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上云战”:后发的城农商行,如何接住互联网流量?

2021年06月08日 19: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上云”——已成为头部银行的共识,以支持“大零售”高并发、自动化业务诉求。

近年来,将核心系统之外的所有应有系统全部放到云计算平台上,已经是部分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通行做法。一位股份行总行人士表示,银行业整体往“大零售”转型,比拼的是反应速度和大规模客群服务能力。“不上云,连批量快速发送代金券、优惠码都做不好”。

云计算已经成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根据笔者梳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国有大行均已在年报中明确提出了全行级的云服务架构。招行则提出推进总分行及子公司应用系统全面上云。

不过,有业内人士坦言,“没有数据和风控,中小银行是接不住互联网流量的。”金融科技拉大了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的经营和风控差距。与第三方风控科技公司合作,已成为中小银行的另一个必选项。

“用传统方式去支持线上业务,很难应对复杂多变的风险,尤其是线上化业务更多的面对多元化、高并发、自动、实时的对抗。”腾讯业务安全总经理周斌表示。周斌所在的腾讯安全天御团队联手腾梭科技,共同研发了“星云风控平台”,用于银行线上线下的信贷业务开展,通过分布式、集群部署架构,具备完备的零售信贷业务运营管理、分析能力。

头部银行先发一步“上云”

“银行进入了数字化经营阶段。”腾梭科技CEO胡亮说,数字化经营不是简单的买一套科技系统去升级,而是由科技驱动经营业务。原先的科技是助手,帮助金融机构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现在的科技,本身就是驱动业务的动力和手段。也就是,将组织架构、人才管理模式等全方位升级。

其中,“上云”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但极大的节约人工,还为银行“大零售”转型批量化获客和服务提供了可能性。

实力雄厚的国有大行将云计算作为了新基建。

工商银行2020年度报告称,依托云计算、分布式等技术搭建的科技平台,提供7×24小时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工行称,基于“云计算+分布式”开放平台架构体系构建起包括核心业务基础支撑框架、账户体系、产品服务在内的开放平台核心银行系统,率先完成核心系统中最关键和数据量最大的借记卡账户下移主机,实现大型银行IT架构的历史性突破。

中国建设银行2020年度报告称,基于“建行云”打造弹性、敏捷、云化的金融级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为政务、住房、同业、社会民生等9大领域的346个应用提供云服务支持,整体规模和服务能力同业领先。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都摆出了数据,来证明云计算支撑了最高峰值的业务量。

农行称,应用云平台(PaaS)实现业务交易、内部管理和数据处理三类系统的全覆盖,有效支撑武夷山纪念币预约发行,交易峰值达到64.7万笔/秒,为银行业对客服务系统最高值。农行称,基础云平台(IaaS)基本建成,并试点分行云;高效提供基础软硬件云服务,实现“分钟”级资源交付。

邮储银行称,基于OpenStack开放云平台,构建了“两地三中心”云服务架构体系,实现业务快速创新、部署、上线,不断为业务发展高效赋能。邮储手机银行 、网上银行 、服务开放平台等156个系统实现私有云平台部署 ,系统云化数量较上年末增长160% ,云平台日均交易量达到4.41亿笔 ,占全行交易总量的86.26%。

股份制银行略有分化,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在云计算领域布局较为积极。

招商银行在2020年度报告中表示,推进总分行及子公司应用系统全面上云。包括全面启动科技基础设施从IT到DT转型,积极推进主机上云和应用上云去年该行客服云节省人力4000多人,舆情云预警时效性由1天提升至1小时,视觉云全年调用量达9200万次。

光大银行称,强化科技数字驱动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体验,建设企业级分布式PaaS云平台,全新规划IT架构,上线RPA智能机器人支持多个业务流程自动化。

部分城商行、农商行,虽受限于投入力度、业务规模等因素,亦在云计算上大有所投入,但部分银行仍处于试点阶段。

北京银行2020年度报告称,发挥云计算、微服务、分布式的优势,夯实核心技术自主掌控能力,提升创新应用和敏捷研发交付能力,成为基础技术研究推进业务发展的“发动机”、“动力源”。

重庆银行称,研究云计算基础应用,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为目标,试点私有云和云管平台建设,探索异构资源的统一纳管和弹性调度

自2019年以来,大型商业银行陆续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全力投入技术研发,力图通过“ABCDI”(即AI 人工智能、BLOCK-CHAIN 区块链、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Big-Data 大数据、IOT 物联网)等金融科技手段建立覆盖零售和对公业务的护城河。

城商行、农商行也看到了机遇。宁波银行也在财报中坦陈——“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推动商业模式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城农商行如何接住互联网流量

实际上,金融科技对中小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在于,随着批发金融脱媒趋势日益明显,收益率相对较高且更适合科技赋能的零售金融业务逐渐成为银行业——尤其是中小银行的发力重点,“得零售者得天下”的口号也渐入人心。相比对公业务,零售信贷业务收益率和风险回报率更高,有助于银行缓冲息差收窄的压力。

