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涨价的扩散之路——3月通胀数据点评

2021-04-10   一瑜中的   张瑜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文/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

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张瑜(微信 deany-zhang) 杨轶婷(微信 cathyyangyt)

事 项

2021年3月,CPI同比0.4%,前值-0.2%;PPI同比4.4%,前值1.7%。

报告正文

历史的涨价之路

回顾过去,涨价传导的大致链条是PPI采掘同比→PPI原材料同比→PPI设备同比→PPI消费品同比→核心CPI同比。但具体各行业涨价的先后和持续性,还是要依据当时的产能集中度和需求特征来决定。

当下的涨价扩散特征

我们认为本轮涨价,从2月开始,已经出现了涨价扩散的信号——

第一批涨价,2020年5月,上游价格率先上涨。PPI采掘和原材料价格同比增速触底并V行反弹。PPI设备亦同步触底,但反弹幅度较弱,主要是受累于个别行业拖累,如交运设备、通信电子。

第二批涨价,2020年9月前后,少部分高集中度的消费品行业,价格跟随上游原材料反弹而反弹。如PPI食品制造业、PPI饮料制造业以及家电价格。

第三批涨价,2020年末2021年初,在海外明确开启补库,出口加速上行后,出口依赖型的家具、纺服价格止跌,部分龙头企业计划提价。

第四批涨价,耐用品消费和高端服务价格开始反弹,譬如我们看到3月PPI耐用消费品环比涨幅创历史新高,教育文化CPI环比已经不逊于季节性。

最后,尚未出现明确提价的,一般消费品和日常服务的价格相对疲软。譬如3月PPI一般日用品、CPI其他用品和服务,两者的环比涨幅仍然低于季节性。

与历史对比看,目前涨价走到了什么阶段?当下或与2016年底相似,涨价接近半程,全产业链价格基本都已见底,但尚未有行业触及本轮涨价顶点,不足的是一般消费和服务价格尚未开始修复。对中上游企业而言,PPI生产资料同比仍在冲刺阶段。对下游企业而言,消费品价格基本实现触底反弹,但部分行业涨价仍局限在龙头,性质也多是对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应对。

涨价趋势怎么看?

对于CPI,预计2021年中枢在1.3%附近,上半年CPI呈单边上行,下半年或陷入震荡,年中高点或触及2%左右。

对于PPI,预计PPI同比上半年将继续保持上行,直至5月达到高点,大概率在6%附近。尽管当前大宗商品价格或因供给侧修复而暂现波动,但需求侧仍是决定商品价格趋势的决定性因素。在国内地产延续高景气度,疫苗接种初步加速,美国补库周期尚未过半,美国地产周期全面向好的背景下,我们对于本轮大宗商品涨价的持续度仍然乐观。

对于涨价链条,维持涨价开始扩散的判断。目前下游行业产成品价格涨幅有所走阔,同时耐用消费品快速提价是初步验证,涨价传导的下一个环节应是看到一般日用品的全面提价。目前上游价格尚未见顶,消费品价格初步提价,涨价接近半程。

对于利润分配的结构,当前上游仍然具有相对优势。由于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于加速上行期,而下游消费品价格尚在成本跟随阶段,上下游价格剪刀差仍在扩大。

风险提示:海外产能释放超预期。


涨价的扩散之路

伴随PPI同比的持续上行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涨价的产业链传导成为当前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我们在本次点评中,也将结合3月通胀数据着重讨论这一问题。

回顾过去,涨价传导大致依循什么链条?复盘来看,基本链条应是PPI采掘同比→PPI原材料同比→PPI设备同比→PPI消费品同比→核心CPI同比。但具体各行业涨价的先后和持续性,还是要依据当时的产能集中度和需求特征来看,并不存在固定的涨跌定律。对上游生产资料(包括采掘、原材料、设备),以房地产为代表的逆周期需求是主要影响因素,同时还应关注出口背后反映的全球经济和国际大宗热度。对下游生活资料(包括各类消费品价格),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包括居民杠杆、薪资和就业都是决定性的变量。

伴随PPI同比的持续上行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涨价的产业链传导成为当前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我们在本次点评中,也将结合3月通胀数据着重讨论这一问题。当下,涨价正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我们认为从2月开始,已经出现了涨价扩散的信号:

第一批涨价,2020年5月,上游价格率先上涨。PPI采掘和原材料价格同比增速触底并V行反弹。PPI设备同比亦同步触底,但反弹幅度较弱,主要是受累于个别行业拖累,如交运设备、通信电子。第二批涨价,2020年9月前后,少部分高集中度的消费品行业,价格同比跟随上游原材料反弹而反弹。如PPI食品制造业、PPI饮料制造业以及家电价格。第三批涨价,2020年末2021年初,在海外明确开启补库,出口加速上行后,出口依赖型的家具、纺服价格同比止跌,部分龙头企业计划提价。第四批涨价,耐用品消费和高端服务价格开始反弹,譬如我们看到3月PPI耐用消费品环比涨幅创历史新高,教育文化CPI环比基本回归季节性。最后,尚未出现明确提价的,一般消费品和日常服务的价格相对疲软。譬如3月PPI一般日用品、CPI其他用品和服务,两者的环比涨幅仍然低于季节性。

这一涨价过程对应的正是需求修复的过程。第一批需求反弹,2020年3月份政策积极加杠杆,基建和地产投资逆周期需求抬头。第二批需求反弹,出口反弹, 6-8月,我国出口增速见底翻正,对应海外批发商补库。11月开始出口加速上行,对应海外制造业补库。第三批需求反弹,服务消费解封,3月疫情管控政策开始放松,4月开始国内疫苗接种速度加快。第四批需求反弹,目前尚未发生但后续可期待的,内生性需求带来的下游一般消费实质复苏,需要看到就业和居民收入真正回到疫情前水平。

