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加工贸易转型的东莞经验:拓内销需转变经营模式,稳外贸可借跨境电商抢滩东南亚市场
2020-12-20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郑玮
12月17-20日,第十二届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加博会”)在东莞举行。19日下午,加博会组委会召开成果发布会披露,截至19日中午12点,第十二届加博会共吸引4.58万人次入场观展采购,其中专业观众1.96万人次。
同期,加博会组委会还在阿里巴巴1688平台先后举办两场线上推广活动,共吸引线上采购商150万人次,累计2.5万采购商进行线上采购。阳江十八子集团通过参展与相关采购商达成约1.2亿元意向成交额,东莞市海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亦达成2000万元成交意向。
“作为全国唯一以加工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加博会近年来着力打造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梯度转移平台,对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任鸿斌表示。
改革开放后,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对我国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快速提升经济实力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各国内顾倾向明显上升。国内国际新形势下,加工贸易企业何去何从?
拓内销需转变加工贸易传统生产和销售模式
拓内销已成近期推动外贸产业复苏热词。“持续两年多的中美贸易战以及今年疫情蔓延全球,令欧美等传统出口市场表现疲弱,港商受到非常重大打击。反观国家在疫情防控下,经济迅速反弹,加上中产人口不断增加,内地消费市场发展非常正面,已成为商家必争之地。”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表示,作为珠三角加工贸易重要主体之一,港商亦开始着重布局内地消费市场。
离开贴牌代工,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内地市场的第一步或是建立自主品牌。东莞市五金饰品行业协会会长冷邑军强调,建立品牌对加工贸易企业打开内地市场尤为重要,“我们以前基本上以做代工贴牌为主,只有很少一部分加工贸易企业注册了自主品牌。但是大型商超,比如沃尔玛等,进货首先认品牌,如果没有品牌,货再好都没有用,产品很难进入大型商超。”对于2C商品而言,零售渠道将受到极大限制。
在品牌建设方面,深耕内地市场40余年的维他奶有限公司全国销售副总裁黄勇舟表示,“做国内的生意,做国内的市场,必须融入本地市场,了解本地消费者,并根据本地消费者的喜好打造品牌和进行产品创新。比如维他奶捕捉到90后、00后新一代消费主力不断崛起的趋势,着重针对消费力强、对品质要求更高,更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年轻一代推出新产品。”
“为了深耕品牌价值,我们以品牌跨界融合‘借力打力’,与年轻人形成强烈连接,包括今年与斗罗大陆以及奈雪的茶的跨界合作,一直都在不断创新和加强品牌与年轻人的互动。”黄勇舟指出。
有了品牌还要有销售渠道。值得注意的是,在线上零售发展汹涌浪潮下,加博会上多位商协会负责人多次强调线下渠道重要性。冷邑军指出,“我们之前做外贸基本上就是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平台,现在拓内销应兼顾线下市场,目前线上和线下获客成本趋于平衡,线上流量红利流失,线下发展空间非常大。”
“目前我国实体零售仍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75%。”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范君表示,“实体零售永远是消费市场的主渠道。”
11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连锁超市经营情况报告(2020)》指出,疫情下今年仍有近八成连锁超市销售实现正增长,平均上涨29.2%,新冠疫情对超市业态的销售增长整体带来正向影响。疫情也促进了线上零售发展,但随着疫情趋于平稳,线上零售增速整体放缓。
东莞市永益食品有限公司推广专员韩熙茂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疫情期间通过明星直播带货拉动消费作用明显,但离开名人效应,日常直播带动线上销售效用相对较弱,仍需将线上推广和线下渠道相结合,“今年5月王祖蓝在直播间为我们产品带货后,那段时间我们公司电商部门基本上已经爆单了,平常我们在电商平台上的直播效果就没有这么好,整体来看还是需要线上和线下渠道相结合。”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查询永益食品旗下品牌“凤球唛”天猫旗舰店发现,目前凤球唛旗舰店粉丝数约为4.3万,在品牌主打产品线番茄沙司和鲍鱼汁中,销售量最好的两款代表商品分别显示月销量为“500+”和“1000+”。
新型销售模式的出现也相应要求加工贸易厂商转变传统生产模式,冷邑军指出,“现在东莞绝大部分工厂是不做现货的,去工厂买不到货,只有一个样板‘孤品’。而且我们之前都是做大订单,一个订单可以做45-60天,现在国内电商上来就问7天能不能做好?所以我们很多传统外贸工厂根本没法跟上目前国内电商节奏。加工贸易厂商要从只接大订单到兼做现货,从‘大单慢慢做’逐渐适应小单快速出货的节奏。”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扩大加工贸易企业内销渠道,本届加博会亦首次在主题展中增设出口转内销产品展,共为19家参展企业设置43个展位。
稳外贸可借跨境电商东风抢滩一带一路市场
“拓内销确实是当前比较重要的话题,因为内销市场非常广阔。”深圳市中视互动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慧勇强调,“但企业一定要进行两条腿甚至是多条腿布局,尤其疫情爆发后,我们明显感觉到,只做单一市场的企业都非常被动。”
此外,王慧勇指出,目前国内市场里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产品同质化和渠道单一问题。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张晶也表示,在外贸数据大幅回暖的同时,需要注意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包括人民币大幅升值、货运运费飙升,以及贸易摩擦等问题,都造成目前行业总体利益下滑。”
困境应该如何突破?王慧勇建议,可充分发挥中国供应链优势,借助跨境电商渠道进入东南亚市场,“2020年全球跨境B2C电商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万亿美元,全球跨境B2C电商消费者总数将超过9.43亿人,总体呈现各国消费者跨境消费更频繁、单笔交易额持续增高的趋势。”
在加博会内设的“加工企业+跨境电商=M2C”专题分享活动上,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商务拓展运营总监颜学栋披露,“从2016年至2019年,中国一直是主要的电子商务出口国,2019年中国商品占全球用户跨境网购各国商品总量的36%,远超英国(13%)、德国(12%)及美国(11%)。”
“看准东南亚一是因为市场机遇大。”王慧勇表示,“东南亚有近7亿人口,网购人群达1.2亿,市场容量大。而且东南亚临近中国,产品匹配度高,工业化程度相对不高,工业化产品基本依赖进口。此外,东南亚已经拥有成熟的电商平台,包括Lazada,Shopee和京东等,为中国卖家出口东南亚地区打下良好电商基础。”
其中Lazada,Shopee和JD central三家东南亚电商平台背后均有中国资本进驻。2016年阿里巴巴即投资10亿美元收购Lazada51%股份,2017年再追加10亿美元投资将持股比例从51%提升至83%。腾讯则是Shopee母公司Sea Limited背后第一大股东,截至2020年12月9日,Tencent Holdings Limited持股比例为22.67%。JD central由京东与泰国连锁百货企业Central Group在2018年合作共建。
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陈越华在加博会成果发布会上透露,“今年共有港澳台地区及34个境外国家(地区)的企业参展参会,其中有来自20个境外国家(地区)的企业参展。”
“第十三届加博会初定于明年11月25日至28日继续在东莞举办。明年若全球疫情好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委会将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布局,邀请更多国际参展商和采购商参展参会,推动展会国际化、凸显粤港澳大湾区元素、不断提升论坛高端引领作用。”陈越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