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发布!培育能源商品交易平台、共建期现一体化能源市场
2021-02-0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董鹏
新华社1月31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关于“改善提升市场环境和质量”方面明确提出,培育发展能源商品交易平台。通过股份制改造、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在油气、电力、煤炭等领域积极培育形成运营规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交易平台。
此举,或旨在大力发展与期货市场相对应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这可以有效解决国内能源类行业此前存在的一个痛点。
从国外市场发展经验来看,多是先有一个发展十分成熟的现货市场,进而不断衍生出远期、掉期等交易模式,并在基础上“进化”为更高级、更专业的大宗商品定价市场。
国内部分能源商品则不然,为了扩大自身价格影响力,是先推出了期货,但是与之对应的现货市场化程度却不够。
上述背景下,通过加快“培育发展能源商品交易平台”,无疑有助于现货市场的成熟度,并推动相关商品市场化程度的提升。
在此之前,已有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等多个能源商品交易平台成立。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是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直接指导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能源交易平台,股东包括新华社、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申能集团等10家。
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前身为“浙江石油化工交易中心”,由物产中大集团和舟山市政府联合牵头组建。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交易平台的成立均具备极强的市场基础。
以舟山为例,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前10月舟山港域完成油气吞吐量10549.44万吨,同比增长50%。这是舟山年度油气吞吐量首次破亿吨。
《方案》中有关“鼓励具备条件的资源型地区依托现有交易场所,探索建设区域性能源资源交易中心。”的表述,也要求交易平台的建立,需以当地资源或强大的现货市场作为基础。
此外,《方案》还提及,“支持上海期货交易所、全国电力交易机构、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健全交易机制、完善交易规则、严格监管标准。”
其中,健全交易机制、完善交易规则、严格监管标准为期货交易所“常规”工作,交易规则已经进行多次修订。
相较之下,其他能源类交易机构的规则完善和“进化”,可能会成为下一步的重点。而从此前国内各家能源类交易平台的动作来看,已经对上述要求有所体现。
2020年11月10日,浙江舟山召开的共建长三角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推进会上,上海期货交易所战略入股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这是上海期货交易所首次对证监会系统外地方机构进行股权投资。
物产中大集团,将其持有的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10%股权,协议转让给上海期货交易所全资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
共建长三角油品交割基地、建设浙江省保税商品登记平台、与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实现仓单互认互通等方面,也体现出了上述培育能源类商品现货市场,共建期现一体化市场的逻辑。从形式上看,其采取的股权合作形式,亦与《方案》中提及的“股份制改造、兼并重组”思路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