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序号】
126
【案例名称】
格力财务公司普惠金融促进供应链稳定,助力企业“减包袱添活力”
【报送单位】
珠海格力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案例类别】
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案例‐供应链金融
【案例概述】
格力财务公司贯彻国家战略布局,加大关键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以格力电器为核心,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开展链式金融服务,依托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规范发展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盘活中小企业存量信贷资源。普惠金融服务主要包括对上游企业的延伸产业链“一头在外”保理融资和“一头在外”票据贴现,以及对下游企业的成员单位产品买方信贷业务,积极推动成员单位产品销售及经销商业务发展。
2022年5月初,源泉科技向格力财务公司申请保理融资。格力财务公司积极受理并组织开展贷前调查,延续惠企政策精神的主基调,贷款利率较去年同期下调20个基点,较业务合作初期下降136个基点,于5月中旬向源泉科技新增发放保理融资1400万元,续贷1640万元,帮助企业“减包袱添活力”扬帆起航。
【案例背景】
2022年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速比上年四季度回落3.8个百分点,但很多中小微企业发展仍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挑战,“增产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矛盾突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工业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举措,金融帮扶方面,引导银行加强主动服务,对中小微企业合理续贷、展期、调整还款安排、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和金融服务,适当降低贷款利率,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
【主要做法】
格力财务公司响应中央工作部署,为保障中小企业金融供给,强化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加大“强链补链”的金融扶持力度,重点围绕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完善普惠金融服务;格力财务公司通过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以产融结合助力供应商扩大产能,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向格力电器的供货能力和供货质量,促进提高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格力财务公司贯彻国家战略布局,对存量客户积极开展疫情调研,全面摸排集团成员单位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制订疫情期间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确保客户基础业务需求不间断、不拖延、不打烊,不盲目抽贷、断贷,针对小微企业遇到的困难,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开通线上绿色审批通道,为企业纾困解难,持续做好疫情期间金融服务工作。
【取得成效】
受疫情冲击和国内外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大。格力财务公司2021年全年累计对产业链上游企业实现信贷投放4.75亿元,其中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投放1.45亿元,占比30.53%。2021年全年累计服务小微企业35家,占授信客户总数的41.18%。其中,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小微企业占比达68.97%,全年信贷投放2.35亿元,占延伸产业链金融业务总量49.47%。
2022年1-5月实现产业链信贷投放4.04亿元,其中对中小企业实现信贷投放1.94亿元,累计服务中小企业21家,占授信客户总数的60%,其中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的中小企业占比达90%。 2021年,格力财务公司持续减费让利,全年累计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415.60万元,其中,受惠的中小企业占比91.43%。
2022年1-5月,格力财务公司累计对上游供应商发放的保理融资18983万元,贷款利率较疫情前下调30-100个基点,有效缓解了供应商应收账款回收的压力,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帮助供应商盘活应收账款存量,产融结合提升格力供应链韧性,普惠金融精准扶持产业链协同发展。
【经验启示】
当前,随着近期国内疫情近期频发,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市场主体面临的困难增加。很多中小微企业发展仍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挑战,“增产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矛盾突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工业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
格力财务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经济政策,发挥普惠金融力量,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为保障中小企业金融供给,强化金融支持疫情防控,格力财务公司加大“强链补链”的金融扶持力度,重点围绕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完善普惠金融服务;格力财务公司通过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以产融结合助力供应商扩大产能,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向格力电器的供货能力和供货质量,促进提高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