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5G时代的快充跃迁:从手机体验之争到万物互融生态角力

2021-02-24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进入5G时代,科技巨头之间的竞争早已不局限于具体功能或技术参数的比拼,而是走向以底层技术为基础、横跨多种生活场景,并逐步拓展到产业生态开放能力的竞争。

以快充技术为例,自智能机时代开始,便始终作为手机产品本身功能体验竞争的关键点之一,各厂商在功率、温控、续航等多方面不断提升用户体验。而伴随着5G智能互联时代的到来,快充的作用也不再只局限于手机体验,开始延伸到5G IOT生态的更多领域,成为厂商角力5G生态的新驱动力。

2月23日在上海开幕的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OPPO正式宣布与一汽大众、NXP(恩智浦半导体)、Anker(安克创新)达成闪充专利授权,加快推进闪充生态落地。

在手机快速充电领域,OPPO已经持续探索了近十年。从早期脍炙人口的“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到VOOC闪充技术首次对外授权,再到最高125W有线超快闪充和小巧便携的“饼干”充电器,OPPO在闪充领域的引领,正不断向外释放生命力。

借助生态建设,VOOC闪充技术将突破场景限制,让办公、出行、移动共享等场景中的更多用户,感受到“万物皆可闪充”愿景的逐步实现。

而闪充生态大众化,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更高效、无负担的充电体验,也改变了产业链及合作方的角色关系。手机快充技术近十年的迭代发展史,正印证着电子产业生态不断进化的历程。

 

手机体验的“军备赛”

如今,在5G对功耗有愈发重要诉求的基础之上,快充功率的竞赛已经成为终端厂商新品发布的核心卖点之一。但在2012年,智能手机都还尚未开启换机潮之时,可能大多数人都并不认为这将在未来会成为整机的一个核心技术基座。

OPPO内部却是自此时便开启了技术演进。如今被称为OPPO“闪充之父”的张加亮在当时意识到,或许可以构想出不同于主流“高电压、低电流”充电方案的路线,并拉上团队开始了初期不太被产业链所理解的探索。

很快,在2014年3月,OPPO旗下旗舰机Find 7发布,这成为VOOC闪充的首秀。自此,闪充技术真正开启商用历程,这也奠定了OPPO在快充领域的先发优势。2016年,SuperVOOC超级闪充概念被提出,彼时的最大充电功率已经接近50W;在Find系列回归的2018年,超级闪充技术也开始商用。

从前面提到OPPO那句火遍全国的Slogan可见,进入智能机时代以后,对电池的要求逐渐成为影响用户购机决策的一个核心要素。而至今,“通话”已经迭代到了“开黑”、“观影”等等更考验能耗的应用层面。

随后,诸多产业链公司开始竞相寻求突破,包括华为、vivo等头部终端厂商在近些年来也陆续参与到闪充功率的“秀肌肉”大赛中。这才有了至今谈新品必说电池容量和闪充支持功率,市面上同价位段旗舰机型全系“XX瓦闪充”大比拼的发展时期。

进入5G时代,这种针对闪充功率数和安全性的竞赛愈发激烈。这是因为,在电池材料工艺短期内得不到快速突破的节骨眼上,手机内置锂电池有容量上限,5G带来的能耗虽然可以通过手机系统结合AI等能力共同调教,但从使用感来说,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这时候,闪充技术带来的实际充电时间缩短,无疑会成为重大能力补充。但闪充实际上不仅是对功率的提升,更需要兼顾在安全性、兼容性、实用性等方面的平衡。应该说,每一次功率的跃升都有成倍数的配套要求。

对闪充能力本身的落地,也从有线,延伸到了无线高功率、适配器体积缩小等新领域。

2020年,OPPO超级闪充再次刷新记录,最高功率可达125W,充电全过程手机温度不会超过40度。根据OPPO实验室的反复检验,该功率下,5分钟可将等效4000mAh电池能量的手机最高充到41%,最快20分钟充满。在充电协议层面,OPPO 125W超级闪充兼容PPS、PD、QC等主流协议,只要是符合规范的Type-C接口,都能实现闪充。

同年,OPPO还发布了65W AirVOOC无线闪充技术并展示无线充电概念底座,最快30分钟可将等效4000mAh电池能量充满,速度超越市面绝大多数有线快充。据介绍,OPPO在接收端(手机)、发射端(充电板)、充电端(充电器)以及电池端拥有自研算法和逻辑,整套充电系统全部由OPPO历时两年自主研发完成。