挑战在于,疫情重创了零售信贷业务的线下展业模式,银行业零售战局转向线上突围,多家银行正致力于改善手机银行App同质化问题和提高线上贷款发放效率。然而,零售信贷业务线上展业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方面,对于银行本地化的贷款业务,尚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来把握贷款人信用。对于线上模式,则获得信用数据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零售信贷业务还要面临黑灰产恶意骗贷的威胁,在缺乏数据入口和客户信用数据的情况下,辨别黑灰产的难度非常之大。同时,由于线上信贷通常缺少抵押物,风险指数也更高。

更重要的是,城商行、农商本地化经营面临的监管要求趋严。

去年10月,《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发布,明确商业银行应当根据本银行类型、规模和业务实际,制定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战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区域性商业银行应当在住所地范围内依法开展经营活动,未经批准,不得跨区域展业。”

去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正式发布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了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要求。商业银行应当针对互联网贷款业务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进行风险控制,加强风险数据和风险模型管理,同时防范和管控信息科技风险。

由于城商行、农商行资本金实力有限,在业务范围受限的情况下,转向金融科技输入。告别过去简单的通过互联网平台“助贷”模式成为必选项。

2021年1月,银保监会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推动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大型银行的科技子公司有诸多优势,基于其庞大客户基础的“黑名单”、反洗钱方面的成熟系统——中小银行的确可以“拿来即用”。但很多中小银行带有明显的地方特征,简单地复制学习大型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型并非完全适用。

与第三方风控科技公司合作,已成为中小银行的另一个选择。“没有数据和风控,银行是接不住互联网流量的。”一位华南金融科技公司人士表示,用大数据生成客户画像用于风控或营销,收集、处理信用信息的公司的客户数据对社会仍有巨大价值,可为金融机构管控风险打下基础。

他认为,在大部分银行尚不具备实质性风控能力的时候,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和银行联合运营,共同管理、分担风险,这对银行建立自身风控能力最有帮助,同时也能满足银行业务上量和自己把控风险的需求风险。

风控系统的对抗

之所以通过云计算等方式进行数字化经营,是因为要想更好的接住互联网流量,但这并非易事。面临黑产等风控挑战,互联网营销已从流程操作层面的对抗演变成系统级别的对抗。

腾讯安全天御团队和胡亮所在的腾梭科技联合研发了“星云风控平台”,将传统信贷业务模式从以流程为主的规则驱动升级为以高维机器学习模型为主的智能化决策驱动。腾讯安全金融风控研发总监李超表示,在现实和虚拟世界进行融合的时代,数字化业务很多时候见到的客户不是真人而只是一串数字。

腾讯安全金融风控研发总监李超

“我们见到很多业务,尤其是信贷业务刚刚推上市的时候,都会遭到有组织的‘黑产’来进行‘撸口子’攻击。”李超直言,目前,国内“黑产”直接从业者超40万人,算上上下游大概有160-200万人,整个“黑产”的年产值1100亿元,这些钱从哪里来?这些钱一定来自于我们的数字化业务,在金融业务里面就占非常大的比例。因此金融业务要做数字化升级,风控一定是最核心的问题,也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在互联网和金融机构数据、业务全面中台化的背景下,李超和他所在的腾讯安全团队开发了“伽利略金融风控中台”,用于信贷风控、交易反欺诈、营销反欺诈。其中,

伽利略信贷风控平台支持运用大数据建模与应用的方式,对零售信贷进行风险控制,主要涵盖特征管理、策略配置、名单管理、发布管理、测试管理、实时决策、决策结果输出等功能。

伽利略交易反欺诈风控平台,提供毫秒级别实时风控决策能力,帮助商业银行满足对交易反欺诈的相应要求,为零售金融业务提供更完善的业务管理与经营分析服务。

伽利略营销反欺诈风控平台,提供实时的风险决策能力,通过对营销事件、设备、IP等关键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分析与计算,部署相应风控策略,帮助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应对网络欺诈。

周斌认为,疫情之后,银行业务加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但很多银行仍在用线下风控系统支撑运营线上业务,风控模型依然还是比较传统的。传统金融业务与业务之间相互独立,风控系统依附于独立的业务系统,风险模型没有办法完整的打通,导致各个环节安全的水位是不一样的,类似烟囱式建筑。这种重复造轮子造成资源浪费,也容易被“黑产”等恶意行为突破,这些都是腾讯安全天御团队正在针对性的快速优化迭代开发产品与服务的领域。

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助力,其效率和效果是惊人的。周斌说,腾讯安全天御星云风控决策引擎,引入超过300个不同的指标,内置500个规则、超过30个不同的模型节点和20个决策节点。其最显著的效果是,3-5个人左右的风控团队,就可以支持一家金融机构开展100亿级业务。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腾讯安全与某东北省级城商行合作联合运营,星云系统平台已于2019年初上线,该银行自主打造的信贷产品也于2019年6月底正式对外发布。产品上线后,截止目前,项目合作的产品累计发放贷款规模超过100亿元,总体预计不良率在0.8%以下。

胡亮认为,国有大行、部分股份制银行在数据中台等领域已有一定建设,但业务中台还在逐步建设过程中,大多数城农商行仍在刚开始建设阶段。更小的农商行还处在理念转变阶段,但预计未来3-5年银行业会在数据和业务中台建设上达成普遍的共识。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