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多时的消费电子概念发力上扬。
截至10月26日收盘,消费电子概念板块当日整体上涨2.44%。个股方面,英力股份涨停;此外,信维通信、长信科技等6只相关个股涨幅超10%。
业内人士表示,消费电子的下一个爆发点,应该在于技术板块的创新。
消费电子板块上涨
截至10月26日收盘,消费电子概念板块当日整体上涨2.44%,上涨金额达157.38元。
在个股方面,创业板股英力股份涨停;此外,信维通信、长信科技、精研科技、劲拓股份、共达电声、东山精密等6只相关个股涨幅均超10%,分别为15.06%、13.66%、12.43%、10.5%、10.02%、10.01%。
消息面上,英力股份10月2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具有清晰的经营发展规划。一方面公司首发上市募投项目中“二期厂区新建PC精密结构件建设项目”、“PC精密结构件技术改造项目”等主要为扩大产能;另一方面公司于2021年9月29日披露的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文件,募投项目“年产200万片PC全铣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PC全铣金属精密结构件技术改造项目”是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加快布局全铣金属结构件生产体系,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要。
板块异动引关注
近期,消费电子板块的异动引起了股民的关注。
在东方财富热门话题板块,题为“消费电子概念发力上扬,东山精密等上涨”的话题登上热搜榜第一。
截至记者发稿,该话题阅读量已达6.6万,讨论量652,共计318人参与了题为“沉寂多时的消费电子板块发力,能否持续?”的投票活动。根据东方财富客户端实时数据,49%的网友认为“调整充分,可持续”,34%的网友则认为“不可持续,资金聚集新能源赛道”。此外,16%的网友选择了“观望中”。
关于近日消费电子走强的原因,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与近期苹果连续推出新品以及邻近消费旺季脱不开关系。
四季度跟不跟
那么,消费电子后市如何?
沈萌表示,三四季度是传统的假期消费购物高峰,但是今年受到疫情和物流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各企业可能出现不一样的收获、预期上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以国内市场为主、供应链相对较短的企业,受物流成本等因素影响较小,业绩表现也会突出。而以外贸为主、供应链较长的企业,可能因物流不畅、资金周转率下降,导致业绩表现不佳。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消费电子与去年同期相比,发展可能相对停滞或甚至有所下降。洪仕斌分析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整个大环境方面,考虑到整个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疫情的影响等都会造成消费电子购买力的下降。二是增长瓶颈方面,整个社会的消费电子普及率已达80%-90%,后续增长难度大。
洪仕斌认为,消费电子后续能否持续发力在于整个经济周期的状况以及消费电子板块的创新力度。他指出,“从过去的功能机到现在的智能机,这种技术的改变可以带来新的市场发力点。”因此,洪仕斌认为消费电子的下一个爆发点,应该在于技术板块的创新。
关于消费电子是否存在下一个爆发点,沈萌则认为,国内的消费电子方向基本上是依赖美国企业的创新。而目前智能家居(含办公)和智能出行,虽然已经喊了多年,但实际上成效并不明显。他表示,这些领域可能会成为多年积累后,消费电子可以厚积薄发的领域。
国融证券指出,智能手机是消费电子行业基本盘,历经三年销量下滑后,2021年行业同比增速已经转正,未来在存量市场和微创新时代,此消彼长下行业仍存在结构性机会。一方面,美国制裁下全球手机市场竞争格局剧变,小米凭借双品牌分层策略大获成功,全球市占率显著提升;另一方面,荣耀完全独立后,手机出货量快速提升,产业链供货持续恢复。同时,iphonel3系列新机“加量不加价”大超市场预期,微创新背景下将显著提升新机性价比,目前,苹果产业链已经进入拉货旺季,在“一机难求”预售火爆下,智能手机市场或延续复苏态势。
另外,该机构进一步提到,智能可穿戴设备是智能手机的有效补允,目前渗透率尚低,行业增长速度较快,为消费电子行业提供未来增长动力。
中信证券提到,进入四季度,消费电子产业链有望环比改善,主要源于行业层面苹果手机新品自三季度开始拉货,四季度包括手表新品、耳机新品逐步发售,有望提振相关公司业绩;此外,产业链层面,元器件涨价趋缓,进一步减缓中游环节的成本压力,盈利能力有望恢复。
见习记者 陆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