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债供给放量,会扰动债市吗?

2025年04月07日 15:58   靳论固收   靳毅

今年以来,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规模同比上行,分项来看:①国债发行节奏快,偏向拉动消费增长;②地方债中,置换隐债的专项债发行进度较快,支持地方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帮助企业改善现金流、盈利能力;③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相对较慢,二季度地方投资或受制约。

总体来看,二季度我国经济面临的压力主要有:①一季度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偏缓,制约二季度地方项目投资,其中经济大省扩表意愿相对不足,投资增速或受制约;②地产销售边际走弱,后续地产成交有下滑风险;③关税压力加大,二季度出口面临考验。

而经济亮点为:①国债发行节奏快,财政前置发力,偏向支持消费;②置换隐债的专项债发行进度较快,支持地方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帮助改善企业现金流、盈利能力;③一线城市地产价格有企稳迹象。

对债市而言,二季度经济或面临出口下行、地产承压、地方投资加力有限的考验,经济运行不确定上升。而一季度财政前置发力,二季度货币接续发力可能性较大,宽松货币政策或落地,带动利率下行。但债市利率能否大幅下行,在于市场是否形成连续降息预期,即使后续降息落地、但未形成连续降息预期,利率下行幅度或有限。

今年在财政加力背景下,政府债发行节奏偏快。一季度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规模同比增长明显,能带动经济上行吗?对于债市又有何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1、政府债供给放量,能带动经济上行吗?

今年以来,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规模同比上行,一季度两者合计发行量同比增长53%,净融资额同比增长185%。分项来看:

国债发行节奏快,一季度国债净融资占全年比例为30.2%,远高于去年的14.4%。而国债主要投向为社保就业、教育等民生领域,偏向拉动消费增长。2025年1-2月社零同比增速4%,较2024年全年水平有所修复,但通胀仍处低位,价格水平有待提升。

地方债中,置换隐债的专项债发行进度较快,2025年一季度发行比例已近全年额度的70%。置换隐债专项债发行,可支持地方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帮助改善企业现金流、信用状况,进而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从工业企业经营数据看,2025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8%,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0.3%,均好于2024年全年水平。

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相对较慢,在过去5年中,仅略快于去年的发行节奏(2021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在3月才下达)。专项债主要投向地方市政和产业园区、土地储备等项目,可有效拉动地方投资。但一季度专项债发行进度偏缓,二季度地方投资或受制约。

从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来看,一季度六个经济大省新增专项债为5459亿元,同比增长32%,低于全国新增专项债同比上行的51%,经济大省的扩表意愿相对不足。从经济数据来看也是如此,1-2月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均低于全国值4.1%。

地产方面,投资或仍承压、销售边际走弱。地产成交量3月以来同比走弱,截至3月31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转负,后续地产成交或有下滑风险。同时2月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继续下滑,不利于地产投资的回暖。不过,从地产价格看,一线城市房价有企稳迹象,截至3月24日,一线城市二手房挂牌价指数环比收窄至0左右。

出口方面,关税压力下二季度我国出口面临考验。特朗普上任以来对我国连加两次10%关税,4月2日又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34%的“对等关税”,关税压力增大。从出口数据看,3月我国对美国出口走弱,出口金额和集装箱运价指数同比均下行,出口压力初现。另外本次对等关税涉及范围广,对东南亚转口贸易打击较大,进一步拖累出口。

2、对债市影响几何?

总体来看,二季度我国经济面临的压力主要有:①一季度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偏缓,制约二季度地方项目投资,其中经济大省扩表意愿相对不足,投资增速或受制约;②地产销售边际走弱,后续地产成交有下滑风险;③关税压力加大,二季度出口面临考验。

而经济亮点为:①国债发行节奏快,财政前置发力,偏向支持消费;②置换隐债的专项债发行进度较快,支持地方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帮助改善企业现金流、盈利能力;③一线城市地产价格有企稳迹象。

对债市而言,二季度经济或面临出口下行、地产承压、地方投资加力有限的考验,经济运行不确定上升。而一季度财政前置发力,二季度货币接续发力可能性较大,宽松货币政策或落地,带动利率下行。但债市利率能否大幅下行,在于市场是否形成连续降息预期,即使后续降息落地、但未形成连续降息预期,利率下行幅度或有限。

风险提示: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不及预期,金融监管超预期,利率波动风险,通胀超预期,信贷超预期,流动性波动超预期,汇率波动超预期,估算结果仅供参考,以实际为准。


相关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政府债供给放量,会扰动债市吗?》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4月6日

发布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靳 毅 SAC编号:S0350517100001

联系人:

马闻倬 SAC编号:S0350124070011

本公众号推送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非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国海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只是转发国海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且须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及国海证券研究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海证券认为可靠,但国海证券不对其可靠性、准确性、时效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国海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国海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对任何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任何一切后果或损失,国海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国海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国海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海证券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本报告的风险等级定级为R3,仅供符合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的客户(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客户及/或投资者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短信提示、电话推荐等只是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需以本公司的完整报告为准,本公司接受客户的后续问询。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部外部报告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其中的信息已做最新变更,也不保证相关的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和征价。本公司及其本公司员工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服务。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依法合规地履行披露义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本公司或其他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应自行联系该机构以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本报告不构成本公司向该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

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亦不为该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所载内容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未经本公司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或协议约定,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的任何内容进行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否则均构成对本公司版权的侵害,本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