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每天亏一杯奶茶钱,95后外甥问,定投还要继续吗?
2021-03-13 财商侠客行
早早,没上过大学,很早进入社会的大熔炉,接受社会的捶打,在22岁投资理财意识觉醒,开始定投,每个月定投1000元; 中中,学习成绩优秀,考上了大学并且读了研究生,毕业后工作稳定,在30岁开始每个月定投1000元。
清静女侠|文/编
财商侠客行|出品
外甥今年22岁,95后,是一个面包师。他总是穿宽大的上衣,配黑色的阔腿裤,露出脚踝,脚上踩着一双白色帆布鞋。
他生活在一个三线城市,平时都是一个人住,会做饭,能自己照顾自己,平时身体不舒服,他还会给自己艾灸治疗。
他热衷于购买护肤品,往经常长青春痘的脸上抹,还喜欢购买各种各样的小家电,舍得买3000元的戴森吹风机。有没有女朋友?从来没有从他嘴里套出过实话。
在过了几年无拘无束的月光族生活之后,外甥今年突然和我说:舅妈,我要开始理财了,不能再挥霍时间和金钱了。我心中一喜,这小子长大了。他说,人生总要有规划,不然没有什么盼头。我和他说,其实你比我们那时候还超前,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大学里面啥都不懂呢,所以早进入社会,早走点弯路,人能够更早成熟起来。
他计划每月定投3000元。我没有问他每月赚多少,心里想,除去1000多元的房租和日用开支,这小子每月还能存下不少呢。
我建议他在蛋卷基金app或者支付宝app里面直接定投。只要在这些app里面搜索要买的基金,就能跳出来这些基金的页面,点击下方“定投”,设置每月定投的时间,就能每月按时扣款了。通过这些app申购基金的申购费用很低,一般只有0.15%,但是如果持有时间短,赎回的时候需要交一定比例的赎回费。
我向他推荐了几只基金,并嘱咐他:定投了就不要中断,持续买下去,买个20年甚至30年、40年,不管中间如何波动,才能赚到大钱,如果后面出现大跌,有钱的话,可以一次性多买一些。
他按照我说的建议不假思索地投了几千块钱。不过投完没几天,接连遇到了股市大跌,他微信给我发来一个哭丧的脸。我不得不给他免费做心理按摩,顺便给他普及一下理财的知识,提升一下他的“财商”了。
我和他说:定投就是越亏越买啊,长期肯定会赚钱的。
“这个是的,但总归亏钱难受的,每天一杯奶茶钱。”他还是心有不甘。
“如果不是定投,你一次性买入的话,现在亏得更多。”我说,“定投就是不管市场涨跌,定期买入的方法。市场的短期涨跌,连专业的投资者都难以判断,更何况我们呢。再说每天看市场涨跌,情绪波动也会比较大,会影响身心健康。定投比较安心,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晴天,定期买一点,等到市场到了牛市疯狂的时候再兑现收益。”
我给他贴了个定投的著名的微笑曲线照片。
我接着说,你刚开始买基金,有这种心理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要着眼于长期,而这个长期,不是10年,20年,而是30年、40年甚至是一辈子。年轻是你最大的资本,你在年轻的时候就要意识到这一点,不要在意短期亏损,要放长线钓大鱼。”
为了增强说服力,我特地用Excel表格给他做了一个演示。
假设有早早、中中、晚晚、迟迟四个人。
早早,没上过大学,很早进入社会的大熔炉,接受社会的捶打,在22岁投资理财意识觉醒,开始定投,每个月定投1000元;
中中,学习成绩优秀,考上了大学并且读了研究生,毕业后工作稳定,在30岁开始每个月定投1000元。
晚晚,比较晚熟,一直到35岁才开始人生的第一笔定投,也是每月1000元。
迟迟,直到40岁才如梦初醒,开始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规划,每个月定投1000元。
四人都是定投到60岁。如果他们定投的是年化收益8%的投资品种,到了他们60岁,他们每个人可以积累多少资产呢?
