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流和订单数据的供应链担保融资|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2)109号

2022年11月17日 11:05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案例序号】

109

【案例名称】

基于物流和订单数据的供应链担保融资

【报送单位】

中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类别】

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案例‐供应链金融

【案例概述】

"在此案例中,融资客户是核心企业认可的供应商,获得了明确的订单。但是核心企业不支付预付款,客户需要资金购买原材料。中合担保基于明确的订单,以及对客户的产成品在运输集港过程中的监管,为客户的融资提供担保,合作的保理公司收到中合保函后,为融资客户放款。客户收到核心企业的销售回款后,即偿还融资款。

本案例的特色是在应收账款形成前,依据未来的应收账款提供融资;产品的风控措施主要是对货物物流数据进行动态跟踪,确保货物最终会由核心企业接收,形成应收账款。"

【案例背景】

包头国卉公司,是一家生产改制兰炭的中小企业,拥有自主的生产专利,其产品具有环保无污染的特点,可以作为还原剂用于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相比传统的喷吹用无烟煤,可以降低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20~30%。其产品获得了宝钢股份、首钢股份等企业认可。 但是由于钢铁企业采购不支付预付款,需要收到货物后再支付货款。这就造成了融资人需要提前垫付大量的资金,进行原材料采购、生产和物流运输。由于企业自有资金有限,而且也只能获得很少量的银行贷款,因此企业的单笔订单的供货要在个2-3月左右,生产周转率很慢,无法满足宝钢股份的需求。为了解决企业的周转资金问题,中合担保以供应链融资的模式,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主要做法】

中合担保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的核心要点如下:

1. 确认融资人已与宝钢股份签署了真实的采购合同,未来会形成明确的应收账款。融资人会向中合提供pdf电子版的供货合同,由于合同中已加入宝钢股份的电子印签,因此可以核验订单的真实性。

2. 客户每一列车货物,在装车后会由铁路部门出具运输《货票》,证明已经将销售的货物发往港口;中合根据《货票》记载的货物重量和货值,按70%的比例出具担保函,合作的保理公司在收到中合出具的保函后,即进行保理放款,保理融资款只能用于融资人向供应商支付原材料采购款。

3. 港口货物代理商,在货物入库后,向中合出具《入库单》,以确保货物进入港口的监管仓库。

4. 在宝钢股份派船到港口接货时,中合向港口货代公司出具装船指令,允许已集港的货物装船。在未接到中合的指令之前,港口的货代公司将不会对货物进行任何移动或装船操作。

5. 宝钢股份支付的货款,事前已约定支付进监管账户中。融资人在收到货款后,须完成对应的保理融资偿还操作后,才能自由使用余款。

【取得成效】

1. 在中合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支持下,客户包头国卉的销售额增长了3倍。其在2022年一季度的销售额,即与2021年全年的销售额持平。

2. 包头国卉的营业利润大幅增长,2022年1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85%。

3. 经过近一年的反复磨合、完善、优化,中合为客户提供的融资便捷性和融资效率大幅提升。如果客户在上午提出融资申请,中合可在1-2小时内完成电子保函出具,合作的保理机构在收到中合的保函后,可在当天下午完成融资放款。完全满足了客户用款及时性的要求。 4. 在中合担保的支持下,客户的供货周期大大缩短,从发货,集港运输,装船到收到客户的销售回款,平均时间从40.9天,缩短到20天左右。大大提高了客户的运营效率。

5. 中合担保提供的融资,是根据客户的需要按需提款,并在收到宝钢股份支付的货款后还款。利息按天计算,随借随还。综合融资成本,只占客户销售金额的0.3%左右,客户的融资成本很低。

【经验启示】

以供应链融资的方式,通过对客户订单信息、运输信息、集港信息、装船信息等一系列供应链信息的整合、跟踪和分析,使得中合担保在抛弃了传统的抵押、质押风控方式的情况下,可以动态对供应链的运行情况和运行质量进行实时监视和控制,确保客户的风险在公司的风控标准范围内。 客户也突破了传统融资方式下,无抵押就无法融资的障碍,通过提供完整供应链信息的模式,取得授信。获得了传统模式下,无法获得的充分的资金支持,大幅提升了运营周转率和利润水平。形成了多方共赢的良好结果。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