考虑到随着功率增大,电源适配器的重量和体积也在相应增长影响使用和携带体验。OPPO还尝试提供一种全新的超便携充电方式——50W饼干超闪充电器。之所以称之为“饼干”,是因为其大小仅与零食“旺旺仙贝”一般轻巧便携,而且支持主流快充协议,兼容性较好。

在MWC21上海期间,OPPO带来了在闪充技术的又一黑科技——OPPO隔空充电(OPPO Wireless Air Charging)。这是不同于传统磁感应无线充电的方式,而是采用磁共振的路线,延长了电磁的传输距离。据悉,OPPO隔空充电可以最高7.5W(5V*1.5A)的功率为手机充电;在10cm充电距离内,以最大45度角的水平自由充电。这意味着,可实现近距离边玩边充。

当然,基于自身能力的不断刷新还只算是技术演进的第一个阶段,随着能力的稳固和深化,步入5G时代,快充的角色也开始有了新的延伸。

 

万物互融生态的助推剂

自进入5G时代开始,电子产品的技术发展脉络正经历一次新的变革。

持有独特的技术可能已经无法构成完整的竞争壁垒。相反,在万物互融生态之下,电子产品之间的连接、共享,将成为决定新通信世代竞争力的关键。而闪充,恰恰能在生态构建过程中,起到关键助推作用。

试想,考虑到各种类型5G产品的高能耗,用户每次外出都必须根据所携带的智能产品数量,匹配同样数量的电源适配器,将是怎样可怕的体验?

又假如,被堵在高峰期的下班路上,手机电量支持不起导航,车载充电功率还无法支持快速“回血”,将怎样窘迫?

一切都显示出,闪充技术的向外赋能程度变得日益重要,也即厂商的闪充能力急需通过“生态圈”进一步释放,以惠及产业链生命力。此番在MWC21上海期间宣布闪充生态合作伙伴计划,也是基于类似的考量。通过与汽车行业、消费电子行业和芯片行业的领军企业进行专利授权合作,OPPO在快速充电领域的技术优势将被拓展到车载充电、共享充电、个人居家/办公充电、芯片底层协议等更多应用,进而让惠及的用户量级不断扩围。

而通过授权合作,来自不同行业合作伙伴将能够开发、制造和销售支持VOOC闪充专利技术的芯片与配件,进而提供相应闪充产品和服务。这也与OPPO倡导的合作共赢、互利互信的理念一脉相承。

OPPO知识产权高级总监冯英就表示:“OPPO认为VOOC闪充技术的未来不仅要求技术的发展,更需要生态层面的开放、融合与共赢。我们以专利授权为途径,展开布局闪充技术生态圈,就是希望让全球更多消费者,能在全场景和多终端上,享受到我们通过闪充技术创新带来高效、便利、安全的生态体验。”

自2018年宣布正式对外授权VOOC闪充技术以来,OPPO至今已向累计40+家企业开放闪充专利许可,涵盖充电器芯片、充电宝、车充以及充电桩(椅)等更多智能终端。

此间一个重要的基石是,需要通过纳入行业标准,将这种技术向外赋能动作规范化,并保障快速落地的安全性。因此自2014年正式商用闪充技术之后,OPPO就积极参与泰尔实验室牵头的相关标准制定、技术规范等工作。

在MWC21上海现场,OPPO还与泰尔实验室、泰尔认证中心联合发布《闪充技术报告》,其中对OPPO VOOC闪充技术的安全性和领先性给予了高度肯定。此外,2017年USB的标准化组织USB-IF,对推出的快速充电标准USB PD(USB Power Delivery) 3.0标准进行了重要更新,其中一项就是收录了包括OPPO VOOC等快速充电标准,对当今快速充电解决方案提供统一规范。

截至2020年12月31日,OPPO在快充领域全球专利申请超过2950件,累计授权近1400件。至此OPPO的全球闪充用户达到1.75亿人次。

如今,OPPO基于领先的闪充能力,还进一步在电子产业链之间走出“授权-规范-普及”的技术生态发展脉络。OPPO曾提出“科技为人,以善天下”,闪充的生态延伸,不仅是OPPO对其自身能力的延伸,更是在向万物互融的多元化电子世界进一步赋能,以此惠及更广泛的产业及用户,助推走向“万物皆可闪充”的未来便捷生活。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