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清华校友科创发展大会在广州黄埔举行

2023年11月19日 22:45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吴佳楠
共话科技未来,共建产业发展。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吴佳楠  广州报道

11月19日上午,“汇聚大湾区 协同促发展”清华校友科创发展大会在广州市黄埔区、广州高新区举行,“黄埔紫荆创业投资基金”于当天同步启动。大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与核心装备、生物医药与医工三大领域,旨在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智力富集优势,搭建高端交流平台,形成创新资源互通共享模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清华大学校领导、省市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清华校友总会、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投资机构代表等600多名嘉宾出席本次盛会。

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以“拥抱人机共生同创的新时代”为主题发表演讲,强调人工智能的重要性,表示人工智能是未来新型工业体制的推动力量。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首席教授、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郑泉水以“关键材料与核心装备‘卡脖子’问题攻关”为主题发表演讲,指出关键材料与核心装备“卡脖子”问题攻关的核心问题。清华大学智库中心主任、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创新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苏竣以“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探索智能社会治理中国道路”,以智能社会治理面临的五大风险展开,提出探索构建有温度的人文智能社会的具体路径。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黄埔区、广州高新区与清华大学的合作由来已久。自2014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黄埔区、广州高新区与清华大学陆续在黄埔落地共建了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粤港澳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引育高层次人才、培育孵化优质产业项目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清华大学校长、清华校友总会会长王希勤表示,“希望本次大会能进一步促进学术、企业、金融各领域的清华校友与大湾区,特别是广州市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领军企业深入交流合作,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清华力量。”

本次“黄埔紫荆创业投资基金”启动,进一步强化了产学研合作机制,也是真金白银的扶持——基金主要服务于促进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清华校友优质项目在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黄埔区落地发展,带动区域科技创新快速发展。

“清华和广东省的合作由来已久,过去我们孵化了非常多的企业。未来,我们基金会也会更多聚焦早期创新尤其是原创的科技成果在广州,尤其是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的落地转化。”来自慕华科创的创始合伙人张妤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在洽谈过程中,黄埔区、广州高新区提供了多项人才支持、优惠政策,增加了科创成果落地转化的信心。

据了解,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黄埔区、广州高新区近年来持续打造“2+3+N”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总部“3+1”直属创新平台,持续推进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纳米智造产业创新中心、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等高水平科创平台建设,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挂牌运作,推动一批更贴近产业、贴近市场、集研发和转化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签约落地。创新主体活力全面迸发,培育超600家高成长瞪羚企业,区独角兽(含潜在)企业超10家,高新技术企业2573家,其中千亿级企业1家、百亿级企业7家、上市企业54家。

财经日历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