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中国大手笔支持科学大奖背后:机构投资切换赛道,加快布局硬科技赛道

2021年11月26日 11:0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陈植

近日,红杉中国基金出资5亿元,捐赠受中国首个由单一投资基金独家支持的国际性科学大奖——“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此外,红杉中国金还面向全球设立“数学与智能科学奖”和“医学与生命科学奖”两大奖项,上述两个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奖励金额均为1000万元人民币。

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指出,捐赠上述奖项既是兴趣所在,更是责任所系:一方面,对科技创新和科学精神的笃信已经深入红杉的企业文化,是红杉在过去十多年里帮助许多高科技企业成长的使命动力;另一方面,全球科技进步正以加速度前进,人类比任何时候都接近发现世界的自然规律和终极法则,红杉中国有责任、有义务加大对前沿科技和基础科学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科研工作者共同致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越来越多的紧迫难题,在科学领域做更多“难而正确”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积极参与公益捐赠的创投机构近年日益增多。此前,IDG资本与清华大学举行“IDG资本-清华脑科学发展基金捐赠仪式”。未来IDG资本将每年捐赠不少于2000万人民币,助力中国脑科学研究发展。

在多位创投机构人士看来,众多创投机构积极捐赠科学研究事业背后,是创投行业的投资赛道正发生明显切换——相比前些年热衷投资2C端平台型互联网经济,近年创投资本正持续加大B2端产业互联网与硬科技企业的投资力度。

“我们特别欢迎,尤其是科学家与科研教授基于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所发起的创业项目。”一位创投机构负责人向记者指出。这背后,一是,国家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令硬科技企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二是,资本市场积极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发展,令创投机构看到新的投资获利前景。

数据显示,当前逾90%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在IPO前获得创投资本的支持,累计股权融资规模接近1800亿元。

“随着持续加码硬科技企业投资,我们的投资决策逻辑与项目评估体系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他向记者直言。以往聚焦投资2C端平台型互联网经济时,他们更关注企业业务模式的可复制性与扩张性,如今他们在投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硬科技企业时,则聚焦他们的技术研发能力是否处于行业顶尖,能否比肩全球最先进的技术研发机构,能否创造巨大的产业迭代升级推动力,能否在未来技术不断创新过程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等。

这位创投机构负责人还发现,随着硬科技企业投资数量越来越多,创投机构的投后增值服务也面临更多的考验,比如不少硬科技企业创始人由于科研出身,缺乏足够强的商业化能力,创投机构投后管理部门需要为企业寻找相应的商业化运营人才,为企业发展构筑更强的竞争力;再如众多硬科技企业创始人也需要不断学习如何从“科研者”蜕变成“企业家”,需要投后管理部门积极组织投资企业交流会,通过企业家彼此分享企业管理心得,最大限度助力企业家自我成长。

“尽管投后管理部门工作量增加不少,但大家都乐在其中。”他指出。因为投后管理团队发现创投机构对硬科技企业的扶持,不仅仅是资金支持,还有赋能企业提升人才引入、现代化管理、财务规范化、技术商业化产业化能力,助力硬科技企业从一家科研企业蜕变成集合技术研发优势、市场竞争优势、现代化管理优势的独角兽级别企业。

 投资赛道切换的新挑战

“过去20年期间,2C端平台型互联网经济依托业务模式的极高可复制性,获得了很好的增长。但展望未来,这条路恐怕越来越难走。随着流量红利减弱,目前不少互联网巨头都在寻找新的流量增长点。这意味着未来互联网经济的未来发展,不再是简单的业务模式复制与规模扩大,而是借助科技力量充分下沉,深度改造各个产业。”至临资本创始合伙人姜皓天表示。以硬科技为抓手的产业型互联网,正给互联网经济带来第二增长曲线,找到新的成长方向和增长空间。

多位创投机构人士对此感同身受。

“这些年,我们很少考察2C端平台型互联网经济项目,一方面这类项目估值偏高,令投资风险相应增加,另一方面流量红利持续减弱,令这个赛道容易触及成长天花板。”上述创投机构负责人向记者指出。反而是科学家与科研教授基于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所发起的创业项目,深深吸引他们的投资目光。

比如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新能源、芯片研发等硬科技研发领域,往往一个新技术的诞生,可能推动整个产业快速迭代升级,从而创造巨大的行业降本增效效应与广阔的技术发展空间。

更重要的是,这些相当前沿先进的硬科技技术正得到国家政策扶持与资本市场持续力挺。今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组织召开科创板上市公司座谈会指出,将坚守科创板定位,聚焦支持“硬科技”企业,希望广大科创板上市公司倾力做好主营业务实现持续发展,继续重视研发投入,瞄准“硬科技”领域加大攻关力度。

