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智长三角(第205期)丨沪苏浙新年伊始聚焦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合肥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位居省会城市第六

2022年02月16日 20:2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许秋莲,实习生管振宏,武梦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许秋莲 上海报道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企业和重大项目也迎来了复工复产,沪苏浙多省市纷纷承诺将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助力面向市场的高质量企业。

为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安徽省召开会议通报表扬“专精特新”企业50强;今年无锡市也将继续从融资服务、资源整合、财税支持等方面,力挺“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上周,长三角各地就纷纷交上了春节假期消费成绩单。各地今年的消费总额均有增长,其中餐饮行业表现亮眼。

沪苏浙新年伊始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春节一过,企业和重大项目复工复产进度如何,有哪些困难?企业技术改造情况如何,需要政府提供什么服务?围绕这些问题,苏浙皖各地领导分别深入企业实地调研。

2月9日,江苏省南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新明赴崇川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企业,调研节后复工复产情况。

吴新明走进生产一线实地查看,充分肯定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勉励企业抢抓机遇、开足马力,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优化产能结构,延展产业链条,积极抢占更大市场,同时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落实落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深化“智改数转”,积极探索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吴新明还要求南通开发区和相关部门落细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引才、市场推广等实际困难,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助力企业增产增效、做大做强。聚焦新能源产业,依托重点龙头企业,精准补链强链延链,加速产业集聚发展,为南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澎湃动能。

为了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确保一季度“开门稳、开门好”。2月9日至10日,浙江省省长王浩在绍兴市柯桥区、上虞区和金华市婺城区、武义县深入调研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开展“助企开门红”活动。

王浩强调,各地尤其是工业大市大县和开发区在加强经济运行调度,推进复工复产过程中,一定要在精准破难上下功夫,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更大发展活力,推动制造业更高质量发展,营造实体经济更好发展环境。要以头部企业为依托,通过政策组合拳,推动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深度对接,加快形成产业集群。要不断探索和总结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方式和路径,坚持亩均论英雄,以“腾笼换鸟”倒逼转型升级,从根源上解决产业层次不高、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关停并转”等方式,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传统动能、培育新动能,助推企业闯出一片新天地。

此外,2月10日,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在合肥市高新区管委会带头开展现场办公,面对面接待来访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郑栅洁强调,要抓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实施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工程,构建“头部企业+中小企业”生态圈,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推动市场主体提质扩量增效。要大力支持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以市场化为导向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示范应用力度,助力企业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注重向内部挖潜,加强对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建设用地、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推动要素资源向大项目、好项目聚集。

合肥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超杭州、武汉

从“小不点”到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支持和培育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效果逐渐显现。

2月7日安徽省召开的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通报表扬了全省“专精特新”企业50强等一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肥市25家“专精特新”企业榜上有名,占受表扬“专精特新”企业总数的50%。

2021年合肥“专精特新”企业数上了新台阶。合肥市经信局民营经济发展处处长陈华东表示,截至目前,合肥市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户,数量位居省会城市第六位,超过杭州、武汉、南京等城市。培育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41户,占全省的20.4%;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73户,评定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37户。

不仅如此,日前,无锡召开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推进会,政府与企业面对面,专题讨论如何能够让更多“小巨人”在无锡这片土地上“长”出来。

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其成立时间绝大多数在5年以上。对于企业发展时长来说,5年并不算长,但并不是什么企业都能用5年多时间成为“种子选手”。

“小巨人”的另一个体征是专注技术创新。无锡市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R&D)达5.09%,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160个,建立研发机构57个,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33个。

“十四五”期间,无锡市提出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代半导体、量子技术、深海极地等未来产业领域中挖掘筛选一批企业作为无锡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苗子企业,以入库的形式梯队定向培育。

数据显示,在无锡的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1-11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46%,平均营业利润率10.6%,均超过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同时,“专精特新”企业凭借高附加值的产品和国内前列的市场占有率,在资本市场拥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从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掌握的信息可以看出,在本地产业土壤上长出来的“小巨人”往往“忠诚度”更高,无锡目前32个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在发展壮大后,无一溢出到外地。

针对中小企业特点,无锡从融资服务、资源整合、融通创新、财税支持等方面,力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士表示,今年将契合企业上市、融资的需求,组织“专精特新”企业走进北交所,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辅导。

长三角部分城市春节消费增长率破五

春节假期结束,大部分城市的消费数据也新鲜出炉,长三角各主要城市的春节消费额呈上涨趋势,部分城市增长率超过5%。

春节七天,上海全市线下消费支付金额371亿元,较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农历同期增长28.6%;宁波市50家重点样本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总额10.12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29.5%;无锡市77家商贸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7亿元,同比增长10.2%;苏州在购物节和春节的双重影响下,实现销售额15.23亿元,同比增长6.62%。

受到各地零星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长三角各省市“就地过年”的消费群体增加,因此线下餐饮行业火爆。上海市餐饮业线下消费支付金额达到39.2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8.7%;南京市50家餐饮企业假期首日实现营业额727.6万元,同比增长22.1%。各餐饮企业和门店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的堂食套餐,还设计了各类外带年夜饭套餐、新春礼盒,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无锡市的餐饮企业在无锡市商务局、无锡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的引导下,还推出了打包的半成品年夜饭,既保留了年味,也满足了消费者对美食的需要。

(部分综自:无锡日报、合肥日报等)

『覆盖沪苏浙皖每周最新动态和重点政策解读

追踪三省一市千万+企业流动新态势

探索新发展格局下产城发展新潜能

共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出品:21世纪长三角研究院

统筹:卜羽勤

编辑:周上祺

主笔:许秋莲,管振宏(实习),武梦婕(实习)

制图:徐晖

更多信息及合作请联系:csj21st@163.com

财经日历

      • 2025年 10月
      • 29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