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CC丨北大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早期诊断利于肿瘤治疗,不能治疗不足也决不能过度治疗

2022年01月18日 16: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朱萍,实习生,彭欣怡
在推进癌症早诊早治的同时,民众也应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对癌症的认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实习生 彭欣怡 北京报道  癌症现在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种疾病。《全球癌症统计报告2020》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癌症新发与死亡病例分别为456.9/300.3万例。同时2020年底,国务院新闻办透露的数据显示,我国癌症病人五年生存率仅为40.5%。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了癌症防治行动的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

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指出,大家不太害怕心脑血管疾病,是因其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如此关注癌症,是因为它的复杂性,并且大部分肿瘤目前真的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但季加孚指出,早期筛查与诊断有利于尽早干预癌症治疗,降低患病率,提升患者生存率。“要提高早诊早治的要求,对于疾病坚决不能治疗不足,也坚决不能过度治疗。如何规范合理治疗,从而降低癌症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需要更好地利用科技手段做好科学判断;在推进癌症早诊早治的同时,民众也应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对癌症的认知。”

积极推进癌症早筛早诊早治

当前,癌症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首,全球癌症负担不断加重。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持续深化,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癌症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全球癌症统计报告2020》数据,2020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前十名的癌种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食道癌、甲状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宫颈癌。死亡率前十名的癌种中,肺癌依旧是死亡病例数占比最高的癌种,其次分别为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脑癌、白血病和宫颈癌。

针对我国癌症现状,《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了癌症防治行动的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不低于70%和80%;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及以上并持续提高;基本实现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履行肿瘤登记报告职责,到2022年,实现肿瘤登记工作在所有县区全覆盖并提高肿瘤登记数据质量。

对此,季加孚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就重视疾病的早筛早查,特别是在进入本世纪之后,国家在这方面的举措越来越多,投入的资金力度也越来越大。近20年来,为了提高癌症的早诊和治疗率,我国政府就陆续开展了相关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工作,推进食管癌、肝癌、胃癌、肺癌和结直肠癌等疾病的免费筛查,后来国家又启动了宫颈癌、乳腺癌两癌筛查工作。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优势,国家可以利用和投入资源投入研究。”季加孚谈道,“中国几代人付出努力,共同参与、互相鼓励才能做成这件事。2018年的研究数据指出,近20年中国胃癌存活率提高了二十个百分点,接近百分之五十。这其中还包括不能做手术治疗的患者,如果病人能做根治手术,我们患者的五年存活率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

不过,大部分肿瘤确切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因而也难于提出可行的一级预防方案。而且一级预防往往涉及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需时甚长。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称为肿瘤的“三早”,亦即肿瘤的二级预防。早期筛查与诊断有利于尽早干预治疗,降低患病率,提升患者生存率。例如,0期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I期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60%,而II-IV期病人总的5年生存率则从40%下降到5%以下。

近年来,在各类癌症相关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中,包括季加孚在内的专家们都尝试以各种形式宣传早期诊断、肿瘤预防,规范合理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季加孚也指出:“我们没有能力干预人们的生活方式。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乃至改变一个群体的行为,需要长时间的工作,也需要一定的宣传,还需要证据来证明。”

必要性与争议、挑战并存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季加孚也就如何更好地提高肿瘤防治提出了相关建议。

在2021年提交的两会提案中,季加孚建议大力发展在线就诊信息化系统,通过利用在线提交检查报告、视频问诊、电子处方等方式,尝试物流快递药品结合现场取药,避免患者长时间奔波,缩短免疫力相对较差的肿瘤患者在医院内的就诊时间,并建议,将现场就诊的号源留给初诊或复发的患者。在全面实行门诊预约挂号的基础上,每天增加一定数量的在线就诊放号,满足肿瘤患者的就诊需求。

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季加孚提交了一个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癌症早诊早治工作的提案,然后建议加强癌症早诊早治临床从业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促进癌症筛查项目的国家信息管理平台与地方平台互联互通,健全数据共享机制。

季加孚认为,为了提升癌症生存分析与发病死亡趋势预测能力,需要准确详实的癌症发病、随访和生存结局等基线数据支持,为政府部门制定癌症防控政策提供依据。要求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针对高发地区开展重点癌症早诊早治工作,推动癌症等慢性病的机会性筛查。

各地政府在尽最大努力进行尝试推动癌症早筛、早诊、早治,如2021年10月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发布的京医保[2021]23号文件《关于规范、调整物理治疗类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将基因甲基化检测作为癌症早诊医疗服务项目纳入甲类医保报销范围。从“千元级”到“人人可及”,基因甲基化肿瘤检测技术首次实现价格壁垒的突破,迈出了向临床普及的一大步。

但另一方面,要全国推广普及所有检测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无法完全实现。全国人大代表此前多次提出相关建议,加快推进癌症早筛早防工作,但国家医保局也在对多位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回复中提到:“当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还是立足于‘保基本’,着力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将肿瘤筛查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条件尚不成熟。”

除了医保报销的问题之外,季加孚还指出了现阶段早诊早治技术可能带来的过度医疗的问题。“对于疾病坚决不能治疗不足,也坚决不能过度治疗。”

 “如果一个肿瘤是早期的,20年前诊断和20年后诊断治疗效果一样,你认为应该什么时候开始治疗?如果我20年前给你诊断、治疗,会不会产生麻烦?这些都要重新定位思考。”季加孚认为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方式未来也许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进行治疗手段的决策。

目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正在建设智慧医院,创新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方式,延伸服务能力。据季加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北肿为患者提供了居家照顾的详细指南,并且在北肿就医的患者中,四分之一的患者通过互联网与医生进行沟通。

此外,提升癌症生存率,不仅仅需要依靠医院的努力,背后也有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百姓生活水平、健康认知水平全面提升等因素影响。因此,季加孚还强调,从长远的国家战略来讲,还需要采取中长期举措。“在推进早期诊断、早期发现癌症的过程当中,其实更应该宣传的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最重要的举措。”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