一位专注早期项目投资的创投机构投资总监向记者透露,他们对此做了投资策略大调整,即75%募集资金投向硬科技企业,25%资金投资2C端平台型互联网经济项目。

“如今,我们所有的基金合伙人每天都在学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集成电路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趋势与科研成果,争取能找到最具成长潜力的硬科技企业。”他告诉记者,尽管创投机构加大硬科技企业投资,但如何做好项目技术尽调,俨然是一大新挑战——很多时候,创投机构合伙人只能依靠个人的行业投资经验,以及与行业上下游企业沟通开展交叉验证,了解拟投资的硬科技企业是否具备如他们所言的技术研发优势。但在实际投资环节,个人的经验判断,或行业上下游企业的误判,也可能令创投机构出现决策失误。

“因此我们在引入第三方数据机构进行投资决策辅助。比如在生物医疗领域,我们尝试采购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所提供的生物医药行业专利数据库,但相关检索需求反馈周期较长,很多生物医药企业又担心信息安全问题而不愿全面展现自身专利数据,同样导致技术尽调效果依然差强人意。

一家聚焦科技创新情报和知识产权信息化服务的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今年以来多位创投股东找到他们,要求他们提供拟投资生物医药研发企业的专利技术信息,以判断后者技术研发能力是否真的领跑行业,作为他们股权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针对创投机构技术尽调痛点,我们依托丰富的知识产权数据储备与人工智能科技,从论文、专利、新闻、临床试验等公开信息挖掘大量被隐藏的生物医药企业实体及其关联关系,并将这些所提取的信息转化成可供搜索、展示、共享的知识库,以便创投机构更全面精准地了解拟投资生物医药企业的实际技术研发能力与科创成果转化实力。”他表示。

一位大型创投机构创始合伙人向记者透露,为了进一步提升硬科技企业的投资决策准确性,他们设定了三条投资逻辑,即投资产业链最上游、价值链最顶端、产品技术体系最底层的硬科技企业。

“事实上,通过投资这些硬科技企业,我们还发现相应产业链里存在着众多具有强大技术研发能力的小而美企业,进而通过股权投资形成了产业链整合生态圈。”他告诉记者。比如在集成电路研发领域,他们已股权投资了材料、设备、设计、封装、应用SOC等各个领域硬科技企业,带动彼此形成更强的业务协同效应,助力各家企业更好成长。

 投后管理“不可或缺”

记者多方了解到,随着硬科技企业投资数量日益增多,越来越多创投机构发现投后管理部门所扮演的“企业成长助推剂”角色显得日益重要。

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表示,近年经纬中国投资赛道切换明显,在大医疗、硬科技、企业服务、智能汽车生态方面投入了很多。

“与这些科研属性出身的创始人接触下来,我清晰深刻感受到他们和5、6年前的移动互联网创始人很不一样。他们科研或技术出身,在专业领域权威,技术积累深厚。但也因为创业相对较晚、科学技术导向较强,容易造成这些创业者性格的相对固化,更难接受一些新的事项。在成为一个全面的企业家的道路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张颖指出。

“此外,多数科学家与科研教授都是科研出身,未必具有很高的产品商业化与企业管理运营能力,需要我们投后部门不断帮助硬科技企业引入产品商业化运营管理人才,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一位大型创投机构投后管理部门负责人向记者直言。目前他们最重要的两项工作,一是通过专业猎头机构或各类人脉渠道,为硬科技企业寻找急需的运营管理人才,二是说服这些科学家与科研教授“释放”一定比例的企业股权,以吸引各类人才加入。

“起初,不少科学家与科研教授未必愿意让出部分企业股权,因为他们觉得技术好==产品热销,但当他们发现新加入的运营管理人才更好地解决技术产品化商业化问题后,就逐步接受实施股权激励招揽人才的建议。”他透露。目前,他们正为引入专业机构,为所投资的各家硬科技企业做好期权激励、老股回购等方面的前置性规划,因为随着业务持续拓展成长,这些硬科技企业还需引入更多人才,因此提前做好相应的员工激励方案显得不可或缺。

记者获悉,越来越多创投机构投后管理部门还致力于提升硬科技企业在知识产权与专利方面的保护能力。这背后,是很多科学家出身的创业者喜欢将新的科研成果写成论文发表,但事实上,这些科研成果很可能涉及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务必先做好知识产权与专利“保护”。

“此外,国内很多硬科技企业在申请技术专利方面存在瑕疵,一是专利申请书内容表述与解释不够国际化,导致欧美一些国家相关部门因文字、文化的理解偏差,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在中国申请注册的专利不予认可;二是中国众多硬科技企业的技术专利多是基于试验室研究成果或理论层面,专利缺乏对现有技术痛点的具体解决方案,比如将专利转化成一个产品或商业解决方案进行申报注册,也导致国内不少技术专利在欧美国家容易不被认可,反而被欧美企业捷足先登进行注册,令中国企业只能支付巨额专利许可费,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波折。”一位精通专利保护的律师向记者透露,目前多家创投机构正要求他们为硬科技企业制定技术专利保护规划,确保硬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不会因国际性技术专利官司遭遇巨大的风险。

上述创投机构投后管理部门负责人坦言,目前他们的一大任务,就是帮助硬科技企业主从“科学家”向“企业家”蜕变。尽管这个蜕变过程或许相当漫长,但这对创投机构的投资成败、以及硬科技企业能否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翘楚显得尤其关键。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