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 RCEP协定正式生效。1月17日,广州南沙召开《南沙自贸片区对标RCEP CPTPP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试点措施》(以下简称《试点措施》)宣讲会,出台了全国首个以RCEP、 CPTPP双协定为对标标的指定的自贸试验区集成性创新措施,力争为推进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供对接示范,输出南沙经验。
南沙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发布《试点措施》并表示,该措施的出台是南沙探索走出的一条集成性改革新路,有力彰显了南沙新时代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体现了南沙自贸片区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上的先行一步,将是南沙率先实施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纲领性文件。
聚焦六大领域,精准对标出台17条措施
《试点措施》聚焦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要素流动便利、金融服务、竞争政策和绿色发展6大领域,精准对标RCEP、CPTPP条款,提出17条先行先试措施。
在贸易自由便利化领域,南沙多管齐下,采取“探索简化海关程序,提升港口、口岸信息化、自动化水平”“深化综保区监管方式创新,试点更加开放的一线监管政策”“加强与各国港口、海关对接合作,加快信息互认、互联进程”“依托全球溯源中心,用活用好原产地累积原则,探索企业原产地自主声明新模式”等四大措施,进一步提升南沙的通关和物流效率,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协定红利,同时为我国推动协议各方在承认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中减少不必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有益探索。
在投资自由便利领域,对标协定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知识产权保护、商事争端等方面约定的更高标准,南沙积极“探索放宽服务业外资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完善商事制度,深化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配套改革”“创新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打造知识产权侵权预警机制”“引领全球互联网仲裁领域国际技术标准制定,打造国际商事争端机制湾区品牌”。措施将推动打造更加公平、透明、稳定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从准入到经营、从知识创新到法律服务的全面保障。
在要素流动领域,南沙对标协定数据流动、信息传输和人员流动条款,采取建设离岸数据中心、争取国家支持开展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试点及先行先试更加便利的自然人跨境流动机制等措施,率先探索打造数字贸易发展新模式和国际数据合作治理新规则,同时依托南沙国际人才特区积累人才集聚新经验,推动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优化人才集聚辐射环境。
在金融服务领域,南沙对标协定“金融服务”和“跨境服务贸易”等条款,以离岸贸易和跨境投融资为两大抓手,“以离岸贸易带动离岸金融发展,探索打造南沙离岸贸易试验区”,“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提升本外币兑换和跨境流通使用便利度”。措施将推动打造离岸贸易产业集群,助力我国掌握商品全球定价权,同时深入探索自贸区金融监管创新,推动区域金融合作。
在竞争政策领域,南沙紧紧对标协定“竞争政策”相关条款,秉承竞争中立原则和精神,“推动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探索以竞争中立为核心打造公平的外部市场竞争环境”,“探索国有企业分类管理与改革,提升国有企业在国际经贸往来中的竞争力”,推动竞争中立,探索国企改革,为我国进一步强化公平竞争的国际形象开展路径探索。
在绿色发展领域,南沙对标协定环境条款,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探索打造绿色自贸区”和“加强现代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和规则对接,探索打造绿色农业自贸区”两条措施,为打造低碳经济下的新发展模式,培育农业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探路先行。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天津市自贸区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恩专归纳了《试点措施》的三大鲜明特色:精准对标、国家格局、南沙特色。“高水平改革开放始终是南沙片区的底色,特别是在创新举措的功能性和产业导向上具有鲜明的南沙符号。”他表示,《试点措施》通过强化南沙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条件和资源要素,其带动作用值得期待。
发挥对外贸易窗口优势,让企业先享协定“头啖汤”
作为首家获签RCEP项下全国首批广东省首份原产地证的企业,沙多玛(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在RCEP协定正式生效后,在南沙和广州贸促会的支持下,抢先饮到RCEP协定下关税减免 “头啖汤”。 沙多玛(广州)化学有限公司亚太区总裁刘斌介绍:“在RCEP落地的两周多的时间,我们仅出口到日本,就超过10票货物享受到RCEP政策的红利,客户在这10 票货可节省关税超过2万美元。我们对未来RCEP,CPTPP的更多的创新举措政策的落地实施,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
该公司总裁办主任李曼表示,《试点措施》的生效,一方面,必然会促进进口多元化,特别是资源型的非标产品、动植物产品这些市场需求大的品类,迎来爆发式增长。对进口业务比重较大的卓志来说,能让企业有机会运用自贸区规则,为客户提供更低成本的供应链服务方案,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另一方面,数字贸易与RCEP相结合,将迎来最便利的国际贸易环境。
在推动打造公平、透明、稳定国际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南沙区开发区商务局促进服务中心主任李璐表示,南沙已基本建立起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并将探索全面实施面向国际和港澳的扩大开放措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何庆红解读了相关措施并表示,将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执法部门协作、信息互通、信息共享渠道,打造知识产权侵权预警机制,来推动实现创新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的改革目标。“如依托南沙全球溯源体系的共建共享机制,采集企业知识产权确权信息,建立全球企业知识产权数据库。利用全球溯源中心的风险识别功能,对商品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进行预警,实现与监管、执法部门及企业的侵权风险处置联动。”
中山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符正平认为,南沙《试点措施》符合中央对自贸试验区建设提出的“更大力度”与“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在加快制度型开放方面明确了创新探索方向,聚焦对标RCEP和CPTPP的突出难题,着眼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双轮驱动”,把握数字经济、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新趋势新热点,力图用绣花功夫建设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推动南沙自贸片区以更高水平开放助力新发展格局。
紧抓机遇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广州南沙承载了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多重国家战略,充分具备率先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开展压力测试的良好基础条件,拥有与RCEP、CPTPP成员国经贸往来密切、产业链供应链紧密关联、匹配互补的天然优势。
谢伟介绍,近年来,在国家和省、市的支持下,南沙对外贸易、港航物流、金融服务和跨境服务贸易发展步入快车道,2021年1-11月,外贸进出口总值2360.5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同期广州市外贸总值近四分之一。自贸区制度创新突破性成果成效明显,已累计形成762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国家和省、市分别复制推广43项、119项、218项,政务服务管理体系不断优化,数字贸易服务平台建设提速增效,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国际化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升级,港澳合作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排名居全国前列,为《试点措施》出台奠定了扎实基础。
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所长梁明表示,近年来南沙自贸片区3项创新成果入选商务部最佳案例,积极实践跨境电商、飞机融资租赁、艺术品保税进口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以创新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试点措施》有利于南沙自贸片区充分利用协定签署机遇,将改革开放推向纵深,在我国加快打造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谢伟表示,下一步,南沙将在商务部的指导下,在省、市的支持下,以扎实推进《试点措施》落地落实为抓手,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作为制度创新高地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持续做强创新、人才、交通、航运、贸易、金融综合服务枢纽,带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高端资源要素配置能力,为全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实践样本,输出创新经验。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南沙记者站 见习记者陈梦璇
【通讯员】李莉
【供图】陈兆宇、叶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