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文宇 谢之迎 编辑/韩璐
国人眼中平平无奇的电热毯,今年成了欧洲的过冬神器。
原本默默无闻的成都电热毯企业——彩虹集团火了,不仅上了新浪热搜,股价也一路飞涨。
从2020年上市后,走势就不温不火的彩虹集团,近日走出8天6板,累计涨幅超70%,股价创历史新高,市值37亿元。创始人刘荣富间接持股15%,粗略计算,8天内身家就涨了超2亿。
大火靠命,彩虹集团运气不错。
今年欧洲能源吃紧,又将迎来寒冬,采购取暖产品成为当地人的优选措施。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7月,欧盟进口中国电热毯数量高达129万,环比增长近150%。出口欧盟的取暖器,销售季节延长了一个月,不少进口商都追加了订单。速卖通上,年内中国“取暖神器”在欧洲销量激增300%。
彩虹集团作为受益企业之一,在今年接到了一些出口订单。
尽管单张订单数量低,总体价值还不高,可对于这家做了30多年电热毯的老牌公司,也算有了新故事。
看天吃饭
出口订单,对彩虹集团业绩能有多大贡献,尚不可知,但至少是个机会。
近几年,彩虹集团的业绩并不亮眼。
2021年,公司上市后第一年,彩虹集团营收11.44亿元,同比增长7.7%,净利润1.11亿元,同比下滑1.51%。
今年上半年,业绩进一步下滑。公司营收5.33亿元,同比缩减10.5%,电热毯、电暖手宝等取暖器具的销售额,缩水近2成。净利润只有5900万元,大幅下滑26.6%。
电热毯的买卖,看天吃饭。
2020年至2021年的冬季,国内平均气温-2.5℃,较常年同期偏高0.8℃,暖冬加上取暖设备升级,直接影响了电热毯的销售。
刘荣富和其子、现任公司总经理刘斌,一直在拓品,以寻找新商机。
去年,公司推出以敦煌九色鹿为原型的“福气”系列电热毯,上线后在各大平台热卖。
今年冬天,彩虹集团将继续推出石墨烯新材料应用的发热围巾、发热马甲、暖手宝等产品,其产品方向就是更轻盈,发热速度更快,热感更均匀,科技感更强。
公司还推出了电热地毯、电热被、电热艾灸盒、水暖毯、运动干鞋机和烘鞋器等产品,丰富产品线。
彩虹集团也在加速走出国门。为了配合产品的出口需求,公司扩充了原有基地产线,并在新津扩建了200亩生产基地,仅电热毯的年产能就已突破750万床。
据刘斌透露,公司目前已陆续赶制了几批电热毯到英国、澳大利亚、保加利亚等国。他自称“以前产能有限,只够供应国内。现在产能起来了,就有底气了。”
按照刘的说法,公司的出口计划会分两条路走,一是海运出口卖冬季取暖小家电,二是通过“一带一路”卖夏季驱蚊产品。
后者,是公司的第二大拳头产品,用来对冲取暖产品销售的季节限制。
今年上半年,公司家用卫生杀虫产品实现营收1.71亿元,虽在营收中占比仅3成,但增速表现优于取暖产品。
隐形冠军
这周之前,很多人不晓得彩虹集团曾是国内销量第一的电热毯厂家,2018年市占率达到11%,每10条电热毯中,就有一条是彩虹集团的。刘荣富也被称为电热毯大王。
公司成名背后,有一段励志故事。
1949年出身的刘荣富,在6岁时于一场大病中脊髓发炎,因为家庭条件有限,没能及时治疗,脊柱重度变形,落下了残疾。
原本想要读书改变命运,却开启了上山下乡之旅。到分配工作时,很多单位因其残疾拒绝接收他,只有成都美光角梳生产合作社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入社后刘荣富发现,这里有很多像他一样的残疾人。
当时,合作社连年亏损,濒临倒闭,曾在刘建议下转型电钻厂,得以续命,刘荣富也因此接任成为厂长。
好景不长,电钻生意也没有持续太久。刘荣富又要寻找新方向。有一次参加全国家用电器展,英国生产的电热毯让刘荣富眼前一亮。
上世纪末,空调尚未普及,成都虽然冬天少有冰雪,但湿冷天气很难熬。刘荣富心想,如果有一个小家电可以制热,应该会在没有火炕和暖气的川渝市场很受欢迎。
他当即决定着手研发电热毯,不过产品推出即遇冷。“插电就能发热,会不会有危险?”对于这个新品类,消费者不太敢尝试。
为了向消费者证明电热毯的安全性,刘荣富专门组织召开经销商大会,把一张通电的电热毯泡在水里,然后光脚站上去,大声说:“我站在湿的电热毯上都没事,放在床上怎么会有事呢!”
刘荣富的现身说法打动了消费者,彩虹牌电热毯自此风靡国内市场。电热毯的成功,让工厂从1983年欠债40万,变为1984年产值335万,盈利25.4万,彻底走出低谷。
工厂发展起来后,刘荣富也接受了很多像他一样的残疾人进厂上班,解决他们生存问题。
2020年,彩虹集团登陆深交所,成为电热毯第一股。
上市后,彩虹集团境遇不佳。开盘当日股价大涨后,不到两个月便跌破发行价,此后一年多时间都在低位盘整。本以为,暖冬影响,销售会持续低迷,想不到海外的冬天,给公司带来了“暖意”。
季节用品,常有变数。有分析人士称,目前国产电热毯的风口可能仅为短期效应。欧洲缺的是能源,不是电器。对电热毯的真正需求或许并不大。未来存在的滞销风险和订单付款风险,值得警惕。
不管一时噱头,还是确有商机,今年73岁的刘荣富,又让电热毯走红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