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市值管理”终于要玩不下去了吗?

2021-05-17   张三嗡   

风口浪尖上的“市值管理”


所谓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的事件曝光后,多家公司及相关从业者竟然出奇的安静,生怕这把火延烧到自己身上。

最近,微博大V“叶飞私募冠军直说”爆料,上市公司中源家居进行“市值管理”。


叶飞系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淮北市倚天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他作为介绍人为中源家居操盘方“寻找”资金,结果操盘方赖账,“下家”向他催款,他不得已站出来爆料。

叶飞称掌握了18家公司“市值管理”的资料,目前已经曝光的公司包括中源家居、ST众应、ST华钰、维信诺、昊志机电、东方时尚、隆基机械、今创集团、法兰泰克、祥鑫科技等。

截至16日中午,仅有中源家居、东方时尚专门为此事发布了说明公告,维信诺、隆基机械则已经收到了深交所关注函,其余均未发声。

01“市值管理”?操纵股价!

市值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现于股权分置改革的2005年前后。在此之前,非流通股股东更关注净资产,股改之后,国有股获得流通并体现出市场价格,市值的价值就凸显了出来。

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考虑,监管层对市值管理是鼓励的。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

市值管理的手段包括优化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资产的合理配置(并购、剥离、分拆等)、股份回购、加大投资者回报、做好信批和投资者沟通等。

然而在实践中,“市值管理”变成了一些人用来操纵股价、谋取私利的工具。

于是,市值管理就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类:一类是前述“正常”的市值管理,另一类就是找一批资金共同拉高股价让部分人“出货”。

后者换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叫操纵股价和坐庄。

“庄股”是停留在A股股民心中的古老话题。直到今天,仍有很多老股民顽固地保留着“跟庄”的优良传统——“炒股就是跟对大资金,其他什么方法都没用”。

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经有一段很著名的话:“有的外国人说,中国的股市很像一个赌场,而且很不规范。赌场里面也有规范,比如你不能看别人的牌。而我们的股市里,有些人可以看别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诈骗。坐庄炒作、操纵股价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现如今,坐庄炒作、操纵股价换了个高大上的“市值管理”马甲。

“市值管理不能算……坐庄!……资本市场的事,能算坐庄么?”

02普遍而隐秘

据媒体报道,民生证券曾对“市值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宗交易商模式拉升股价,另外一种是私募基金联合坐庄。

大宗交易商模式:拉升股价。大宗交易商先在二级市场拉升股价,随后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将股票卖给交易商,交易商再随后卖出。双方分享收益。

私募基金模式:联合坐庄。私募基金首先在二级市场建仓,期间上市公司配合发出利空消息压低股价。随后,私募基金拉升股价,上市公司配合发出利好消息。在股价上涨过程中,私募基金逐步卖出股票。双方分享收益。

实际上,除了私募基金参与其中以外,公募基金也会参与到“市值管理”中。

某头部券商卖方分析师方宏介绍,对于公募基金来讲,在‘市值管理’的过程中就算赔了钱也是基民的钱,和基金经理无关;相反,参与‘市值管理’,管理费照收不误,基金经理还能赚点钱进个人腰包。

正是这样的“套利空间”存在,导致极少数基金管理人铤而走险。

“‘市值管理’是很普遍的事情,在金融行业基本是公开的秘密,很多上市公司会做‘市值管理’。” 方宏称,“市值管理”一般发生在大股东有减持需要或公司重大资本运作的时候。

“某人曾经帮上市公司大股东接了不少‘货’,现在已经财富自由了。”市场中这样的传闻非常多。

不过,金融行业的细分领域很多,“市值管理”的圈子又比较隐秘,大部分从业者只是有所耳闻,并不了解“市值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

03市值管理不如“市值管理”

与正常的市值管理手段相比,这种“带资金”的“市值管理”直接且高效。

上市公司大股东市值管理的目标无非是稳住或抬升股价。常规的市值管理手段毕竟是间接的,资金进来才是“实打实”的。

财经公关行业从业者李敏去年刚刚丢了一个客户,原因是上市公司老板认为他们公司原先承诺可以做“市值管理”,实际效果却不好。

李敏当然明白客户所说的“市值管理”是什么意思。“且不论客户口中的‘市值管理’是违法的,我们就算想做也做不了,搞不来那么多资金。”李敏说。

在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眼中,市值管理和“市值管理”真不一样,有更“好用”的手段,为何不用呢?

只是,在叶飞爆料事件发生后,“市值管理”这个灰色地带一场震动在所难免了。

16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公告,宣布对相关账户涉嫌操纵中源家居等股票行为立案调查。公告称,证监会将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总体要求,对恶性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保持“零容忍”态度,重拳打击肆意妄为、逃避监管的各类操纵市场行为。

叶飞对行业生态的净化无疑是有贡献的,但是金融圈内普遍认为叶飞是“破坏了游戏规则的人”,对他遭遇“黑吃黑”并不抱以同情。

“不被追杀就不错了。”方宏说。

(文中方宏、李敏均为化名)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