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广东省人大代表建言农村卫生防疫:重视乡镇基层排查作用,完善村级卫生站建设
2021-01-26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东省两会报道组,,刘美琳
1月24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保障和改善民生依然是代表们关注的重点领域。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但随着春节临近、返乡人员流动逐渐密集,国内多地接连出现聚集性疫情,尤其是农村地区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暴露出薄弱点。
针对这一问题,多位人大代表都在今年两会期间建言献策,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各自观点。
防控宣传、信息技术手段并进
农村疫情防控如何做到科学化、合法化、合理化?多位人大代表都提到了加强疫情防控宣传。
例如,针对疫情多发于农村地区的现状,广东省人大代表,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坪山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叶丽燕认为,农村地区以老人和儿童居多,个体防护意识薄弱,加之医疗资源相对落后,容易成为病毒“突破口”。
她建议,应进一步加大农村疫情防控宣传力度,在农村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发挥好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的监测排查作用,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师协会名誉会长邢益强也非常关注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针对农村社区疫情防控,他建议除了加强农村防疫人员法治教育、引导村民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外,也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等。
具体而言,他认为可从四大方面入手:加强对村委会干部及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工作;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基层治理组织的高效领导和指挥,组建有组织性的一体化防控网络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村民提升自我防护意识;重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在宣传方面,邢益强建议可以趁春节返乡之际,村委可发动村内群众、外地返乡人员等组建防疫志愿者队伍,开展扁平化宣传。“这一方面能够提升农村群众对防疫要求的接受度、认可度,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防疫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除了开展宣传,农村疫情防控过程中也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对此他建议,以本次防疫管控为契机,加快部署对农村数字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和建设,将数字化理念融入农村工作,全面提升农村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加入信息技术后,可以便在防疫治理过程中实时掌握防疫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共享的形式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完善村级卫生站建设
一系列农村防疫问题的背后,还暴露出一个深层次隐忧:乡镇基层卫生建设水平依旧较低。
广东省人大代表夏冠新是肇庆市高要区回龙镇大田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一名农村代表,他对农村的基层医疗卫生情况比较熟悉,今年他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村级卫生站建设的建议》。
他指出,近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的建设非常重视,加大了基层医疗卫生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县(市、区)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建设及村公建卫生站的建设,获得了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好评。
然而,现在乡镇一级的卫生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硬件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医疗人员配备不足等,导致群众喜欢跑去较大、较好的卫生院或上一级医院看病。一方面增加了农村群众负担,另一方面也影响和制约了当地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收入和积极性,难以留住人才。
此外,村一级的卫生站,还存在很多不达标准、不够规范、硬件设施差、没有相关人员配备的问题。
例如,卫生站村医只有一个听筒、一个量血压器,医疗器械设备少,而且没有护士,更加没有配药师。更有甚者,部分卫生站为了增加收入、赚取更多钱而违规给病人输液,医疗事故时有发生。
对此,夏冠新建议,要进一步完善村级卫生站建设。应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建设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村级卫生站的设施和医护人员的配备,方便群众(农民)就近看病治病,从而解决群众、特别是年老的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并减少看小病也跑去上一级卫生院或大医院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