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医药行情“急刹车”!相关机遇该如何把握?
2021-05-17 招商银行App
医药行情“急刹车”,会是“上车”良机吗?
最近,印度疫情反扑,对于是否放弃新冠疫苗专利,各国反应不一。反映到股市里,疫苗股的日子不太好过,短短几日便经历了从大涨到大跌的窘境,而整个医药板块表现也惨遭“捶打”。
作为市场公认的核心资产代表,医药股还有机会吗?哪些细分方向值得关注?
医药股行情“急刹车”
一直以来,医疗被看作是“刚需”产业,人的一生即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医疗,所以医药行业无周期性、无淡旺季,这就决定了其本身具有高景气度、高成长性的特征,被看作是最值得投资的行业之一。
长期来看,医药行业的投资回报确实可圈可点。过去十年,医疗行业是诞生十倍股最多的行业。而且,无论在中国市场还是美股市场,板块都是牛股频出。以中国市场为例,wind统计显示,过去十年,股价涨幅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有5家是医药公司,占比高达50%。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医疗行业前景广阔。
60岁以上中老年的患病率约是中青年的4-10倍。而据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两亿五千万人,占总人口的18.1%,预计2030年60岁以上老人占比将达25%左右。另外,当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到一个“临界点”,医疗健康的消费会呈现出加速增长。业内人士预料,医疗医药产业的发展势不可挡,市场潜力巨大。

尽管医药行业是公认的好赛道,但其股价表现却受到众多因素的挑战。
“五一”假期后,A股震荡走低,医药板块遭遇重创,复星医药、海利生物等多只个股大跌。此次医药股大跌,尤其是疫苗股的大幅下挫,与美国拜登政府表态将放弃新冠肺炎疫苗的知识产权专利有关。
美国政府5月5日宣布,将放弃对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保护。这意味着,一旦豁免知识产权保护,其它药企将能够生产仿制新冠疫苗。不出意料,疫苗概念遭遇“猛砸”,当天A股生物疫苗板块全线下挫。
尽管德国总理默克尔对疫苗豁免持反对意见,并表示美国计划给疫苗生产带来“严重麻烦”,但这一表态并未能改变市场预期,A股疫苗概念依然低迷。
此外,不少基金经理指出,医药股大跌的原因还包括对医药板块高估值的担忧。尽管行业景气度高,但由于赛道拥挤,部分个股的估值长期保持高位,引发市场对于泡沫化的担忧。
当前的下跌是投资医药股的好机会吗?
对于近几日医药股的大跌,市场反应不一。部分股民表示“机会来了”,认为此次下跌有受情绪左右的成分在,是加仓上车的窗口期。也有股民认为尚未下跌到位,暂无加仓意愿。
但如果拉长时间,医药板块依然能打。wind数据显示,近一个月,申万医药生物板块以10.34%的涨幅排名第二。

重要的是,当下行情虽不断动荡,但看好医药行业的声音依旧不绝于耳。
至于看好医药股的逻辑,主要来自于三大方面,一个是印度疫情大爆发甚至外溢,未来世界各国对相关医药医疗设备股需求依然强烈;二是随着一季报的披露,市场发现医药股不断交出靓丽的业绩答卷;三是中国即将迎来老龄化社会,为医药行业成为未来最强赛道打下基础。
不光嘴上说,机构也纷纷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医药板块的钟爱。据公募基金一季报,包括张坤、刘彦春、谢治宇、刘格崧在内的“顶流”基金经理将医药板块作为挖掘投资机会的重要方向。
虽说医药板块是好赛道,但是医药板块的细分领域颇多,有创新药、医疗器械、CRO、仿制药等。因此,想要把握住优质机会,还需我们仔细斟酌。
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徐佳熹指出,医药板块不同子行业有不同的思考逻辑。例如,原料药,特别是一些大宗原料药,有点像化工品,大家看的是价格,是供需关系。而特色原料药,包括CRO等,有点像资本市场中常说的苹果产业链,要与下游的大客户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要跟踪订单、战略合作、下游大客户有没有可能推出重磅热卖的产品。
具体到投资上,从短期角度看,围绕一季报去考虑投资标的,看好在疫情背景下需求会增加的品类,例如医疗器械、诊断试剂、药店等赛道。
长期投资而言,分为两个大的赛道,一个是创新,一个是消费升级。创新既包括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核心是满足大家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消费升级是指大家愿意花自己的钱去找更好的医疗服务、更好的体验、更好的产品。整体而言,这两个赛道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应该把握住大的行业发展逻辑去寻找投资机会。
疫苗领域方面,美国表态放弃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保护需要涉及多个层面的复杂谈判,对于政策最终能否实际落地、以及落地的时间均具有不确定性,预计短期内不会对全球新冠疫苗供应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近期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持续蔓延导致新冠疫苗刚需旺盛,头部企业的供应采购均可得到较强的保证。从长期来看,若美国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保护能放开,则有望使部分在mRNA和腺病毒等新技术路线有较成熟积累的企业加速步入商业化阶段,促进产业整体的长足发展。
清楚了投资的大方向,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有恃无恐地投资了,投资时机选择也很重要。
鸿涵投资基金经理容杰指出,对于医药板块来说,比较合适的投资方式是在下跌时、估值相对没那么高的时候建仓,并且长期持有。
或者购买医药板块的行业型基金,一些基金有更多的时间帮你跟踪好公司,在估值荒谬时也能及时减仓应对,结果可能会优于自己操作。
环顾当下,海外疫情仍在加速肆虐,各国对疫苗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医药股的高估值问题仍是压制其股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但一个好的医药公司往往可以给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的回报。
虽说市场对医药行业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作为投资者,我们也不妨好好斟酌,毕竟在合适的时间买入合适的公司才能让投资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