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长协煤基准价5年来首次上调,西安等9地市公积金互认互贷

2021年12月03日 17:04   城市频道

【重点关注】关于煤价,今天又有新动向。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22年煤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扩大了煤炭长协签订范围,核定能力在30万吨及以上的煤炭生产企业原则上均被纳入,并要求发电供热企业除进口煤以外的用煤100%签订长协。

而在价格方面,明确“基准价+浮动价”定价机制不变,但动力煤价格将每月一调。值得注意的是,5500大卡动力煤调整区间在550-850元之间,而下水煤长协基准价上调至700元/吨,较此前的535元上调约31%,这是煤炭长协机制2017年落地后首次上调长协基准价。

在外界看来,在设置了“基准价+浮动价”的机制后,本次意见稿上调了基准价,并给出了动力煤浮动区间,一方面有利于完善煤价长效机制,保障社会供给;另一方面也给煤炭企业留出了利润空间,有助于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合理调配产能。

除了煤价,在住房方面也有值得关注的信息。西安、济南、郑州等9地市签署了黄河流域城市住房公积金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今后9地市住房公积金将互认互贷。

近年来,多个地市都建立了公积金互认互贷机制,该机制虽可以提高公积金运转效率,有助于刚需购房,但由于各地购房门槛及贷款规定不同,公积金互认互贷所能发挥的功效并不显著,具体落实情况还需进一步观察。

除此之外,南财全媒区域(西安)团队还从每日海量资讯中择选要点,部分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希望可以为你节约宝贵时间。

 

【动向】

 

国家发改委就2022年煤炭长协签订征求意见,基准价或上调至700元/吨

12月3日举行的全国煤炭交易会公布了2022年煤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方案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由国家发改委制定,其中明确2022年的煤炭长协签订范围进一步扩大,核定能力在30万吨及以上的煤炭生产企业原则上均被纳入签订范围;需求一侧,要求发电供热企业除进口煤以外的用煤100%签订长协。价格方面,“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不变,但意见提出,新一年的动力煤长协将每月一调。5500大卡动力煤调整区间在550-850元之间,其中下水煤长协基准价为700元/吨,较此前的535元上调约31%。

 

工信部:到2025年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

工信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下降。有害物质源头管控能力持续加强,清洁生产水平显著提高,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10%。

 

工信部:已编制完成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工信部:工信部已联合有关部门,编制完成了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工业领域重点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后续将按照统一的要求和流程陆续发布。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7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

12月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共计7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11种药品被调出目录。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2860种,将于2022年1月1日执行。

据悉,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范围包括近5年新上市或说明书修改的药品,国家基本药物以及新冠肺炎治疗用药。新纳入药品精准补齐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见病、妇女儿童等用药需求,共涉及21个临床组别,患者受益面广泛,群众用药的可及性和公平性,进一步提高。

 

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

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支持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支持资产管理产品依法投资包括未上市科技企业股权及其受(收)益权在内的权益类资产,实现资管产品期限与其所投资资产期限相匹配、与科技企业成长周期相匹配。

 

央行、外汇局就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资金管理规定征求意见

12月2日,央行和外汇局联合发布通知,对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资金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拟对境外机构境内发债资金实行登记管理。

 

OPEC+同意维持增产计划

OPEC+公报草案显示1月增产每日40万桶。如果市场发生变化,OPEC+可能会调整增产计划。与会代表称,OPEC+同意继续推进1月份增产。

 

滴滴出行宣布从纽交所退市并将赴港上市

12月3日,滴滴出行(DIDI.N)宣布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据悉,滴滴将于近期启动香港上市工作,最快明年一季度后期上市;同时启动美股退市工作,而退市摘牌将晚于香港挂牌,以做好美股投资者的无缝衔接。

 

【本地】

 

西安济南等九地市住房公积金部门将建立互认互贷机制

12月3日,经太原、呼和浩特、济南、郑州、西安、兰州、西宁、银川、阿坝自治州等九地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协商,黄河流域城市住房公积金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签署。根据协议,今后西安济南等九地市将共同协调推进建立信息共享应用机制、互认互贷机制、服务标准提升机制等。

 

陕西省财政厅2亿元资金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陕西省财政厅近期下达2亿元资金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促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进一步发挥增信、分险功能,助力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

据悉,2021年1-10月,陕西省银担合作业务规模407亿元,其中银行参与分险业务规模58亿元,是2020年全年的4.5倍。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赴陕黑贵宁四省区督察,严禁“一刀切”与“滥问责”

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将于近期陆续进驻黑龙江、贵州、陕西、宁夏等4个省(区),开展为第二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专门致函上述省(区),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精准科学依法推进边督边改,禁止搞“一刀切”和“滥问责”,并简化督察接待安排,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陕西多举措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2月2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全境及商洛市洛南县、商州区、丹凤县,共82个县(市、区),规划期分为2021年至2025年、2026年至2030年两个阶段,提出了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高效旱作农业发展示范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引领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核心区”的总体目标,制定12项重点任务,构建“两带三廊四域”生态保护格局、“一带两轴两群”发展动力格局、“一廊两地四带”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格局。谋划储备重大项目(工程)400多个,总投资4万多亿元

 

陕西恢复跨省旅游业务,来返陕人员须提供48小时核酸报告

12月2日,记者从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即日起陕西恢复跨省旅游业务,所有返陕和来陕外省人员必须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全省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恢复经营无中高风险地区的省(区、市)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维持暂停省内外旅游专列业务,不得经营有中高风险地区的省(区、市)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全省A级旅游景区、公共文化场馆继续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各类文旅场所要积极引导游客做好扫码、测量体温、佩戴口罩,严防疫情通过文旅途径传播。

 

春节前夕西安市将投放储备菜1.2万吨

12月2日,西安市“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暨“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会议召开,据悉,目前西安市蔬菜总产量累计达到365万吨,蔬菜每日上市量1.3万吨左右,市场供应充足平稳。2021年春节前夕(1月7日-12日),西安市组织设立了187个投放点,低价投放了9个品种储备蔬菜1.1万吨。计划2022年春节前夕投放储备菜1.2万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