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吴治聪 深圳报道 近日,深圳市光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召开会上,光明区委书记、区长蔡颖代表光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对2021年工作进行了回顾,并部署了2022年的工作。
2022年,光明区全区规上企业达1475家,国高企业达1700家,本土上市公司达2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84家。
光明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光明区将集中力量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加快建设高质量高颜值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
聚焦三大领域
根据光明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打造科研经济先行样板,光明区2022年将聚焦以下三大领域。
瞄准合成生物领域,实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三年计划,争创工程生物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支持建设合成生物产业创新联盟,制定发布行业标准、创新指数、蓝皮书和重点企业榜单,新建专业化园区2个,提供高标准产业空间10万平方米以上,全链条打造全球合成生物产业高地。
瞄准脑科学领域,出台《支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若干措施》,引驻脑科学领域重点研究机构1家以上,推动光明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投入运营,推广“楼上楼下”创新创业模式,鼓励社会主体共建创新联合体,配套建设专业化园区,形成脑科学产业集聚区。
瞄准生物医药领域,围绕深圳湾实验室布局建设光明医药产业创新中心、一期临床试验基地,用好创新药、免疫治疗等中试验证转化基地,改造提升高科创新中心、卫光生命科学园等专业化园区,形成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科研经济圈层。
全力建设三大片区
近年来,光明科学城、光明中心区等片区受到了外界的热烈关注。根据光明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光明区提出要让开发重点更加突出,全力建设三大片区。
其中包括,高规格启动大科学装置核心区开发,实施片区集群总师制,规划设计1平方公里“科学家谷”,依山傍水配套科学公馆、科旅之家、美术馆与特色运动馆,打造“可研可闲、宜聚宜游”的科学家园和山水绿谷。
高水平建设光明中心区,深化附加图则和城市设计,稳定光明站枢纽布局,实现“三横两纵”主干路网建成通车,全面增强区域核心功能。加快建设科学公园、深圳科技馆、西方美术馆、光明书城等一批精品地标。实施楼村第一工业区、狮山工业区等城市更新、利益统筹项目,推动科学环廊设计实施、Idea空间落地运营。
将光明云谷打造成为环大科学装置产业带科研经济先导区,增强科研支撑能力,导入国家石墨烯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生物标准物质及质控品研发中心、首台套技术装备评价中心等3个科研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制定云谷产业空间一张图,新建改造高标准产业空间40万平方米以上;提高综合服务品质,高水平运营国际会议中心,建成通车“三横四纵”路网,加快建设科学城智慧公园、科学公寓、情景式商业等配套设施。
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至56%左右
如何夯实科研经济引领下的现代产业基石?光明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龙头引领、聚集发展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围绕全市“20+8”产业布局,推动“8+5”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至56%左右。
在重点产业上,光明区将持续增强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行业主导地位,加快建设华星光电超高清视频显示、旭硝子新型电子显示、宝龙达总部基地等重大项目;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贝特瑞新材料、电连5G高性能材料、锂电池材料中试验证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重点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大疆智能飞控、振邦智能控制、智能传感中试线等重大项目,推动西人马等重点企业落地;加速壮大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加快亚能生物、帝迈生物生产研发基地、高端医疗元器件中试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联影等重点企业落户;大力发展精密仪器设备、安全节能环保、现代时尚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得润电子研发中心、安吉尔节能环保等重大项目,推动钟表、内衣等传统时尚产业向更高价值攀登。
发力精准招商,打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
对于2022年,光明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力争引进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2家以上、百亿级产业项目1个以上、十亿级产业项目5个以上,高规格办好光明招商大会,开展各类招商活动不少于50场。
对此,光明区将打造面向全球、靶向精准的现代化招商格局。构建全新招商体系,出台专门招商政策,成立区级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组建专门招商队伍,遴选专业招商伙伴。
对于打造现代化营商环境。光明区对标世界银行指标体系,落实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要求,出台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任务清单。
如何让企业在光明稳定发展,并且越做越强?光明区提出要坚持稳企强企,实施辖区重点企业增产保障计划,为企业发展需求精准匹配资源;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储备池、准规上企业培育库、拟上市企业服务清单,精准推动“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
此外,光明区还提出要实施项目供地“九通一平、配套先行”计划,推行“拎包可入驻、拿地即开工”等供地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