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大盘全线收跌,半导体指数逆市大涨14.62%,半导体基金月回报最高达29%。缺芯潮持续叠加业绩增长,估值高位的半导体能否持续加仓,21世纪资本研究院带来硬核4问:
1、半导体行业能否延续高景气度?
2、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半导体细分赛道哪家强?
3、机构对板块后市如何研判?
4、半导体基金如何配置?
...............................
7月半导体指数逆市上涨
7月国内市场大幅走弱,恒生指数、沪深300跌幅较大分别收跌为-9.94%、-7.90%,科创50飘红收涨0.19%,Wind半导体指数(886063.WI)逆市大幅上涨14.62%。
半导体主体基金7月月回报最高为29%,涨幅前20名的半导体主体基金平均大涨24.54%,平均成立3.75年,成立以来平均回报为176.03%。
芯片供不应求行业高景气度延续
1、中美半导体发展差异巨大,政策强势助推“卡脖子”发展,长期增长趋势确定
全球半导体领先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2017-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前十大半导体企业榜单均有6家美国企业的身影,而中国目前并未有任何一家企业上榜。但从需求端看,中国大陆是全球第一大需求地:2020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规模高达1509.7亿美元,占据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的34%。美国半导体市场规模仅为941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的21%。
细分领域看,美国是在半导体产业链的最前端EDA/IP、芯片设计等领域领先,这类企业大多数集中在美国。我国优势主要集中在后端制造领域。光大证券长周期看好半导体设计产业的成长空间,“设计为纲,宝百花齐放”将是大势所趋。
国家政策强势助推“卡脖子”发展。“十四五”最新规划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方针,重点强调要从“卡脖子”问题清单和国家重大需求中找出科学问题。集成电路的产业发展一直是我国的“卡脖子”问题之一,部分领域存在有明显的 “受制于人”的问题,而突破这些“卡脖子”的材料、装备、工艺制造技术必将成为践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一宏观战略的重点之一,半导体行业未来也必将有着长期成长空间。
2、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持续紧缺、供不应求,半导体高景气度延续
硅片作为芯片产业的核心原材料,硅片贯穿半导体制造业的始终,90%以上的半导体产品制造过程需要用到硅材料,上游原材料短缺和价格上涨是导致芯片供应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2021年以来,硅料的价格疯狂上涨,6月已涨至每吨20.6万元,是去年底的2.4倍,价格创2012年2月份以来的新高,继而引发原材料抢购、囤积和投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不断向下传导,从而影响芯片产业的产能释放。
以英飞凌为代表的芯片半导体厂商、整车厂为代表的下游需求方,均在7月下旬表示了未来芯片短缺仍然会持续较长的时间。晶圆代工方面,龙头台积电据报道也将部分8寸和12寸制程价格上涨一到两成,显示出这一轮的半导体缺货一时之间难以缓解,半导体高景气延续。半导体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认为芯片紧缺的状况可能持续到2022年。
3、细分赛道:看好受益于“需求爆发+产品升级”逻辑的功率半导体
华安证券看好功率半导体板块,主要基于三点长期逻辑:
需求景气:新能源车、光伏、充电桩等对功率半导体需求增大,行业不断扩容;
产品升级:二三极管、晶闸管向Mosfet/IGBT升级、Mosfet/IGBT产品本身也在升级(平面->沟槽型等),且有第三代半导体的材料创新,国内公司收入和利润不断成长的同时,业务壁垒和附加值也在不断提升。
国内厂商市占率不断提升,疫情下份额向国内优质厂商集中;国内功率厂商在销售规模上已有明显进步,但从体量上来说还是与国外厂商有着绝对的差距,空间广阔。
除了上面三大长期投资逻辑外,功率半导体公司由于国内需求持续景气,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供不应求,2020Q4和今年1月产品涨价会在一季度报表中有所体现,因此功率半导体的龙头公司一季度业绩确定性相对较高。
功率下游需求保持较高景气度,两轮电动车、新能源EV/PHEV、5G手机换机周期这些因素都不是短期因素,功率半导体行业可以保持稳步增长。
机构看好半导体板块投资机遇
1、机构看好半导体板块的投资机遇
川财证券: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一方面是基本面的强劲,近期披露半年度业绩的半导体企业大多取得了良好的利润增长,同时芯片短缺背景下,下半年利润高增长有望延续;另一方面是来自市场对于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的估值预期提升,在近期双减政策影响下,市场更偏好于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品种,整体看好;
华创证券:半导体材料赛道规模庞大,行业维持高景气度。技术迭代、全球产业链转移叠加国内政策支持推动国产进程加速,未来中国大陆市场将继续保持高增速并不断扩容;
国泰君安:供需缺口依旧存在,销售额持续高速增长,半导体扩产产能的放量滞后性明显,需求缺口依旧存在,半导体销售额持续攀升。未来伴随着新增产能的逐渐放量,行业龙头公司盈利有望持续增加;
博时基金:目前的市场风格已经从蓝筹白马切换到科技成长,下半年市场仍会向科创领域转型,这与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方向是一致的,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也将是未来几年市场的主线;
2、半导体行业估值较高,短期需防范风险
东莞证券:过于押重某一板块尤其是高估值板块,长期来看,无疑蕴含着风险。对于权益类基金投资者来说,从风险收益比看,选择均衡配置、经历完成牛熊周期的绩优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产品更为妥当。东莞证券提示,半导体ETF近期表现抢眼值得注意,但中证半导体当前PE为106倍,处于最近10年的历史高位,随着近期暴涨后,估值压力越来越大,持有人短期需要防范风险。
3、半导体基金投资:选择需多因素综合考虑
东莞证券认为对半导体基金筛选可分为三个步骤:
(1) 根据基金合同和定期报告公布的实际持仓,按照资产配置的不同进行基金分类,然后选出佼佼者;
(2) 在对同类基金进行筛选时,可从基金公司、基金产品和基金经理三个大的维度进行筛选,再从成立时间、运作管理和产品线、持续性业绩、风险控制和规模、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和投资风格等方面综合判断;
(3) 对不同类型的基金,采取差异化的因子筛选,例如采取主动策略的基金筛选时更加看重超额收益,而采取被动策略的基金则更看重跟踪误差而非超额收益,从而定量筛选出每个类别下综合指标得分前10%的产品。
截止2021年8月4日,Wind半导体主题基金中,对半导体行业配置比例较高的前20名基金如下表列式:
(注:占净值比:基金该报告期持有的半导体行业市值占该基金该报告期资产净值的比例;占股票市值比:基金该报告期持有的半导体行业市值占该基金该报告期股票资产市值的比例)
【报告来源:东莞证券-开放式基金策略周报:半导体ETF持续大涨,注意短期风险;前瞻产业研究院:2021年中美半导体产业发展对比分析;国海证券-公募基金周报:权益市场整体下行,半导体基金逆市上涨;华安证券-电子行业周报:芯片持续紧缺,聚焦半导体三大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