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资管行业持续承压前行,存量规模缩水、新增规模有限成为业界共同面对的挑战。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统计,今年一季度,公募、私募、券商资管等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回升到68.10万亿,但细究数据可以发现,资管行业的增长已出现结构性变化,尤其是权益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处在低位,可见赎回压力仍未缓解。在此前提下,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来探索稳健的投资路径,是投资者关心的焦点。作为行业的新锐力量,深耕市场的开源证券资产管理部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挖掘量化与FOF的价值,驱动投资拨云见日。
正己守道:认清量化投资的内核
受A股波动走势影响,市场舆论一度将“量化投资”视作波动的罪魁祸首,但实际上,量化交易作为结合了数学模型、计算机算法和大数据分析的交易技术,尽管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但将其视为A股市场波动的主要原因有些过于片面、夸大其词。
开源证券量化投资负责人李云琪表示,量化交易按照交易频率的不同可以分为中低频交易和高频交易,它们对市场的影响是不同的:中低频交易年化换手率在60—80倍以下,对市场直接影响小,但可以提供流动性,帮助价格发现;高频交易年化换手率100倍以上,可能显著影响价格波动,但随着监管的趋严,高频交易会被进一步限制,以保护投资者权益。在他看来,市场价格主要由基本面因素驱动,而量化交易策略多样化,不应简单将波动归咎于量化交易。
而谈及量化交易的机遇,李云琪表示开源资管量化团队的核心投资理念是采用中低频的交易频率,力求通过系统化的运行方式、分散化投资以及量化模型可回测的优势,为投资者带来长期超越基准的回报。
据他介绍,开源资管团队通过自身的量化投资平台,集成先进的技术和算法,实现了策略的自动化交易和实时监控,确保了交易的高效性和纪律性。团队充分利用量化投资的优势,从理念的提出到策略的实施,都经过了严格的程序化和测试,确保了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团队通过量化选股,充分分散了个股风险,同时保持了较低的流动性风险。此外,团队充分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回测,不断优化和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开源资管的量化业务,凭借其平台化、系统化、分散化和可回测等特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健且高效的投资选择,这种方式有助于投资者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寻求资产的稳健增长。
守正出新:FOF如何助力基金投资
私募基金存在透明度低、管理人及产品数量众多、交易结构复杂等特点,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除了借助专业机构的助力外,FOF产品是更便捷的选择。境内FOF市场自2014年中基协《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发布后得以快速发展,也为缺乏时间和专业知识的普通投资者带来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项。
开源证券FOF投资部负责人倪成群表示,开源证券的FOF投研团队拥有深厚的运作经验,在长期的实践中构建了专业的私募评估及管理体系,为产品的投资者架设了参与私募基金的桥梁,提供了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具体来说,优秀的FOF产品运作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展现专业优势。
首先是强化资产配置能力。FOF基金的管理由专业的投研体系支撑,结合投资需求确定资产配置方案,FOF基金管理人会根据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研究选择大类资产与策略分配,采用量化模型和尽调分析来挑选优秀的基金产品,在风险分散与收益追逐之间寻求更好的平衡点。
其次是风险的二次分散。FOF基金通过投资一篮子基金,而不是单一基金或股票,实现了对风险的多层次分散。
第三是带来更优的投资体验。私募基金的投资流程相对繁琐且设有较高的单产品参与门槛,FOF基金为投资者省去了自行选择基金的繁琐过程,由基金经理会负责资产配置和基金选择,也会根据市场变化动态优化持仓,真正实现单产品一站式策略全覆盖的个性化需求。
倪成群认为,FOF不仅是普通投资者进入私募基金投资领域的优质解决方案,也可以为专业投资者提供有效参考。以量化投资为例,结合FOF产品的运作实践经验,可以在团队稳定性、投资逻辑、风险应对、投资者关系等层面为量化基金筛选的关键视角(SLRI)提供更全面、多维的判断指标,达成相互赋能、稳健收益的良性循环。
量化交易和FOF作为资本市场的两种驱动力,都具有策略多元、分散风险的特点,可以帮助投资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脉动,实现资产的稳健增长。未来,开源证券资产管理部将继续秉持“正己守道 守正出新”的理念,聚焦价值创造,不断提高在投研、风控、差异化上的能力,实现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作出决策自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