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剑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打造大湾区的蓝色引擎

2022年08月06日 0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郑玮,柳宁馨,洪晓文

7月28日,伴随着穿透海空的一声汽笛鸣响,全球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正式投入运行。广州,这座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正依托这样的新基建、新制造,全面开启新一轮“向海而兴”的探索。

2021年,广州市发布“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式提出,要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到2025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15%左右。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军认为,广州建设海洋城市最大的基础优势在于深厚的海洋历史文化积淀,上千年“有海味”的岭南文化造就了这座城市海洋产业独特的底色。例如,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等,在广州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基础,早已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南财智库、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现代海洋城市研究报告(2021)》指出,目前广州已位列全球现代海洋城市第二梯队,在经贸产业活力、科技创新策源、海事资源配置三项指标上表现亮眼。到2019年,广州市海洋生产总值就已突破3000亿元,位居广东全省第一,国内前列。

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广州已初步形成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港口航运、滨海旅游等海洋经济支柱产业。在联动港澳加速打造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上,广州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也充满想象空间。

海洋重器压舱

船舶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被称为综合工业之冠。作为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广州船舶工业发展基础深厚,目前已拥有广船国际、黄埔文冲等一批头部企业,以及龙穴造船基地和大岗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发展船舶工业的重要平台。

“从全国来看,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布局、科研力量基本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及环渤海地区。”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副主任、广东省青联委员、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樊天慧表示。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广州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是有历史传承和基础的。”樊天慧说,1958年华南工学院(现称华南理工大学)即设立船舶与海洋工程系,黄埔文冲船厂的船舶生产制造历史已超百年。

截至2019年末,广州已拥有超过40家船舶企业,其中具有船舶建造能力的企业20多家,船舶制造产品覆盖集装箱船、成品油船、大型多功能化学品船、滚装船、客滚船、半潜船等领域。

樊天慧表示,依托长期发展沉淀的科研和产业基础,华南地区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产学研用”联动发展模式也相对成熟,“在科研能力、产业链布局、研究基础以及人才吸引力上,广州都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不少船舶企业的产品结构开始朝海洋工程方向转型升级,趋向深远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海工装备智能化发展主要包括三重内涵。一是智能装备,比如无人船或者水下机器人,在应用环节需要通过软硬件结合实现智能控制。二是智能监测体系,比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在运维环节实现对实体装备的实时线上健康监测、损伤识别等。三是智能制造,在生产建设环节通过数字系统模拟生产建设流程,降低试错成本,最终实现设计、生产、制造、运输以及安装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樊天慧表示。

“这个过程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但大家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现在也在研发海上风电装备的智能数字孪生系统,覆盖从运输安装到在位健康监测、诊断等环节。”樊天慧说,“未来海洋工程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

“目前广州海洋治理智慧化水平已走在国内前列,尤其是海洋监测、海防、重大灾害风险防控等,广州港集团、广船国际等大型企业也在大范围布局智慧化生产和运营管理。”王建军建议,未来广州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发展应进一步强化海上新基建能力建设,着力攻关高端化、高技术船舶制造,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新基建对海洋产业的支撑能力。

海洋新兴产业抢跑

作为广州海洋经济支柱产业,船舶海工等重工业的转型升级,也为下游海洋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土壤。

看到机遇的广州赋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赋安科技”)在2013年就抢先入局海洋电子信息赛道。

赋安科技负责人梁华表示,公司专注于海洋信息化、智慧海洋领域,“仅从海洋监测来看,我们最终形成集软硬件一体的智慧化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涉海单位进行海洋、海域、海岛的管理监测,我们自主研发的光电雷达追踪摄像系统已在广州海域及珠江口沿岸布控近30个点。”

梁华表示,海洋电子信息可以作为其他海洋产业的技术支撑,市场未来有这个需求,产业应用场景很广阔。海洋电子信息技术在渔业养殖、滨海旅游、生态修复等领域都具备应用场景,“未来我们可以结合用户业务需求,通过软硬件技术开发应用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去,真正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辅助海洋产业发展。”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底,广东全省从事海洋电子设备制造与信息服务活动的涉海单位超过1500家,其中超过90%的海洋电子信息企业集聚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等珠三角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也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海洋生物科学研究的起点,让广州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抢得先机。

上世纪60年代,中山大学在国际上率先开展海洋生物化合物研究,开启了国内外海洋药物研究的新局面。《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底,广州市共建成生物医药领域国家级工程中心(实验室)13家、专业孵化器13个,各级重点实验室153家、工程技术中心115家、企业技术中心51家。

《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报告》指出,上海、广州、深圳、青岛对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总指数的贡献合计为24.5%,处于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是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以及海洋创新驱动源头。

在王建军看来,广州城市的综合实力为海洋产业再出发提供了扎实支撑。广州作为省会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南方地区海洋科研职能集聚广州,目前涉海科研院所17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科25个,尖端科技成果突出,尤其是海洋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已经涌现了中海达等一批明星企业和高端产品。

从区域层面看,王建军认为,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城市之一,给海洋产业带来大量市场空间,对珠江口东西两岸及沿海经济带城市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还肩负面向“一带一路”的重要功能。

“更为重要的是,广州是国际交通枢纽和消费中心城市,不是单纯打造一个国际航运枢纽,还能够实现‘海陆空’三位一体联动,带动批发零售、大宗商品转运等功能集聚,为现代海洋产业提供支撑。”王建军说。

夯实海洋科研根基

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近年来广州海洋领域的基础科研能力不断提升。

以南沙为例,作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目前南沙已汇聚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等重大科创平台,布局建设冷泉生态系统、海洋极端科考设施等世界级海洋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步打造支撑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

近期发布的《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进一步提出,要推动海洋科技力量集聚,加快与中科院、香港科技大学共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加快冷泉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中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长期积累的产业应用优势,为广州打下链接国内尖端海洋科研资源的坚实基础。

“广州市场经济发达,人才聚拢优势明显,也拥有科研成果的展示和应用窗口,广州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高水平科研机构集聚,无论是前沿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型研究都有良好的开展条件。”海洋生物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院长孙军表示。

2022年6月2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正式签署协议,共建广州南沙地大滨海研究院(以下简称“滨海研究院”)。作为牵头组建滨海研究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孙军认为,滨海研究院落户南沙是综合考虑的最优结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过去在海洋领域的基础优势在于海洋地质尤其是古海洋学,“当前发力现代海洋研究,广州是理想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广州也成为链接港澳海洋科研资源、推动粤港澳科研互动、产业对接的重要平台。

2021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海洋动力学和模拟专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吴宝兰博士告诉记者,广州对于科研人才的引进有很多创新机制,好的政策吸引了大批有能力有资质的科学家在此聚集。

吴宝兰博士的专业方向为物理海洋,研究成果未来可能会推动海洋预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渔业等产业发展。“希望未来能把我们从事的上游基础理论研究和下游产业发展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