与历史对比看,目前涨价走到了什么阶段?当下或与2016年底相似,涨价接近半程,全产业链价格基本见底,但尚未有行业触及本轮涨价顶点,不足的是一般消费和服务价格尚未开始修复。对中上游企业而言,PPI生产资料同比仍在冲刺阶段。对下游企业而言,消费品价格基本实现触底反弹,但部分行业涨价仍局限在龙头,性质也多是对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应对。


CPI分化的价格

(一)CPI总体情况:同比翻正

2021年3月CPI同比上涨0.4%,较上月抬升0.6个百分点。CPI环比下跌0.5%,基本符合季节性。

(二)CPI分项情况:食品下跌,非食品涨价分化

3月CPI中,食品价格环比全线转跌,其中以猪肉与蔬菜跌幅最大,主因仍然是短期内供给的快速修复。更值得关注的是非食品价格的上涨及分化格局,除了交通通信和居住水电燃料受原油价格拉动上涨外,高端消费环比涨幅已经不逊于季节性,而必需消费价格依然弱势,消费品涨价正蠢蠢欲动。

食品项CPI环比下跌3.6%,同比小幅下跌0.7%。环比视角,在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的带动下,食品价格全线转跌,鲜菜猪肉环比跌幅均超过10%。同比视角,猪肉CPI同比跌幅进一步走阔至-18.4%,拖累CPI同比约0.6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全线下跌的原因,除了季节性因素(如蔬菜、鲜果)外,更多的是供给整体修复所致。猪肉方面养殖户出栏加快增加供给,鲜菜方面全国气温回暖增加蔬菜供给,两者价格持续快速下跌。

非食品项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7%。非食品3月的上涨,主要归功于国内成品油价格同比的持续抬升,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11.9%和12.8%。

但是除开原油来看,商品和服务消费价格上涨如何?以核心CPI同比衡量,消费价格见底回升已经明确,环比也基本回归季节性。但从分项上看,高端消费和必需消费价格有所分化。耐用消费价格环比已明确见上涨,无论是商品代表(家用器具)还是服务代表(教育文化),CPI环比涨幅均不逊于历史季节性。而必需消费价格虽然在3月随季节性抬升,环比涨幅却相当弱势,逊于季节性。这在服装、房租、其他用品和服务项上表现明显。

(三)CPI趋势预判:关注非食品价格修复的节奏

2月至今CPI上行与核心CPI见底反弹,验证了我们在报告《通胀“加速上升期”的三条追踪线索》的判断,就整体趋势而言,依然预计2021年CPI中枢在1.3%附近,上半年CPI呈单边上行,下半年或陷入震荡,年中高点或触及2%左右。

但在边际上,我们继续提示关注非食品价格的修复节奏。3月数据初步证实了我们对于涨价开始扩散的判断,预期后续高端消费的价格修复会领先于一般消费。在消费场景初步解封的前提下,伴随疫苗接种的加速,预计受居民杠杆带动更明显的地产后周期消费(家具、家电)和高端服务消费(教育文娱)价格修复较快。但受居民就业、薪资影响更明显的一般消费(如服装、房租、其他服务)价格修复较慢,仍有待就业进一步改善。


PPI:上游原材料集中涨价

(一)PPI总体情况:环比重现历史最高级别涨幅

3月PPI同比4.4%,环比1.6%,为历史最高环比涨幅,与2016年12月相当。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5.8%,环比2%;生活资料价格同比抬升至0.1%,环比上涨0.2%。

(二)PPI分项情况:上游原材料集中涨价,耐用消费品快速提价

3月工业品价格上涨最主要的是上游原材料的集中涨价,除了疫情后需求侧的修复,还额外受到供给侧的推动,例如2月底3月初美国寒潮影响石油炼化开工,3月中旬我国唐山市发布钢铁企业执行限产减排新措施。

具体从各项涨幅看,环比涨幅靠前的前五大行业分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9.8%)、化学纤维制造业(8.7%)、石油加工(5.7%)、化学原料及制品(5.3%)、黑色金属冶炼(4.7%),五个行业合计影响PPI上涨约1.27个百分点,占总涨幅的八成。同比涨幅靠前的是黑色金属矿采选(34.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23.7%)、黑色金属冶炼(21.5%)、有色金属矿采选(21.3%)、石油加工(13.9%)、有色金属矿采选(13.3%)。

另外提示的是,3月上游涨价到下游价格的成本推动也有进一步体现,耐用消费品提价明显。3月多数下游行业的产成品价格环比涨幅进一步走阔。并且PPI耐用消费品环比涨幅高达0.3%,不仅是2019年9月来首次实现环比上涨,同时也是2011年来的环比最高涨幅。相较而言,一般日用品PPI环比为0,价格暂时保持平稳。

(三)PPI趋势与大类资产判断:PPI同比加速上行,关注涨价持续性

我们仍然维持PPI同比加速上行窗口的判断。预计PPI同比上半年将继续保持上行,直至5月达到高点,大概率在6%附近。

持续性上,尽管当前大宗商品价格或因供给侧修复而暂现波动,但需求侧仍是决定商品价格趋势的决定性因素。在国内地产延续高景气度,疫苗接种初步加速,美国补库周期尚未过半,地产周期全面向好的背景下,我们对于本轮大宗商品涨价的持续度依然抱有期待。

结构上,我们继续关注涨价向下游扩散的线索。目前下游行业涨幅有所走阔,同时耐用消费品快速提价是初步验证,涨价传导的下一个环节应是看到一般日用品的全面提价。就当前利润分配的结构来看,上游仍然具有相对优势。由于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于加速上行期,而下游消费品价格尚在成本跟随阶段,上下游价格剪刀差仍在扩大。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