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你想成为哪类投资者?

2021-02-25   且慢陪伴时间   且慢管家   

且慢同路人

这是属于每一位且慢同路人的读书专栏,在这里,你可以分享自己阅读过的投资理财书籍,与其他同路人共同学习。

今天的读书心得来自且慢用户-PENG,他将分享的书籍是来自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

这段时间一直在读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的书《聪明的投资者》,书中的很多想法对我还是冲击很大的。

书中,格雷厄姆给普通人投资提供了一些建议。他说的普通人是什么人?我认为除了专业投资者,皆可以纳为普通投资者的范围。

所以如果你是「没有时间去学习投资理念的普通上班族」,或者是「学了不少方法但是总得不到良好收益的投资者」,甚至是「买基金股票比买菜还快的朋友」,都可以参考着看看。

按书中的定义,一般可以把投资者分为两类人:「防御型投资者」和「积极型投资者」。

字面意思就能理解,防御型投资就是中规中矩,跟随市场,获得和整体股票市场一样的「平均收益Beta」(当然也有亏损);积极型投资就是要跑赢大部分人,获得相比市场而言的「超额收益Alpha」。

这里也可以科普一下,市场平均收益一般被称为Beta,而市场超额收益被称作 Alpha,大家应该经常能看到的很多基金中带有“阿尔法混合”字样,这一般都是博取超额收益的主动型基金。

1、防御型投资策略

「防御型投资者」的策略很简单,只是要跟上市场的步伐,取得一个中庸的收益。这种投资方式不用耗费时间,只需要定期买入宽基指数即可。

当然这样做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确保宽基指数不会出现大幅亏损。

所以对于防御型投资者来说,一个比较折中的办法就是实行「股债平衡」策略,各买入50%的的债券和股票,定期(半年、一年)做再平衡。

这种对半开的资金分配法则,对防御型投资者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 非常简单,易于操作

• 在股票低点,再平衡卖出债券买入股票,获得更便宜的股权

• 在股票高点,再平衡卖出股票买入债券,将浮盈收入囊中

• 让投资者心理上有掌控感

目前我比较青睐这种策略,不求暴富,只求控制亏损,稳定成长。只要国家经济在发展,市场在成长,那就能拿到确定性收益,这不就是大家所想要的吗?

2、积极型投资策略真的有效吗?

然而,更多人喜欢采用的是「积极型投资策略」。

很多人在入市之初,都会觉得自己是特殊的那类人,因为在各自领域内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觉得在股市也不例外。

炒股投资的常态是「七亏二平一赚」,这类朋友都认为自己是那10%赚的。他们会花费一些精力去「主动择股择基择时」,期望能跑赢市场的大多数,获得 Alpha。

但这样做一定有效吗?

不管是股票还是基金,背后都是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而二级市场的股票交易是完全的零和博弈,有人赚钱就有人亏钱。

那么,「需要跑赢指数,你至少要打败持有50%资金的人(包括持有大量资金的机构和专业投资人)」,赚到别人亏的钱。

那到底什么样的策略,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并持续下去呢?

先说实话,这种策略肯定是存在的,不然巴菲特也无法成为首富了,但普通人很难有能力去发现并寻找这样的策略。

拿股票煮栗子,很多人都有自己钟爱的股票,各方面调研之后,认为其成长价值很高,未来一定是会继续稳定发展,获取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既然你能看出它的内在价值,那市场上很多人也可以看出它的价值,除非你确实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信息,否则为什么你可以拿到超额收益而别人会亏钱给你?

买股票一般来说存在「两类典型风险」:

• 业绩很好而且看上去很有前途,其价格也相应很高,即预期收益已经完全包含在他所支付的股价中了

• 对这类股票未来的判断也很可能是错误的

这两个风险点在市场也不断被反应

• 阿里巴巴一季报发出来,盈利未达到分析师预期,当天大幅亏损

• 瑞幸咖啡LK出事之前,相当多的专业投资人判断失误

这些实际的例子都说明,你所认为的策略方法都有局限性的,你所认为的并不一定是真理。

3、正确的策略也不是长期有效

另外,「策略的有效性也很难得到延续」。

假如你真的发现了一个策略在一段时间内是有效的,那么利益的驱动下,市场上的大多数人也不会放过这个投资策略,久而久之,策略也失效了。

上世纪有一段时间,利用K线炒股也让很多人赚的盆满钵满。可现在呢?已经被大部分投资者淘汰了,现在大家更喜爱的却是价值投资了。

也有很多人会问,那买入主动型基金就好,让专业的人去跑赢市场是不是可行的呢?

我承认,每年都有一部分非常优秀的主动基金经理大幅跑赢指数,给投资人带来了丰富的回报。但是,你怎么能确保他们未来还是可以跑赢呢?

在市场中,用以前的业绩预测未来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方法,俗话说得好,「花无百日红」,基金也是这样。

4、投资是认知的变现

市场上还普遍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只要我比防御型投资者多花费一些时间,是不是就可以获得更好一点的收益?

格雷厄姆认为这样是错误的。实际上,积极投资者必须拥有大量的证券知识,才能把证券看成自己的事业,去博取超额收益。

投资并不一定是努力就能带来收获的行业,「被动投资和主动投资之间,并不存在着一种或一系列中间概念,不可采取折中做法,这种折中态度更有可能带来的不是收获,而是令人失望的结果」。

格雷厄姆的观点和我最近了解到的「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说法不谋而合。

在市场中,每个人都是市场的一部分,所有人的投资行为构成了市场。而正因为你构成了市场,因此如果你在一段时间内赚了超出你能力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那么市场一定会用各种方式让你把这部分钱还回去。

到这里,你可能想问,普通人是不是无法赚取Alpha了呢?其实并不是,格雷厄姆也给出了普通人想要成为积极型投资者的「努力方向」,那就是

• 必须要考虑各种风险,做到稳健投资

• 必须用有别于大多数投资者或投机者采用的策略

但是想要拥有这样的策略,不仅要有过人的头脑,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中间很多严苛的条件让普通人没有办法去达到这样的水准。

以上谈了这么多,其实都是指向一个事实:

对普通人来说,想长期成功跑赢市场的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如果你只是想用最省事的方式去获得收益,那就采用最简单的方式做一个防御型投资者吧。「用最少的时间,拿最确定性的收益,赚取国家经济发展的钱」,岂不是更香?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