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对话全国人大代表方运舟:我国应集中力量开发智能汽车操作系统

2021-03-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南方财经全媒体全国两会报道组,左茂轩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汽车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就会像芯片一样,是我们的‘卡脖子’技术,操作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具备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功能,所以我提出了我国要集中力量开发中国汽车操作系统的问题。”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哪吒汽车董事长方运舟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方运舟提出了集中力量攻克智能汽车安全实时车控操作系统技术难题的建议。

方运舟认为,我国汽车产业在智能网联化的时候,面临芯片、操作系统、安全三大挑战,芯片和操作系统,两手都要抓,才能保证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更关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而操作系统,作为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连接软件与硬件的中间层,决定了系统的效率与稳定性和安全性。

他提议,成立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国家队”, 制定中国汽车操作系统的发展纲领和行业标准,鼓励和引导中国汽车操作系统的发展,合力攻克这个涉及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避免被人“卡脖子”的情况出现。

现在的操作系统只是初级的车载类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下称《21世纪》):目前,汽车操作系统的发展现状如何?

方运舟:国际上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开发了一些操作系统,但是我认为还是比较初级的车载类平台,还不能称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因为它是封闭的。

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和一些第三方公司也在做操作系统的开发,但这些操作系统目前只是一个车载娱乐端的操作系统,它只是把手机的功能搬到汽车上,不能实现集控制端与娱乐化为一体的操作。

哪吒汽车在2015年、2016年就开始研究操作系统的架构,只有具备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实时,并且开源开放,这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哪吒汽车计划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出一个Demo版的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会集成汽车的硬件、操作系统平台以及用户的APP等,是真正意义上的集车载端和车控端为一体的实时可靠的操作系统。

《21世纪》: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您针对智能汽车安全实时车控操作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哪些针对性的,具体的意见。

 方运舟:意见归纳起来是两个大的方面。

第一是技术层次方面,我建议我国成立一个操作系统技术委员会,来制定操作系统的技术发展路线、架构、协议和标准,这样可以强化操作系统的实时性和高可靠性,把这些规定好之后,汽车厂做汽车,互联网公司做互联网,软件公司做软件,传感器公司做传感器,各方遵循统一的标准、接口和协议,可以充分地发挥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征。

第二是政策和资金支持方面,因为操作系统的开发,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需要5—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地不断地优化和发展或者迭代。这就需要国家成立专项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资金不仅仅围绕着操作系统,也围绕着整个智能汽车的生态圈,组织全社会资源来参与智能汽车的研发。

 

《21世纪》:为什么在智能汽车操作系统中,不断强调安全问题?

方运舟:如果操作系统不是我们国家自己掌控的话,会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产业链或者生态链的安全。因为操作系统会承载着芯片、传感器、底层软件,如果操作系统不是自己掌控,会影响我国的产业链安全。围绕别人的系统做,有可能被别的国家垄断或者掌控,对于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极为不利,这是作为汽车强国战略的一个供应链安全问题。解决整个产业链安全,才能真正把“卡脖子”技术解决掉。

第二是社会安全方面,从去年到今年,有一些新能源汽车存在刹不住车或者飞车导致人员安全事故的问题,这是汽车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车控端要实时可靠安全。另外还有信息安全,汽车上人员的信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各种路面的信息数据量是庞大的,如果这种信息被篡改,很容易造成汽车事故。如果这些信息、服务器或者操作系统不在中国的话,信息会流传到国外,可能会威胁到国家社会安全。

未来的汽车操作系统可能只有两三个

《21世纪》:现在传统汽车制造商还是高度依赖于供应商开发的操作系统,一些观点认为车企并不适合做车用操作系统的开发,在技术实力、企业架构、人员架构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未来操作系统可能都会由大型IT企业开发,车企更多扮演是一个使用者的角色,对此你怎么看?

方运舟:无论是手机还是PC都是消费品,没有汽车的独有属性,汽车是承载生命的。

特斯拉做了15年的汽车,产品上存在问题,虽然特斯拉自己不承认,它认为是司机驾驶出现问题,但是从报道或者评价来看,开车出事的反而都是老司机多一些,因为老司机使用了智能驾驶或者辅助驾驶,反而最后出问题了。说明特斯拉汽车干了这么多年,对于汽车的安全控制还没有完全到位。

我的建议是由国家高层次人才统一来做,一个汽车厂也做不了,再强大也做不了,即使做得了,像苹果那样的操作系统也是封闭的,不是开源的。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很难真正地把这个技术拓展开。我的建议还是国家做,做好分工,协议接口做好,汽车厂做汽车厂能做的事情,安全控制。互联网和软件企业做软件接口这些东西,传感器企业或者是其他的企业做它该做的事情,这是可以实现的。

    

《21世纪》:你怎么看华为的鸿蒙OS?

方运舟:华为的鸿蒙OS,我们还没有深层次交流过。但是据我了解,在消费端或者手机端的OS系统,都没有介入到刚才我说的汽车所需要的扭矩安全控制。车控端的操作系统,是不实时的,因为汽车的响应都是毫秒级甚至更高,手机系统是差几个数量级的,鸿蒙直接上车是融入不了的。安卓非常成熟,但安卓在汽车上绝对无法融入,用在汽车控制端是不可以的,只能用于车载屏端,有一部分人在用,但是也经常会出现卡机等方面的问题。

《21世纪》:哪吒汽车一直以来在智能化有很多布局,在你提出的建议基础上,未来哪吒汽车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规划呢?

方运舟:我提倡是在安全、实时、可靠的基础上实现开源开放。因为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随着技术和生态圈越来越大,未来整个世界上操作系统不会有很多,可能就是两三个、三四个,类似于手机。

在智能汽车产业,操作系统会成为国与国之间的核心竞争点,我提倡国家能够组织国家力量来共同做这件事。

哪吒汽车前期有一些思考和研究,但是凭一个企业的力量真的很难做到开源开放,建立起强大的生态圈。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思路是把Demo版做出来跟大家共享,跟社会共享,跟国家共享,跟汽车厂共享,甚至源代码都可以共享,这都没问题。我们的想法是,未来整个社会的竞争,操作系统是一个核心的纽带,一个汽车厂很难把这个事情做成,但哪吒汽车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