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20监理1班 曾子真
吾日三省吾身:防诈骗短信乎?防诈骗电话乎?防贪小利乎?
七月仍然闷热的天气中,夹杂着一股躁动的气息对大二的同学来说是这学期的结束。对即将到来的23级新生来说是大学新学期的开学,总是让人期待与惶恐,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变化,每个人对未来充满了无限遐想。又是一年开学季,新生入校园。这一篇防诈骗指南写给同学们,希望你们在校园里享受宁静的学习时光。
一、请勿将个人的手机卡、银行卡出借给他人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屡禁不止,特别是不少在校学生被蛊惑利用向不法人员提供个人手机卡、银行卡,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工具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在此提示在校的同学们,收购、贩卖手机卡给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团伙使用,此种行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即使是单纯的出借行为也会给自己惹上不必要的麻烦,通信管理局也可以对涉案人员作出惩戒决定,2年内停止新入网业务,各基础运营商只保留1个手机号码。因此,同学们要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出借两卡。
二、网恋诈骗
现在网络信息很发达,有些同学会选择网恋。但通常会发生在网络上相识,确认恋爱关系后,诱骗对方参与网络赌博或者其他投资,骗取钱财。在此提醒一下工贸的小可爱们,不要靠着对对方的想象恋爱,一个人,你连在现实里见都没见过,都没实际相处过,不知道对方的品性和对方如何为人处世的,你怎么能爱得起来?究竟是爱对方还是你想象的对方?就算是现实中认识的人,进行大额转账和借款时也要注意,出借款项要对方打借条来保障自己的权益。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要先以个人发展为重,不要恋爱脑。同时,裸聊也极易被对方录屏之类的拿来威胁,无论男女都需慎重,不要拍私密照片、视频。在此特别提醒,即使和同学出去玩也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去酒吧、夜店等场所时,要有防范意识,不要过度饮酒,有不适症状或者氛围不适,要立刻停止。(“迷奸水”“失忆水”“听话水”……几秒钟之内就能昏迷!)人身安全很重要!
三、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有短信、电话、网络等几种途径,跟同学们列举一些常见诈骗场景:
(一)网上兼职刷单,购物充值返现金等活动都是诈骗,要注意甄别正常的购物网站和虚假购物网站的链接;
(二)花呗借呗、网络白条、信用卡升级提额诈骗;发布虚假投资理财、股票、中奖等带有木马链接的信息诈骗;网上贷款前收取任何费用的(包装费、流水费、手续费),100%的都是诈骗;【小提示: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尽量不要开通花呗借呗和信用卡,不要超前消费提前支出】
(三)网上购物,客服打电话说要退款的都是诈骗;
(四)亲朋友好友用QQ或微信等通讯软件发信息借钱,一定要打电话给本人核实或询问其他亲属;
(五)老师在群里发交资料费、二维码,或者向学生借钱及任何涉及缴费的一定要电话核实,和班干部或其他同学核实;
(六)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QQ拉您入群,让您下载或点击链接进行投资、博彩、赌博的都是诈骗;
(七)冒充公检法要求汇款或者让您转入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八)发布高薪兼职信息吸引人参与,设下套路不断鼓动对方投钱或代刷,骗取钱财。
希望同学们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保护好自己的钱财!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当前随着网络、电信技术的日益飞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电信等媒介实施各种诈骗活动,打击和防范诈骗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话题,一方面,警方要重拳出击,打击不法活动,另一方面,就要靠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提高基本的防范意识和识破诈骗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朋友而言,要学习一定的防范诈骗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诈骗的基本能力,遇到实际问题,忌盲目,多思考,千万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旦涉及到钱财,就要万分谨慎,多加小心。
万骗不离其宗,不管是现实诈骗还是网络诈骗,骗子最终的核心或者是共同点都是一个骗字,只要我们多加强预防心理,切实做到“三不一要”:不轻信、不透露、不转帐;要及时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