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身体健康是人们对生活最基本的要求。对于城市来说,医疗配套并不像商业圈一样分布广泛,一直是城市的稀缺资源,但如果居住区附近拥有完善的医疗配套,那么生活就多了便利和保障。
显然,对城市医疗这类稀缺配套资源的占有程度,是衡量区域含金量的重要标尺。
近期,位于国家战略功能区的上合国际医疗中心开工时间、未来托管运营方等获官方确认,项目未来的建设规划发展更加明晰,意味着该区域的民众未来可以享受到更便捷、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上合国际医疗中心开工敲定,青大附院将托管运营
与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距离的远近,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的幸福指数。
为获得优质的医疗资源,每年有很多患者辗转全国各大城市就医,能在“家门口”就医是老百姓一直以来最迫切的心愿。
12月20日,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向志强做客《行风在线》,与市民在线交流。有市民询问,“上合示范区现在缺乏医院、社区医疗中心,看病不太方便,现在有没有什么计划?”
向志强对此回应,“目前我们主要依托九龙街道营海卫生院来暂时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在上合示范区的整体规划中,已经明确了要建设上合医疗中心,预计在2022年就可以实现开工建设,建成投用后将为上合示范区以及周边居民的就医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据悉,上合国际医疗中心项目总投资35亿元,选址交大大道以东、黄河路以南、淮河路以北地块,东侧与幼儿师范二期小区相邻,占地面积约244亩,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规划总床位2000张,项目一期规划床位1000张,建设内容包括病房楼、门诊医技楼、会议中心和地下车库等,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上合地区就医问题,为上合示范区周边居民就医提供医疗保障。
很多网友比较关注,上合示范医疗中心也是三甲医院吗?建成后是谁负责运营?原先的青医附院不来了吗?
12月23日,胶州市政府经函询上合示范区回复,上合医疗中心正在进行论证和规划设计,根据青岛市医疗卫生“十四五”规划并综合考虑辐射服务人口规定,科学设置床位和科室。上合示范区正在与青岛大学密切合作,未来计划委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对医疗中心进行托管和运营。
来源:青岛政务网
如今,上合国际医疗中心明年开工,且未来计划委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托管运营获官方确认,进一步明确了项目未来的建设规划发展,让普遍关心上合示范区医疗事业的市民吃下“定心丸”。
顶级医疗资源落地,胶州医疗配套再升级
商圈、医疗、教育等配套,纵观各大城市往往是主城区在这方面更有优势,周边的日常生活配套经过时间的积淀已经磨合得自然完善,而新建设的城区一般需要较长的发展时期。
关于胶州,《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高质量建设上合示范区、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商贸服务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开放门户、活力城区。
伴随4F级胶东国际机场正式开航投运,胶州成为青岛人流、客流、物流最为集中的区域,有望成为承接青岛人口流入的主阵地。
人口流入需要完善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配套,配套水平提升也将进一步吸引人口,形成良性循环。放眼胶州,医院建设和医疗配套资源无疑是市民最为关心的方面之一。
近期,地处大沽河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发布公告,将于12月28日正式开诊,这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开业将结束胶州无三甲医院的历史。
但位于胶州南部的上合示范区,还缺乏顶级医疗配套。
据了解,作为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核心区的配套服务项目,上合国际医疗中心将承担区域发展人口内迁所带来的区域医疗、急救、体检及保健服务需求,同时有助于区域内的医疗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性的高品质医疗中心。
一方面,项目未来可以依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在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及医院管理等多方面聚集的优势,为青岛医疗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另一方面,项目临近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及青岛大学胶州校区等,周边有不少的住宅楼,市民将有更好的机会得到更舒适、更优质的就医环境和医疗服务,提升城市总体健康水平和宜居水平。
聚焦胶州近年来的医疗配置动态,胶州市中医医院去年正式挂牌开诊,使市民不出“家门”就可享受国家级知名中医的诊疗服务;青岛慈念妇女儿童医院于2021年11月门诊楼、住院楼封顶,预计明年年底投入使用;为适应胶州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的要求,胶州市妇幼保健院公布选址迁建计划;胶州李哥庄镇新建二甲医院将开工,系金胶州与法国埃顿合作国内首家智能模块化医疗设施……
未来,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大刀阔斧的向前,越来越多医疗资源正逐渐在胶州集聚、配齐,医疗价值将为提升城市北部宜居吸引力增添重要砝码。
生物医药领域国际合作新高地起势
作为胶州唯一靠海的区域,上合示范区是胶州湾版图上最后一块待开发的热土,肩负着全力打造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对外开放新高地的使命。
上合示范区地处青岛市“海、陆、空、铁”交通枢纽15分钟经济圈内,拥有“一桥两站三港三高四铁”的立体化交通枢纽优势,青岛市规划建设的地铁M12线和轨道快线R2线、R9线经过。
优越的区位和通达的交通既为居民就医提供了便捷的保障,也为区域医疗产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资源流。
在今年4月的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上,总投资668亿的20个重点项目签约胶州,涵盖商贸物流、新能源、高端制造、文化旅游、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
上合国际医疗中心项目为签约重点项目之一,而其所属的生物医药行业也是上合示范区一直以来的重点招引方向。
2021年11月,上合示范区中俄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拟成立中俄生命科学产业研发中心、打造上合组织国家健康产品交易平台、设立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释放大健康产业引领示范作用;近期,汉普森医疗手术机器人设备研发制造项目已落地并加速推进,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医疗器械研究院、人工智能研发中心、院士指导中心;斥资60亿元的上合复星时光里文化科创区项目规划效果图日前曝光,将致力建设上合时光里、生物医药及智能制造研发中心、医药物流及医疗器械产业园。
越来越多的医疗领域示范引领项目抢滩上合,在青岛打造生物医药领域项目聚集、人才聚集、资本聚集及产业聚集的国际合作新高地。
上合示范区作为履行国家战略的上合组织国家地方经贸合作交流示范样板,未来伴随更多医疗领域高新企业和研究院校的入驻,有望为进一步提升医疗规划提供科技技术支撑以及扩容医疗人才资源储备,为接下来推进胶州整体医疗配套设施的完善,打下坚实基础。
(文/高涵,来源:凤凰网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