,金龙鱼能够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招数已经不多了。
首先是进军高毛利领域,例如调味料和日化产品。
2017年时,益海嘉里的日化品牌洁劲已经悄然上市,产品线涵盖洗衣皂、洗衣液和洗洁精,这延长了金龙鱼既有的油脂生产线。在此之前,公司一直都是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等日化厂商的供应商。五年前,金龙鱼和中国台湾丸庄食品合作,将丸庄酱油引入中国大陆,金龙鱼也称,未来将推出自己的调味品品牌。
另一个手段是通过开发新的、毛利更高的粮油产品等手段提高毛利率。
例如,金龙鱼开发了橄榄油品牌欧丽薇兰,在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急速转变、消费结构迅速升级的当下,在产品“问世”的八年中,这一品牌已成功占据了全国橄榄油市场的半壁江山。金龙鱼还在最近推出了稻米油,这一产品同样契合消费者对健康油品的需求。
不过,这些高毛利业务对公司整体的营收贡献比例还不高。考虑到金龙鱼1707亿收入的巨大体量,要想对公司业务带来显著提升,这些新业务本身也需要做到相当规模,而且,所在的赛道也需有足够的容量。
如此看来,虽然营收和净利润总量惊人,但在资本市场想要再度上演农夫山泉和海天味业的“神迹”,平庸是不够的,金龙鱼还需要更多“出彩”的操作才行。
采访、撰文:李珂
编辑:橘子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投稿、爆料、采访(手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