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建议收藏!普通投资者如何一步步找到理想中的跟踪标的?

2021-01-12   国海证券服务号   国海证券   


成长价值投资是怎样练成的

投资方法千千万,每个人都想找到投资的捷径,快速致富。或许您是深谙高频交易的专业投资者,或许您是趋势投资的实践者,又或者您是价值投资亦或是成长股投资的追寻者,甚至您是刚入市场的小白,投资方法无分对错,只要证实实际可行,能够长时期获得正收益,能够形成进出场的闭环,那么坚持并不断改进下去,总能有所收获。但下文主要想和大家聊聊成长价值投资,因为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这或许是一条比较贴近自身的路径。

纵观成功大师们(这里主要参考了巴菲特、查理芒格、菲利普费雪、彼得林奇、段永平等)的选股路径看,从巴菲特早期投资的“深度价值”风格(“烟屁股”)到遇到芒格后向“高质量”公司投资的转变,还是费雪成长股的选择,亦或是彼得林奇的十倍股,其实归根揭底是对上市公司的质地挑选,一家优秀的上市公司可以在合适的时机买入。

大师们的投资逻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长期持有!例如费雪说的:投资想赚大钱,必须有耐性。巴菲特也说过:不想持有十年,就别持有一分钟。

另外,对于看好的股票要敢于重仓持有,大师们都有一致的观点,就是集中持股,不能过于分散。

由此可见,在优选股票的基础上重仓长期持有是成长价值选股的成功路径。

在此整合了大师的一些重要投资逻辑,供大家参考。

01

知识体系及认知

1. 多元思维模型(芒格)。不断的跨学科学习,弄清各种模型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将各学科的常识——非常基础的知识综合在一起来分析问题。其实这里说的是我们必须不断的提升我们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综合运用学识来帮助我们对投资的理性判断,而且这里提到的知识也不局限于与投资相关的。

2. 能力圈。刚刚谈到第1点自然就会联想到巴菲特的能力圈。投资能力圈的唯一鉴定标准就是熟悉,所谓不熟不做。

3. 独立思考,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区感受身边的好产品。而上述2点又可以联想彼得林奇的这个观点,十倍大牛股出没的地方,恰恰是好产品集中涌现的地方。在选股时无论利用在某一行业工作的优势还是作为消费者亲身体验的优势,你都可以发展你自己特有的一套选股系统。

很多投资者投资都是盲目跟风,甚至有的是凭感觉,连上市公司是做什么的可能都不了解,其实投资可以先从简单的入手,结合自己的认知范围,从自己了解的行业、公司入手。举个简单例子,最基本的我们日常能接触到的行业例如食品饮料,生活用品,上到科技终端用品,一个上市公司的业绩好坏离不开他的业务情况,如果它产品的销售很受欢迎,且销售增长可持续(提升产量或推出适合市场的新品)那他未来的增长是可以预见到的,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后可以大致判断公司股票是否值得去购买,包括之前的贵州茅台、海天味业、科沃斯(添可手持洗地机的受欢迎,公司的后续研发)。

所以对投资者来说提升自我的认知体系,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利用自身的优势,留意身边的好产品,这样您就打开了成长价值投资的第一步。

02

好公司识别

好公司识别是上述认知体系的进一步延伸,这需要运用到个人的综合智慧,也是最考验个人能力的一环。这里总结了大师们的一些主要观点,投资者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参考。

1.了解公司的产品。必须了解的事情:(1)产品对公司净利润影响多大,比如东阿阿胶,阿胶系列产品占到了公司收入的71%,所以阿胶的价格、销量,市场空间直接决定了公司的发展;(2)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没有充分的市场潜力,如新能源汽车中的比亚迪;(3)公司的产品研发情况,效果如何,特别是科技类公司,如中芯国际的研发支出逐年增加,2019年为6.874亿美元,但比起国际大公司台积电2019年的127亿美元仍有差距,另外还要注重研发转化的效果;(4)公司的产品销售组织能力。注意这里的了解并不是单方面的,需要结合同业的情况。

2.了解公司的管理层。主要的考虑点有公司的管理层取得的成就,长期资本配置能力,管理层如何对待自己的股东,是否诚信,管理层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的决心(如苹果),追求极致的产品,管理层是否稳定、回报股东的意识等。

3.了解公司的利基、护城河。利基即有获取利益的基础,是指针对企业的优势细分出来的市场,产品推进这个市场,有盈利的基础,而这种基础具有排他性,例如:独家经营特许权,专利权、名牌效应等,类似于巴菲特所说的“护城河”,公司的业务模式有怎样的优势,也就是独一无二的盈利能力,它体现在品牌(如茅台)、规模(如水泥行业,海螺水泥)、成本(如林浆纸一体化太阳纸业)、技术(如北方华创)上。在投资中,护城河是对公司的一种定性。

