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序号】
012
【案例名称】
好粮快贷-粮食规模种植贷
【报送单位】
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
【案例类别】
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案例‐新型经营主体
【案例概述】
“好粮快贷-粮食规模种植贷”是恒丰银行济南分行联合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公司、鲁担(山东)城乡冷链产融有限公司,基于政银企担合作和卫星遥感大田托管智慧服务平台,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开展粮食规模化种植提供的惠农信贷产品。该产品依托产融生态平台,将合作社与托管服务商、粮食收购商等主体有效衔接,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引入数字化手段,银行通过遥感卫星提供土地方位面积、农作物长势等数据进行贷前、贷后管理,资金分账户管理实现“用钱不见钱”。
【案例背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农民种粮积极性日趋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世代耕作的土地,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威胁。同时,由于村集体经济面临“缺技术、缺资金、缺产业”的困境,使土地长年碎片化零散经营,阻碍了农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不利于人力资源调配,造成亩均产量低、种地人均收入低、土地撂荒等问题。
恒丰银行济南分行紧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聚焦薄弱环节,坚持党建引领下的业务创新,紧扣“党组织+合作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主脉搏,瞄准粮食规模化种植场景,积极探寻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业务模式。
【主要做法】
恒丰银行济南分行与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公司、鲁担(山东)城乡冷链产融有限公司开展深入合作,塑造适合大田粮食作物规模化种植的新型服务模式。
一、土地流转 镇政府提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白名单,农户与合作社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将土地流转至合作社。
二、种植托管 合作社与托管服务商签订托管协议,由具备种植基础和粮食销售能力且经鲁担产融公司准入的托管服务商,向合作社提供农资农服采购、粮食种植、日常田间管理、粮食收获、协议回购的全流程种植服务。同时,依托鲁担产融公司智慧托管服务平台,结合算法模型,帮助合作社建立生长决策系统,提供科学化种植方案,提升精细化耕种能力。
三、银行融资 恒丰银行济南分行对提出贷款申请的合作社进行审查审批,并利用鲁担产融平台提供的土地信息核定授信额度,为合作社提供基于省农担担保的资金支持,贷款资金受托支付至托管服务商,专项用于土地流转及粮食种植托管服务支出,粮食收获后由托管服务商按照托管协议回购,合作社粮食销售回款优先偿还贷款。通过鲁担产融平台对贷后资金用途进行监测,同时关注产融平台对资金变动及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及时核实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资金用途正常、还款来源稳定。
【取得成效】
5月18日,恒丰银行首笔“好粮快贷-粮食规模种植贷”业务落地德州齐河县,截至目前,恒丰银行已于德州、潍坊、聊城等地落地多笔业务,为采取全托管方式进行大田粮食作物规模种植的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投放贷款资金,引金融“活水”浇灌田间地头,德州、聊城、菏泽、滨州、济宁、泰安等地区共计20户合作社正在积极对接,致力于解决合作社现阶段玉米种植资金的难题。
经过收益测算,在该业务模式下,村集体经济一年可增收十几万元,让村集体及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该业务模式吸引包括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优质托管服务商参与,取得了各地政府的高度关注,随着业务模式的不断完善,将在各地开展“整县整镇”推进模式,优化配置农村劳动力,助力村集体增收,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经验启示】
银行在服务乡村振兴时,加强与政府部门、金融科技公司、农业担保公司等多方合作,强化资源整合,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才能有效发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
一是要坚持党建引领下的业务创新,把党组织的领导全面融入农村经济发展和治理,增强群众能动性;
二是要坚持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传统金融在服务覆盖面、服务深度、服务效率等方面已显露不足,银行顺应时代推进数字化改革、探索“线上+线下”乡村振兴综合服务新模式,已成为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共识;
三是要坚持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适应现代农业生产,便于农业产业统筹推进、信贷资源统筹配置,走共同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