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剑桥少儿英语考试停止合作,教育部回应奥赛热、超级中学“掐尖”
2021-03-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峰
经教育部考试中心与英国剑桥大学英语考评部友好协商,从即日起考试中心不再承办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MSE)。
过去几年,奥赛竞赛热、跨区域“掐尖”招生等不良现象严重破坏了教育生态,维护良好教育生态因此需要多管齐下。
国务院新闻办3月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关情况。对于奥赛回潮、超级中学“掐尖”等热点话题,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均予以了回应。
严肃查处违规竞赛
奥赛成绩曾一度是小升初“掐尖”的参考。近年来经过规范管理,给奥数热降了温,但是在短暂的沉寂之后,改头换面的奥赛在有的地方卷土重来,家长们蜂拥为孩子报名,不少人质疑,这是否代表刚实施一年的小升初全面摇号政策有所松动?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称,下一步将严肃查处违规竞赛。对没有经过审核通过的竞赛活动加大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禁中小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参加违规竞赛活动。
规范社会竞赛项目的管理,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一项重要举措。2018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竞赛管理办法》,从2019年开始审核并面向社会公布竞赛名单,严格控制竞赛项目数量。从原来的105项减至35项,有了很大幅度降低。
吕玉刚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竞赛项目,进一步突出了素质教育导向,现有的5项奥赛只面向高中阶段的学生,不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并且特别强调,任何竞赛项目包括获奖成绩,均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
他还称,下一步将加强竞赛项目管理,严格按照竞赛项目管理规范和举办方的承诺,加强竞赛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保障竞赛项目依法依规举行。
此外,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公民同招’政策制度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不会有任何改变。要深入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和‘公民同招’政策,严禁中小学招生入学与任何形式的社会竞赛挂钩,坚决斩断这种利益链。”他说。
教育部考试中心不再承办KET考试
吕玉刚话音刚落,3月31日,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官网发布公告:“经教育部考试中心与英国剑桥大学英语考评部友好协商,从即日起考试中心不再承办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MSE),相关后续安排请关注剑桥大学英语考评部微信公众号。”
剑桥大学英语考评部微信公众号随后发布公告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经与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友好协商,我们将采取新的服务模式,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生提供服务。”
剑桥英语考试堪称目前全国最难抢的考试机会,报名需要拼网速拼反应,哪怕为了考试穿越大半个中国,家长也觉得很“幸运”。
家长们认识剑桥英语考试,是从“KET”、“PET”开始的。“KET”“PET”,分别对应剑桥英语通用五级考试第一级和第二级。此外,还有FCE(第三级)、CAE(第四级)、CPE(第五级)。
据了解,这些考试原本分别针对初中生和高中生。但近年来,剑桥英语登记证书成了很多地方“小升初”的敲门砖,已经有大量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去考“KET和PET”两个考试,还有不少小学毕业生手握FCE证书。
坚决制止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
“小升初”拼竞赛,为了高考成功,进入“超级中学”成为不少学生的目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多位代表委员提出要振兴县域中学发展,禁止超级中学跨区域招生,维护良好教育生态。
吕玉刚在3月31日的发布会上说,将进一步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我国普通高中共1.42万所,县域高中0.72万所,占了半壁江山,在校生规模超过了一半,达到了1468.4万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县域高中建设,极其重要。县域高中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带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至关重要。有一个道理大家很容易理解,如果一个县的高中发展不好,这个县的基础教育很难发展好,所以必须把这个龙头建设好。”他说。
吕玉刚介绍,下一步,将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要专门研究制定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从优化结构布局、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政策保障等方面发力,全面提升县中的办学水平,这是今年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
此外,还将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的招生秩序,强化招生管理工作。将把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工作任务,坚持标本兼治,突出问题导向,遵循因地制宜,着力规范普通高中的招生秩序。
他提出,要进一步科学编制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严格规范招生范围,完善指标到校政策,这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非常重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公办民办普通高中按审批机关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
吕玉刚指出,要认真落实中央政策要求,进一步严肃招生工作纪律,坚决制止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行为,促进普通高中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长沙“四大名校”取消全省招生
日前,湖南省教育厅阳光服务大厅的一则已办结回复受到了广泛关注:“自2021年起,取消长沙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长沙市长郡中学、长沙市雅礼中学面向全省招生的资格。”
这四所高中被称为“长沙四大名校”,是名闻全国的超级中学,每年会走出众多清华、北大学子。据介绍,其中一所名校每年在长沙市外招生约100名,大多依据与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竞赛成绩“择优”录取。
但在2020年4月,湖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公办普通高中由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在所辖区域内划定招生范围。未经省教育厅批准,公办普通高中严禁以任何名目跨市州招生。”
只不过,管住公办高中跨区域招生后,还留下了公办高中举办的民办学校招生的口子。这些民办高中与公办高中一体化管理,甚至共享师资,从省内各地“掐尖”生源,收取高价学费。
比如今年3月在美国上市的第一高中教育集团。这家自称中国西部最大的民办高中集团,短短几年旗下就已设立19所学校,超过2.5万名学生就读。其中,除4所高考补习学校外,其余15所名字都有“衡水”字样,以河北衡水中学分校名义遍布多地,甚至深入县城。
“衡中模式”在全国扩张,多年前就曾引发关注,2017年准备落地浙江时,更招致包括该省教育厅官员在内的教育界人士反对,以违规提前招生为名叫停其办学。而那时,另一些地方尤其是有些中西部地区县市,却对此“热烈欢迎”。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地方必须转变教育政绩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对教育生态问题突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规依法问责追责。这意味着,类似通过违规掐尖大搞应试教育打造升学政绩,资本和权力各得其所,却破坏了地方教育生态的办学模式,必须被遏制,防止其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