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外资“赶考”:前7月使用外资大增24%,打造外资“双链”对接平台

2022年08月26日 15:2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海平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王海平 南京报道 

8月24日,在欧盟企业与江苏省政府部门政策交流上,中国欧盟商会和欧盟南京分会发布《2022企业商业信心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这算是一场“考试”。与前些年发布的企业商业信心调查报告不同,考虑到疫情的持续影响,为了更精准反映出当前外资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2022年最新版的《报告》进行了2次全会员调查。

“现在就像是等待老师发放成绩单的学生,但我们有信心取得优秀的成绩。”

在对全省外资外贸情况简要介绍后,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在上述交流会上表示。

在《报告》的各项指标中,南京区域(覆盖长三角)会员企业的“打分”要高于全国。比如,报告显示,南京区域有94%会员的息税前利润为正或平;81%会员从各地政府的补贴中获益,为全国各分会最高水平。此外,还有96%的区域会员不考虑将现有或者计划投资转移到其他地方。

今年8月初,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在8月初赴江苏省就外资外贸进行了调研。王文涛指出,要大力帮助外贸外资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推动解决供应链等困难问题,用好现有机制和专班,加强服务保障,为外贸外资企业排忧解难、支持经营发展。

为促进江苏省外资的高质量发展,孙津在上述交流会中指出,一方面,江苏将继续大力支持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另一方面,鼓励外资企业积极申报区域性总部和功能性机构。第三,出于疫情带来的应对经验,江苏省将尝试探索建立外资企业之间、外资和民企之间的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平台。

推动外资利润“再投资”

江苏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2022年1-7月,江苏全省实际使用外资220.7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制造业外资同比增长48.0%,在全省占比提升至36.5%。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2021年底,江苏省外企留存利润超过7000亿人民币。

目前,鼓励在华外资企业利用利润再投资,是江苏存量外资企业增资扩产的主要形式,近年来在外资企业投资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在江苏省实际使用外资中,今年前7月利润再投资同比增长163.9%,占比14.6%。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逯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从2018年开始,实施对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政策(简称“递延纳税”),外企留存利润再投资的比重逐年递增。

从实践中看,外资企业利用在华利润再投资,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市场,更是提高了自身生产水平。比如,多家外资企业的在无锡、苏州等城市的生产制造基地成为了“灯塔工厂”,被视为江苏制造业企业的标杆,是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榜样。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了江苏全省外企未分配利润再投资的诸多案例,主要投资方向是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光伏、特种船舶、汽车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等行业,这极大加速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比如,福特汽车工程研究(南京)有限公司分配股息2.78亿元,就用于新办福特蓝色马赫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此项投资决策主要受到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影响,同时与南京市政府展开深度合作,开展纯电动汽车整车、零部件、配套设备的研发与销售。

此外,逯建指出,深耕江苏近30年的富士康(昆山)电脑插件公司和富翔精密工业(昆山)公司,分别用税后利润切入5G毫米波项目和新增2000台CNC设备投资,前者项目侧重于消费电子市场的需求端,后者则侧重于国内市场的供给端,是外资企业走本地化产业升级道路、加快融入新发展根据的典型案例。

据了解,5G毫米波项目虽然投资总量在12亿人民币左右,但量产后预计营收可超过70亿人民币/年。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在激励外资企业留存利润用于再投资方面,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力。”逯建表示。

公开数据显示,苏州全市(不含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保税区)外资企业利润总额2017年以后持续保持年均1000亿元以上的水平,到2020年底,苏州全市外企累计留存利润4000亿元,其留存利润再投资的规模,也由2018年的20.73亿元增加到2020年60.21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江苏省商务厅主导的全省外资服务专班近几年来频繁与诸多职能部门对接,已就鼓励外资利润再投资的政策进行了系统性汇总研究。

而除了内外资普惠政策外,江苏还从税务上给予了外资支持,以稳定外企投资的预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代总领事唐孟思在上述交流会上表示,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欧盟会员企业不断强调投资地预见性的重要性。

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职能处室人士在交流会表示,在涉及到国际税收领域,对外资企业主要在于协定优惠的落实、地缘纳税的优惠以及约定价安排。其中,已有20多家大型外资企业签署了约定价安排(APA),这给予了外资企业利润稳定的确定性,增加了投资的稳定性。

此外,经多方努力,江苏全省进出口退税已压缩到5个工作日办结。

构建外企与民企的对接平台

在上述交流会上,有10多个江苏省政府职能部门参加或提交了有关书面材料,对外资企业关注的“产业政策、绿色发展和安全生产、出入境管理、财税和海关”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就外资企业着重关注的生物医药产业,南京海关的相关人士对有关进出口的政策进行了较为详细解释,并表示有越来越多的进出口权限下放到各关口。同时,海关设有“企业问题清零制度”,会对任何企业提出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予答复和解决。

    目前,外资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疫情下如何打通产业链和供应链。

孙津指出,疫情促使社会各界意识到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性。比如,在汽车产业上,某个看不见的小零件可能生产难度不大、技术含量也一般,但如果供应不上,整车就跑不起来。

“过去,外资企业之间、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的交流有,但不多,也不够深入全面。现在,我们正在尝试建立一个平台,让这个过程加速,让欧盟企业能够加大对话民企,让更多的国内企业加入到欧盟企业的供应链中。”孙津表示,平台的建立可降低企业的风险和成本。

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和江苏省科技厅的参会人士指出,当前,越来越多的外企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这需要海外母公司给予在华子公司更多的授权。同时,跨国公司必须考虑在全球价值链布局中,树立国际税收遵从意识。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