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再次掀起消费热潮。如果把手机、电脑比作“水龙头”,把语音、视频等数据流比作“水”,那么数据中心就是负责数据存储、交换、计算的“水库”。而京东11.11期间每一次丝滑的购物体验背后,都离不开数据中心的支持。
IDC数据显示,2020年,使用云计算减少的二氧化碳总量,相当于减少了近2600万辆燃油汽车上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绿色低碳”已经成为绕不开的关键词。如何构建高效、清洁、集约、循环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选项。
作为京东集团的技术基石,京东云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应用系统积木化、绿色供应链、产业客户减碳四大路径,推动“碳中和、碳达峰”,奔跑迈向“零碳”。
路径一:基础设施减碳
要让11.11越来越“热”,服务器就要变得越来越“冷”。为了让数据中心这一火热的耗能大户“退烧”,同时还能从容应对高并发、高负荷的业务需求,京东云正通过数字技术创新为数据中心增添“绿色”。
京东云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通过技术架构与产品创新,绿色能源发电,高性能服务器,领先的液冷及热回收技术、AI智能控温、机器人巡检等自研技术,实现了绿色高效计算。
目前,已规模投入2021年11.11服务的数据中心,借助液冷技术可以实现全年运行PUE低于1.1,基础设施能耗节省30%,碳排放总量减少10%。
光伏发电:在京东华东、华北数据中心,运用能源回收及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定制高性能服务器:借助京刚软硬一体虚拟化架构,精准针对特定业务场景进行CPU规格智能优化,使服务器性能提升30%,交付效率提升50%。
行业领先液冷技术:应用大规模应用冷板式液冷及热回收技术,使用高温水系统冷却CPU,京东数据中心实现碳排放总量减排超10%。
智能运维:软硬结合,将机器学习等智能化算法和工具引入运维系统,对全系统算力进行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实现运维系统的全自动化。
智能巡检机器人:部署AI巡检机器人,实现24小时无人巡检,从自动巡检、故障定位到自动修复,代替运维人员20%以上重复工作。
以清洁能源代替传统煤电、以液冷技术为服务器“贴芯冷却”、以虚拟化架构提升服务器性能,以AI技术实现智能运维与巡检……京东云“十八般武艺”齐上,让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
路径二:敏捷高效应用系统减碳
除了要让基础设施的能耗降下来,京东云还在致力于把IT系统和平台的运行效率提上去。
每一次丝滑流畅的“买买买”,背后是数字化对“交易”相关所有业务流的改造,这需要极致的IT效率。而极致的IT效率,取决于基础设施协同的效率和系统协同的效率。中台,正在成为基础设施效率提升的加速器。
面对全球最大规模的复杂业务场景,京东从2018年开始就着手积木化前中后台的打造。在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和云原生技术中台支撑下,京东云实现了计算成本大规模节约,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率,极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阿基米德智能调度:借助云舰核心智能调度系统阿基米德统一调度与离在线混部技术,短时间内迅速建起新的交易站点,分流应对洪峰流量,使服务器集群实现弹性扩展。2021年京东11.11,预计CPU资源利用率将提升3倍,交付效率提升150%。
云原生技术中台:面对全球极端复杂的业务场景,积木化技术中台能够敏捷支持业务灵活部署与创新。仅2020年,技术中台就为业务节约了超10亿元的研发成本,实现单位订单资源成本下降30%,碳排放同比降低5%。
智能调度系统与云原生中台,让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数倍提升,也让系统协同更加敏捷高效,这不仅提升了京东的运营效率,同时有效节省能耗,降低了碳排放。
路径三:数智社会供应链减碳
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是面向未来10年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如何提升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效率、提供创新性的减碳方案,这是京东在迈向“零碳”之路上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借助数字技术在流通、仓储、物流、回收供应链全链条的应用,京东正在持续打造数智化的供应链体系。数智化供应链的一大特点就是绿色。
绿色流通:京东云箱为每个托盘赋予了GS1全球唯一编码,通过安装集成条码、NFC、RFID三种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芯片,使托盘从功能单一的物流载具变成了可追溯、易管理的数字化物流载具,帮助企业实现载具和商品的库内管理、在途运输的端到端可视化管理。
绿色仓储:2017年,京东物流率先在上海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布局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在2018 年正式并网发电。目前,光伏发电已覆盖园区内包括仓内照明、自动分拣、自动打包、自动拣货等多场景作业的用电需求,2020 年发电量为 253.8 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2,000 吨,节约标准煤约 800吨。
绿色物流:目前,京东物流在全国7个大区、50 多个城市投放新能源车,预计每年减少约 12万吨碳排放。此外,京东在全国建设及引入充电终端数量 1,600多个,支持新能源物流车辆的充电服务。京东物流还通过大数据进行实时最优路径规划和仓储网络规划,减少在途车辆,优化物流运输效率。与此同时,京东物流还在上海、广州、佛山三个城市常态化使用氢能源物流车。
绿色回收:通过京东庞大的供应链网络,依托大数据算法实现资源回收、品牌商包装回收再生、品牌商纸箱回收。借助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线上大数据的运维,京东物流携手合作伙伴在 100 余个城市累计回收纸箱 1,000 万个,通过回收利用等处理方式减少碳排放量 1.75 万吨。
路径四:产业客户数智化转型减碳
作为最懂产业的云,京东云不仅关注自身的绿色减排,也在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为产业减碳贡献力量。
借助数据智能、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京东云持续向制造、能源、电力等重排碳行业输出产业减碳解决方案,助力企业达成“零碳”目标,以数字技术服务实体经济,与合作伙伴一起搭建绿色、可持续的新商业生态。
商砼之家智能供应链平台:陕西省2019年商砼(混凝土)供应量达7600万立方米(不完全统计),产生大量碳排放。借助京东云搭建的智能供应链平台,陕西恒盛集团实现了商砼产业上下游高效、精准、绿色协同,日常履约率提升30%,有效降低混凝土供应链的整体碳排放。
智能楼宇插座控电管理:通过自研的京鱼座Wi-Fi版智能插座,京东总部近5000个工位实现了100%电量统计、用电安全、远程控制等功能,有效帮助办公楼宇实现实时控电。目前,京东云在智能门禁、照明自动控制、电源管理、配电室智能运维、暖通空调节能等方面能力也正在向产业客户输出,借助京东云物联网平台助力企业节能减排。
3C电子零部件智能质检:长三角一家3C电子零部件制造企业引入京东云AI智能检测,零件检测速度从每人每天7000件,提升到每台AI设备每天10万件,准确率超99.96%,效率提升15倍的同时,有效减少耗材,帮助企业实现增效减排。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高速增长中的京东云,也力争为云计算产业注入更多绿色动能,在实现企业自身发展减排的同时,以数字技术服务实体经济,与合作伙伴一起搭建绿色、可持续的新商业生态,为产业减碳贡献更多“数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