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碗茶 七重境

2020-12-31   洪锦铉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诗曰:「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赵老以茶禅入诗,引用了赵州公案中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吃茶去」,化用了唐代文学家、诗人,被尊称为「茶仙」卢仝的「七碗茶」诗意。《七碗茶歌》,反映了品茗的七重境界,更是人生的七重境界,为后世茶诗中引用频率最高。

《七碗茶歌》是卢仝在隐居时所做的七言古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最广为传颂的一部分。「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七碗茶,七重境。

※第一重,「喉吻润」是感官境,茶水滋润嘴唇、口腔和喉咙,直接感受到喝茶的体验。

※第二重,「破孤闷」是心理境,从滋润身体,到破除孤独和烦闷,喝茶能平和人的心境。

※第三重,「搜枯肠」是思绪境,喝茶使人思路开达,灵感迸发,思绪通畅,能写五千卷的文字。

※第四重,「发轻汗」是精神境,喝茶令人毛孔开,发轻汗,一生中的不平的愁事和压抑随之散发,精神得以慰藉。

※第五重,「肌骨清」是重生境,喝茶令人脱胎换骨,当精神不再为尘世间的不平事受困扰,肌骨将如同被清洗一样获得重生的感觉。

※第六重,「通仙灵」是灵气境,喝茶令人崇尚自然,待人处事接物顺其自然,自然而然散发出为而不争的仙灵气息。

※第七重,「清风境」是仙人境,两腋生风,可如仙人乘风而行。

苏东坡诗云:「何需魏帝一丸药,且进卢仝七碗茶」。无需仙丹妙药,只饮七碗茶,感悟天道,人生处处是仙境。饮茶为健康,品茗是修行,健康求长寿,修行为永生。洞察世事,修行人生,我们可到几重境?

学茶人:洪锦铉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