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 临沂市委“山东这十年·临沂”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

2022年09月30日 21:24   城市频道
这十年,临沂致力于竞进崛起,临沂位势之变引人注目。

9月29日,中共临沂市委举行“山东这十年·临沂”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共临沂市委书记任刚向大家介绍十年来“革命老区”向现代化强市迈进的生动实践。

任刚提到,这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十年,也是临沂励精图治、实现新跨越的十年。十年来,临沂带领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夯基垒台、跨越赶超,与全国全省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为现代化强市建设积蓄了强劲势能。

任刚从六个方面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沂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

这十年,临沂致力于竞进崛起,临沂位势之变引人注目。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跨越赶超中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城市能级,努力“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全市生产总值十年跨越三个千亿级台阶,突破5000亿元、达到5465.5亿元,是2012年的1.9倍,省内排名由第7位跃升至第5位,进入全国地级市前20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09.5亿元,是2012年的2.4倍,税收占比连续4年居全省第1。

这十年,临沂致力于内外兼修,临沂图景之美渐次铺展。坚持以八百里沂蒙秀美山水为依托,以老区人民特有的质朴厚道为底蕴,绘就了一幅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天蓝水清彰显“生态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万元GDP能耗十年间累计下降36.2%,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31.7%,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沂蒙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地质公园”。

这十年,临沂致力于创新赋能,临沂新生之力更加充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一批新的园区平台建成运营,综合保税区、省级沂河新区、1400万吨精品钢基地等园区获批运行,省级以上园区(开发区、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达到17个,其中国家级3个。一批新的科创载体策源升级,建成省级以上科创平台463个,入选国家新一批创新型城市,沂蒙山实验室获批建设,是山东省级别最高的10个省级实验室之一。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分别达到395家和72家,十年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10.6倍、达到1100多家。

这十年,临沂致力于提质增效,临沂强市之基日益坚实。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引入变量、做大增量、提升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充沛。产业规模加速壮大,八大传统产业产值接近5000亿元,食品行业发展为千亿级产业集群,冶金、木业、机械3个行业正向千亿级产业迈进,临沂列“全国制造业百强市”第55位。商贸物流转型蝶变,2021年临沂商城市场交易额、物流总额分别达到5402.5亿元、8065.7亿元,是2012年的3倍、3.8倍。我市成为全国重要的物流周转中心、“齐鲁号”欧亚班列集结中心、全国铁路枢纽城市,获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城市。

这十年,临沂致力于共建共享,临沂富裕之路越走越宽。聚焦共同富裕目标,以增加收入为抓手,实施“富民、壮镇、强企”工程,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群众收入持续增加。打赢脱贫攻坚新时期孟良崮战役,1275个贫困村全部摘帽,45.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企业实力持续增强。全市“四上企业”达到7692家,纳税过亿元企业58家,分别比2012年增加1735家和31家,6家企业入选中国民企、制造业民企500强。

这十年,临沂致力于精深治理,临沂风气之新影响深远。深入实施改革攻坚行动,承接国家改革试点141项,探索“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等做法,在全国率先实现电子营业执照、电子登记档案同步发放、实时调用,政务服务更精准。扎实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出台地方性法规15部,推动“雪亮工程”全覆盖,搭建“12345·临沂首发”融媒平台,充实基层网格12859个。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跨越赶超。在发布会上,任刚提到,沂蒙老区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蝶变,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离不开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接续奋斗,离不开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这是临沂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开创更加美好未来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和力量所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