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分咸阳”被当地否认 倡议者张宝通:不能再有无形的城墙阻挡两地发展
2020-10-19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果
如果不三分咸阳,又如何做强西安呢?
“三分咸阳”的传闻近期被咸阳官方否认。
当地多位政府及学术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至少从咸阳层面表明,当地并不支持这一方案。亦有人士指出,三分咸阳是否会继续讨论,将需要陕西省乃至更高层面表态。
“三分咸阳”是指将咸阳市分为三部分,中心城区等区域并入西安,以在当下多地强省会战略风潮之下,推动西安成为最后一座GDP突破万亿的国家中心城市。
作为上述建议的主要倡议者,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局部利益需要让位于大局利益,若不三分咸阳,则西咸一体化难以按下加速键。”
西咸18年仍未“一体化”
“三分咸阳”一说由来已久。
2002年12月末,西安和咸阳市签署《经济一体化协议书》,两市提出了“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发展思路,并约定向着“城市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等目标迈进。
但18年后,尽管西安地铁已经联通咸阳,但两市依然难言“一体化”。不少旅客从西安咸阳机场下飞机后便能发现,作为国内客流量排名前十的机场,西、咸两地出租车仍不能跨区域运营,旅客需对搭乘的出租车进行辨识。
从城市竞争力状况来看,在一体化协议推进18年后,西咸两市和其他城市的差距明显增加。
在国内9座国家中心城市中,西安成为唯一GDP未破万亿的城市。咸阳市经济增速和常住人口规模持续下降,近三年时间(2017-2019年)GDP分别为2340.65亿元、2376.45亿元和2195.33亿元;常住人口从2017年的437.6万人下降至2019年的435.62万人。
2011年,安徽省巢湖市被一分为三,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此后“三分咸阳”的呼声渐起。
这一年,张宝通便对外呼吁“三分咸阳”,并根据现实情况的不断变化而优化这一方案。他最新的思路是将咸阳中心市区和泾阳、三原、兴平、礼泉划归西安,使西安成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和国际化大都市;将淳化、旬邑、彬县、长武划归铜川,把铜川建成渭北的中心城市,解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将乾县、永寿、武功、扶风、眉县、周至划归杨凌,使杨凌由试验区变成示范区,建成中国唯一、世界唯一的农科型中心城市。
其中,对于西咸一体化、做大西安、做强西安都市圈最有帮助的是将咸阳主城区划给西安的思路。张宝通认为,通过合并咸阳主城区,西安可以迅速做大经济总量,而在西安的带动下,成为西安一个新区的原咸阳主城区,也能快速融入西安的发展。
张宝通的提议获得陕西省内不少政界和学界人士的支持,支持者所认可的是,正因为西安和咸阳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且产业发展趋同,在近年来持续表现为产业竞争大于合作态势,未形成合力去与成都、重庆、郑州等周边城市竞争大项目、大产业。
不过,反对者提出,“三分咸阳”的理论过于学术化,未充分考虑咸阳市的利益,且咸阳与安徽巢湖市被“一分为三”时的发展阶段、经济状况皆不相同,不宜类比。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反对者认为,“咸阳”一地自古有之,不宜被划分。
尽管咸阳市持续对外宣称,全力加快西咸一体化,共建大西安。但从未公开对“三分咸阳”发表意见,这增大了外界对于这一猜测的呼声。直到2020年10月9日,咸阳市才首次予以否定。
当日,陕西咸阳市委督查室在答复网友时指出,我们在省市各类会议中未讨论过西安-咸阳行政一体化,所以更无“西咸合并”时间表。“三分咸阳”的说法只有个别学者的一家之言,未进入到官方正式文件中。
西咸如何学习广佛
咸阳市的官方回应引起激烈讨论。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多位陕西政界和学术界人士均有不同观点。支持者认为,这表明了咸阳市努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决心,而只有咸阳市的经济不断做强做大,才可能避免在未来被西安合并。反对者认为,目前尚属咸阳市级层面观点,拆分一个地区需要上升到国家层面,因此咸阳未来何去何从,还需要陕西省乃至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全局规划和部署。
咸阳市委督查室进一步披露,自2017年西咸体制调整以来,努力按照“八个一体”要求,全力加快西咸一体化,共建大西安。随着地铁一号线三期等重大项目建设,两市将逐步同城化。
此外,咸阳市委督查室还称,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追赶超越,将按照建设陕甘宁毗邻区域中心城市来发展彬州市,强化与平凉、庆阳等地互动发展,支持与长武、旬邑协同发展,共同建设北部高端能化基地。支持鼓励淳化、永寿走出生态环保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实现绿色发展。
即使“三分咸阳”之争暂告段落,但在“西咸一体化”需要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西安和咸阳两市的相向发展路径,又该如何继续探索?
2019年,陕西省发改委规划处所撰写的一份研究报告提出,“西咸一体化”应该考虑学习“广佛同城化”思路。该研究报告认为,西咸与广佛在多处有共同点:空间距离近、文化认可度高;皆纳入国家战略层面;同样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等。
为什么广佛同城化起步晚于西咸,却效果远超出西咸?该报告指出,西咸与广佛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广佛两地因GDP突破万亿元,使得外溢效应明显。而2018年西安、咸阳GDP分别为8349.86亿元和2376.45亿元,存在发展不充分问题。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西安和咸阳两地的交界区域,与广佛交界区域的经济实力差异较大。顺德区排名全国百强区首位,这些区县组成广佛片区核心地带,经济活跃,联系紧密,天然发挥较强的连接纽带作用。
广州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佛山是区域制造业龙头,两地产业互补性强,协同发展潜力高。而西安、咸阳中间区域经济实力差、城镇化水平低,不仅难以发挥连接作用,两地产业发展没有明显错位,同质化竞争现象明显,竞争大于合作。西咸新区成立后建设较为缓慢,且管理体制经过多次变化,连接西安、咸阳的作用未有效发挥。
此外,广佛同城化省级参与少,市级推动多,区县主动性强,社会意愿十分强烈。而西咸一体化方面,省级推动多,市级主动少,新区力量不足,社会意愿不强烈,呈现出省上阶段性积极,市上被动开展工作的特点。
作为陕西省发改委的规划部门,其撰写的这份报告中进一步列举了广佛同城化的可借鉴之处。其中包括加速发展轨道交通、加强领导干部任职交流、建立组织协商机制、参照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做法,编制《西咸一体化发展规划》,将更多西咸新区管理权限移交西安市等。
“西安一直在提出要跳出城墙看世界。”张宝通说,“我们在面对有形的城墙时,往往还忽略了无形的城墙,无论什么方式和路径,两地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再有一道无形的城墙,阻止两地获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