早早在60岁大约能够积累将近300万的资产。中中积累了150万元的资产,晚晚积累的资产只有96万元。迟迟,那就更少了,只有59万元。
如果他们投的基金年化收益是10%呢,那么到了60岁他们分别积累多少财富呢?可以看到年化收益率提高2个百分点,到了60岁,早早积累的财富又能再多200万,中中财富多了70万。迟迟增加的财富最少,只有20万不到。
如果投资年化收益15%的基金呢,那四人的差距就更大了。早早在60岁晋升为千万富翁,妥妥的人生赢家。中中呢,也积累了701万的资产,而在35岁定投的晚晚只有328万,迟迟也只有152万元。
我们得到的结论显而易见,投资得趁早啊。
现在外甥只有22岁,如果每月坚持定投3000元,中间从不间断,按照8%的年化收益测算,到了60岁也会有约1000万元的资产。如果选择的资产收益率达到10%,会有1500万元资产。如果很幸运,投资的基金年化收益达到15%,那成为亿万富翁,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外甥问:这只是你测算的结果,现实中很难实现的吧?
我说,现实中确确实实有这样的案例啊,这不是我给你画的大饼。我给他列举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案例。
2005年,在美国布鲁克林工艺大学任教的欧斯默夫妇相继去世,两人膝下无子,留下8.57亿元的遗产。这笔巨额遗产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早在1960年,他们把不过5万美元的积蓄交给巴菲特打理,一放就是45年。巴菲特对此解释说,欧斯默夫妇的财富增长缘于复利的奇特效应。
外甥说,他们投的是巴菲特,那我们国内又没有巴菲特。
我告诉他,国内也有这样的案例,有些基金经理的年化收益也能达到20%。
近日有网友在豆瓣发帖,分享了朋友母亲的投资经历,2009年投资8.5万,如今已经变成了139万。
基金持有人和女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是在2003年就开始买基金,前几年还通过打电话查询净值。女儿称:“妈妈没忘,这几年都有看,2年前就发现基金资产涨到了近60万,当时非常开心,但也没考虑过卖出。”
当事人道出了15倍收益背后的秘密:关注基金的投资方向、看重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并且拿得住!
不过这只基金历史上最高回撤60%,今年春节后回调幅度已经达到30%,能拿住这只基金,持有人需要具备相当的忍耐力。
“可是我没有那么好的运气,能买到收益这么高的基金吧?”外甥问。
我到天天基金网调取了我推荐的几位基金经理的基金业绩档案给他看,几位基金经理的管理的基金在过去七八年的收益都有3倍以上,年化收益都有20%。
我说,挑到好的基金经理并不难,难的是自己能不能拿得住。
我引用了晨星今年2月份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这份研究报告得出一个结论:持有期为3个月时,基民赚钱的概率不足60%。而随着持有期的增加,基民赚钱的概率稳步上升,当持有期为6年及以上时,赚钱概率为100%,几乎稳赚不赔。
个人应对时间回报率波动大的最有效方式其实就是选定优质标的,并稳住心态,长期持有。
那么,怎样才能拿得住呢?外甥进一步问。
我回答说,这就没有标准答案了,这就需要靠你自己广泛阅读,除了阅读投资类书籍,也可以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书籍以及心理学书籍,增强个人修养,另外在生活和工作中多磨练,慢慢“悟”出来。
我说,你学习做面包,是不是也不是一天两天学会的,是不是需要慢慢学会揉面、整形、烤面包?烤面包是不是也讲究火候,时间太短烤不熟,时间太长又过了?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世界上的大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
最后我建议他看几本书:雪球大V闲来一坐s话投资《慢慢变富》、但斌《时间的玫瑰》、李录《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以及《穷查理宝典》,希望他能够明白在投资这件事情上,欲速则不达。
不过,第二天中午收盘后他突然发来消息问:什么时候能够开始回升啊,今天应该跌到底了吧?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