4.对公司的定量分析。包括公司的安全边际,也就是公司值多少钱,而现在市场价格又是多少,两者之间的差就是安全边际。彼得林奇建议坚决不购买市盈率特别高的股票。

公司产品毛利率和净利率,结合行业特征进行分析。

其他的还包括公司的现金流,负债,股息,账面价值,隐蔽资产,存货周转率、三费在营业收入的占比,净资产收益率,利润增长率,经营数据稳定性等。

03

关于投资的其他说明

1.关于选股公式

后续我们会选择一些行业和指标(如利润的增长率,权益回报率,ROE等)来辅助股票池的筛选以供投资者参考,但这些并非是选择成长股的科学路径,只能作为辅助参考。正如《穷查理芒格》一书指出的那样:在追求理性和简单的时候,查理也小心翼翼地避免他所说的“物理学妒忌”,就是人类那种将非常复杂的系统(比如说经济系统)简化为几道牛顿式普遍公式的倾向。他坚定地拥护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告诫:“科学理论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所以选股之路并非几个公式就能解决的。

2.关于大小票的选择

关于当下讨论比较多的是大小票我该怎么选,市场似乎涨大不涨小,其实毋庸置疑,如果您是奔着十倍股去的,那我建议您去抓小票,行业细分领域龙头或者新兴领域的先行者,当然这中间有很多功夫要下,必须做到上述对自身学识的运用,对公司的识别等,因为目前市场不断的上市新股,股票越来越多,股票市场已经从之前的供不应求到现在的供大于求(这么说并不严格,好公司好股票还是很紧俏的),市场股票过多的结果必然是市场“二八分化”更加明显,所以选择小票对个人的要求更高,更需要个人的经验和智慧,犯错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反过来一些相对成熟和了解的大票,市场研报覆盖度也相对较高,信息不对称性相对较低,这样的大票,其实选择起来做错的概率会更低,与象(机构)共舞未尝不可,只要您能有恰当的收益预期(非10倍或以上不可),还是可以考虑的。

我觉得菲利普.费雪所描述的对于现在再贴切不过了。

天平的一边是大公司,进一步大幅成长的前景十分亮丽,财务状况非常良好,根基深植于经济沃土中。它们属于“机构型股票”的大类,也就是保险公司、专业受托人,以及类似的机构型买主会买这种股票,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可能误判市场价格,万一被迫在价格走低之际卖出股票,将损失一部分原始投资资金。买进这种股票,不会因公司竞争地位从目前的水准下滑,导致更大的损失。

道氏化学公司、杜邦和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是这类成长型股票的好例子。1946年到1956年十年内,高等级债券的投资报酬率乏善可陈。这段时间结束时,三支股票——道氏、杜邦和IBM——价值都是期初售价的五倍左右。从当期收益的观点来说,十年内,这些股票的持有人都未受损伤……

天平的另一端也非常值得长期投资。它们往往是相当年轻的小型公司,每年总营业额可能只有100万到600万或700万美元,但它们拥有前景看好产品。为符合作者所提的15个要点,这些公司通常同时拥有杰出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同样能干的科技人才,抢先进军前景看好的新领域或经济效益高的领域。1953年股票首次开始上市的安培斯公司可能是这类公司很好的例子。四年内这支股票的价值上涨了七倍以上。

到目前为止,年轻的成长型股票最有可能上涨。有些时候,十年内可以上涨数十倍之多。但技巧纯熟的投资人,也难免偶尔犯错。投资人千万不能忘记,要是投资这类普通股犯下错误,丢出去的每一块钱可能消失不见。相反的,如果根据相关原则买股票,则投资历史较悠久、根基较稳固的成长型股票,纵使因为整体股市出乎意料下跌而有损失,也属暂时性质。这类大型成长股的长期增值潜力,远低于小型、年轻的公司,但整体而言,是非常值得投资的对象。即使最保守的成长股,至少也会增值到其原始股的数倍之多。

最后建议,如果您没有太多的时间自己研究,且对个股的投资没有任何的根据,只凭个人喜好或跟风,短线频繁买卖,对待股市没有一个较好的心态,那我建议您可以选择指数基金进行长线投资,亦或是定投来参与,参与后不再盯市。在这里引用原来一张图,是基于国海证券客户的数据统计,低换手率的客户收益表现反而较好,企图高抛低吸,频繁操作的客户,收益却事与愿违。希望以上的分享对大家的投资有所启发。

声明: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盈亏自负!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