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刘茜 实习生周琤欣武汉报道
轨道交通,对城市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数据显示,2021年,根据21个城市的地铁公司业绩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分担比率平均已达43.4%,比上年提升4.7个百分点。
5月17日,武汉市印发城市客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打造轨道上的大武汉。根据规划,武汉力争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总规模达700公里左右。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21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共有50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83条,运营线路总长度9206.8公里。其中,7成以上为地铁,地铁运营线路为7209.7公里。
在大陆地区,截至2021年年底,北京已运营地铁线路最多,有23条,接下来分别是上海(18条)、广州(13条)、深圳(12条)、成都(12条)、武汉(11条)。
在地铁线路总长度方面,上海地铁线路总长度是795.4公里,位列全国第一。超过500公里的城市还有北京、成都、广州,武汉地铁线路总长度为435.3公里。
在此次城市客运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武汉提出,到2025年,将谋划9大类、共计120个项目,规划完成投资约2411亿元,基本建成以轨道交通和中运量公交为主体,城市公交为基础,出租汽车、定制公交为补充,水上公交为特色,慢行交通为延伸,综合换乘枢纽为锚固点的现代城市客运体系,有力支撑“街区15分钟生活圈、中心城区45分钟出行圈、市区1小时通勤圈”。
武汉将续建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6号线二期、7号线北延线(前川线)、11号线东段二期、11号线三期首开段、12号线武昌段、12号线江北段、16号线(汉南线)、19号线;新开工新港线、5号线起点调整、16号线起点调整、21号线起点调整、11号线三期新汉阳火车站段项目,以及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11号线葛店段。
同时,提升轨道交通精细化服务能力。通过增购车辆、改造线路与车站设施设备、改造信号和供电系统、精细化开行方案设计等措施,提高网络运营能力和效率,缓解拥挤程度。使用全自动驾驶系统,提升新线系统能力。到“十四五”期末,重点线路力争达到最小行车间隔2分30秒以内。
在满足高峰时段最大运能供给的同时,从轨道交通乘客体验出发,通过实施多点首班车创新模式、实施非高峰增能和常态周末延时运营等措施,为各类乘客提供高质量的运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