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浙商银行江门分行 吴忠丽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时代,金融与数字技术不断交融,金融新模式不断更新,伴随而来的是金融诈骗新手段层出不穷,根据腾讯110发布的《中老年人反欺诈白皮书》可以看出2019年上半年腾讯110平台共受理中老年人受骗举报超2万次,70后成重灾区,60后被骗金额最大。本文通过对中老年人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原因进行浅显分析,引出浙商银行江门分行积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守护钱袋子的一些行动、做法。
一、探索中老年人遭受电信网络诈骗事件背后的原因
(一)事件经过
近日,60岁的林婆婆来到浙商银行江门分行营业大厅,要求向“***资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账户汇款10万元,该情况立即引起分行大堂经理的高度警觉,大堂经理当即按照反诈工作相关要求询问汇款用途,林婆婆回复为“理财投资”,针对该可疑情况大堂经理进一步询问该理财产品来源以及收益率等情况。原来林婆婆的一位茶友加入了“***理财群”,在群上看到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10%左右的理财产品,每天群上都很多人购买,比银行的理财高了很多,没有风险,且很多茶友都“入手”了,也拿到了“高利息”,且投资10万元还可以获得去北京旅游的机会,遂准备将多年积攒的10万元养老金用于购买该公司的理财产品。大堂经理意识到这极可能是一起网络诈骗案,立即提醒婆婆该笔汇款存在风险,并讲解了例如“杀猪盘”等典型案例,分析购买私人成立公司的理财产品风险极高,经过大堂经理动之以情的耐心劝解,婆婆最终放弃了汇款。
(二)原因分析
一是贪图小利心理。案例中的某产品“高收益、零风险、多人购买、每月可收利息”让中老年人“有利可图”。
二是中老年人防范意识薄弱。案例中林婆婆盲目相信茶友,相信“眼见为实”的多人购买、“按月付息”,不懂分析其中的特点、特征。
二、守护“钱袋子”,“浙”里在行动
类似上述的电信网络诈骗层出不穷,我们所看到的也是冰山一角,为避免更多的损失、更多的群众上当受骗,浙商银行江门分行一直在积极行动,在止损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致力提高广大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
(一)积极协助受骗客户做好止损工作
当发现客户受骗,我分行会积极协助受骗客户联系收款行或其相关机构,沟通协调对收款账户进行紧急止付,防止受骗资金被进一步转移;加强警银联动,积极与所在地反诈中心联系,整理所在地反诈相关紧急止付处理机制及处理流程,紧跟总行要求执行协助受骗客户紧急处理的操作步骤,以便发生相关事件时第一时间指导客户通过相关处理机制及流程对收款人账户(及其下一级关联账户)及时采取止付等控制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客户损失;
(二)高度重视反诈防骗劝阻工作
我分行高度重视反诈骗劝阻工作,客户经理、理财经理、营业人员等一线人员在为客户办理业务、提供服务等过程中,将特别关注中老年人群体办理转账业务,如发现客户可能遭遇电信诈骗,特别是已触发相关预警模型的,及时了解情况,积极做好劝阻工作,尽力说服制止客户转账行为。如有必要的,将通过联系其家人、公安机关等方式妥善处理。
(三)认真做好反诈防骗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电子滚屏宣传。
我分行坚持营业大厅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的主阵地,通过LED电子屏24小时滚动播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守护消费公平”“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珍惜血汗钱,远离非法集资”等宣传标语,积极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二是网点宣传
我分行在营业厅堂的公众教育区以及财富管理区客户休息处共2个电视播放屏,播放“2022年银行业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宣传标语以及“打击电信网络金融诈骗犯罪”、“‘高额回报’要小心,守住养老‘钱袋子’ ”等宣传视频,在网点厅堂摆放1个2022年银行业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宣传海报以及4个整治养老诈骗宣传海报。大堂经理临时担任宣传岗位,给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普及金融知识,通过讲解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分析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着重提醒客户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并引导客户下载反诈APP,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识别防范能力。
三是站点宣传
我分行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在网点附近的元宝山公园多次设立宣传站点。我分行工作人员在元宝山公园拉“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等宣传横幅,摆放宣传海报,派发宣传折页,围绕金融知识开展宣传活动,提醒公园里的群众保护自身信息安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重点向他们分析了电信网络诈骗方式、内容描述,重点讲解了如若遇到类似情况要采取的防范措施,如可打电话报警、打“12337”电话或者扫描二维码向智能化举报平台举报、与身边的子女亲戚联系、还可咨询银行的工作人员。引导老年人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切莫起“贪念”,谨慎辨别理财产品,远离高利贷和网络诈骗。
四是特色展位宣传
3月13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中心支行、江门反诈中心的指导下,浙商银行江门分行在人民银行江门中心支行、江门反诈中心的指导下,在蓬江区和兴广场开展“反诈拒赌,安全支付”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分行工作人员在宣传摊位向来往群众发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宣传折页”,面对面详细宣传讲解防电信诈骗小技巧、小知识以及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方法,重点提示居民不要轻易把身份证、银行卡出租出售出借给他人,务必保管好个人账号密码。同时特别针对低收入、低学历、低年龄等易受骗,易参赌人员强化反诈拒赌警示教育力度,帮其提高识别电信诈骗、跨境赌博的能力。
6月21日,在江门市银行同业公会的指导下,我分行在江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及青少宫一带开展2022年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我分行员工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在宣传摊位向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宫接送孩子的家长,特别是老年人特殊群体发放普及金融知识宣传折页,为群众详细讲解电信诈骗、非法集资典型案例,通过 “答题有奖”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宣传活动中来。群众在解答金融知识问题的同时,也不断加深了对防范养老诈骗、电信诈骗形式的了解,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
五是园区、企业宣传
我分行员工多次前往中南高科产业园、万洋众创城台山佰朋实业、江华养生馆、江海区政府等场所为外来务工人员普及金融知识,提醒他们日常生活中要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促进消费公平,并向主动前来咨询的务工人员讲解新型网络诈骗手法,使其真正了解金融犯罪活动的危害性,进一步提高其防范金融诈骗的能力,切实保障自身资金安全,积极维护良好和谐的社会秩序;另外,我分行员工利用外出江海区保利售楼部拓展业务的同时普及金融知识,向现场的老年人分发防范“‘高额回报’要小心,守住养老‘钱袋子’ ”等宣传折页,积极带动老年人回答关于“分享一下生活中的养老诈骗信息”、“如何辨认非法集资?”、“如何远离非法集资?”等问题,老年人们热情高涨。通过问答的方式,加深老年人对非法集资的认识,同时也帮助他们掌握了预防金融诈骗的技巧、提高了自身的警觉性,并积极推荐老年人下载注册“反诈”APP。
六是深入农村宣传
7月7日,我分行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前往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石头村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宣传活动,引导村里的老年人特殊群体树立良好的消费、投资与理财意识,不要盲目相信“高收益零风险”理财产品,通过“有奖互动”环节提升村民们的积极性,分行员工通过讲解典型网络诈骗案例、总结防范要点和技巧,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同时鼓励他们使用银行“简易版”适老版本手机银行跟上时代潮流,本次活动获得村民们的高度赞赏。
自2020年8月26日以来,浙商银行江门分行贯彻落实总行“两最”总目标,深化实施平台化服务战略,以“夯基础、调结构、控风险、创效益”十二经营方针为指引,发扬“四干”精神,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相关工作方面,“浙”里也一直在行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守护群众“钱袋子”,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积极践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