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大跌,股民围观!有几件事你需要知道

2022年11月18日 12:37   小基快跑   小基快跑

在债券上,你赚钱很慢,亏钱很快。

——新“债王”冈拉克

这几天,债市比股市热闹。

“债市大跌”、“债基被暴击”、“理财产品大规模破净”……就算手里没有债基或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小伙伴,也会被这些标题“吓到”:

截图来源:新闻报道标题

仅供示例,不作任何投资参考或建议

以衡量债市整体表现的中证综合债指数来看,截止11月16日,债市已经连续8个交易日下跌,跌幅达0.9%。

中证综合债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Wind

不过专业人士谈起债市,主要看的是另一个指标——10年期国债收益率。

今年11月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了约20个bp。

别小看这20bp,对于一个久期十年的债券来说,意味着2%的跌幅,这对相对稳健的债券来说,已经是不小的跌幅了。

今年11月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

数据来源:Wind

债市的悲观情绪在11月16日达到高潮。

11月16日,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86%,国债期货1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27%,5年期下跌0.31%。

就在大家担忧债市继续下跌时,央妈出手了……

昨日(11月17日),央行进行了13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同日有9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也就是说,央行昨日实现净投放1230亿元。

此举也被解读为央行释放流动性缓解当前市场情绪。

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

来源:央行官网

持续回调的国债期货,昨日止跌反弹,其中10年期主力合约涨0.52%,5年期主力合约涨0.31%,2年期主力合约涨0.16%。

虽然这并不能代表债市回暖,但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大家的焦虑。

对很多股民来讲,债市相对比较陌生。

为什么国债收益率上行,债市反而下跌?

什么原因造成近期债市走跌?

后续如何?

今天就来捋一捋。

01

为何“收益率上行、债市反而下跌”

一般我们用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代表债市行情。

债券到期收益率与债券价格呈反向关系,即到期收益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会↓下跌。

另外,市场通用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反映市场利率的变化。

因此,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往往代表债市下跌。

今年8月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

某国债ETF价格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

截至日期:20221116

怎么理解“到期收益率上升、债市反而下跌呢?”

科普一下:

1、简单的解释

假设:

A持有一张100元面额的债券,票面利率(持有到期利率)2%。

此时,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市场通常用十年期国债到期利率反映市场利率的变化)为3%,这里可以简单看作,新发一只债券的票面利率为3%。

B有100元,想投资债券。

这时,B应该买新发行的债券,而不是A持有的债券,因为新发的票面利率更高。

若A想要卖出自己的债券,就得“降价”,比如90元卖出。

在这个过程中,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A降价出售手中债券,就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债市反而下跌”的道理。

2、专业的解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债券价值”。

债券价值就是进行债券投资时,投资者预期可获得的现金流入的现值。

债券的现金流入,主要包括“利息和到期收回的本金”,或者“出售时获得的现金”。

用相对简单的“一次还本付息+单利计息”的债券价值为例

其中,I是每期利息,n是期数,M是本金,i是市场利率

比如某债券面值为100元,5年期,票面利率为5%:

当前市场利率5%,其价值为:

V=(100*5*5%+100)/(1+5%)5=100元

不赚也不亏。

当前市场利率上升到10%,其价值为:

V=(100*5*5%+100)/(1+10%)5=77.62元

票面价值是100元,现在实际价值是77.62元。

简单理解就相当于,成本价100元,现价77.62元,亏损。

当市场利率下降为3%时,则其价值为:

V=(100*5*5%+100)/(1+3%)5=107.83元

票面价值是100元,现在实际价值是107.83元。

简单理解就相当于,成本价100元,现价107.83元,赚钱。

也就是利率上升,债券的价值就下降;价值决定价格,债券价格也就降低了。

02

为什么近期债市利率上行?

1、债市收益率安全边际不足

尤其是今年二、三季度,资金面极度宽松,短端收益率大幅下行,长端收益率虽整体下行幅度不大,但绝对位置同样偏低。

因此,边际上的微小变化就容易引起债市大幅调整。

2、经济预期发生大幅变化

经济与债市的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经济下行,债券收益率走低,债市上涨;经济上行,债券收益率走高,债市下跌。

自11月初政策层面调整防疫措施后,地产支持政策不断出台,经济悲观预期明显扭转,打击了债市乐观情绪。

虽然当下经济面仍偏弱,但预期先行,中长期经济预期发生明显转变。

3、货币政策预期发生较大转变

货币政策与债市的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货币政策宽松,债券收益率走低,债市上涨;货币政策收紧,债券收益率走高,债市下跌。

11月初以来,资金面持续收敛,资金利率接近去年水平,叠加11月15日央行缩量续作MLF、市场降准预期落空,货币政策预期同样发生较大转变。

4、赎回压力加大

由于债市回调,主要配置债券的固收类理财产品业绩受损。

根据Wind数据,截至11月16日,银行理财破净数量达到1689只,较11月10日上升399只,占比达到4.91%,较10日上升1.14个百分点。

理财产品收益下行,引发普通投资者及金融机构的赎回行为。

截至11月15日,今年11月以来,固收类理财规模缩水1800亿左右,呈现出“债市下跌-产品净值回撤-产品赎回-被动抛售-债市继续下跌”的负反馈。

5、权益市场复苏分流债市资金

进入11月后,防疫政策的优化以及针对地产等行业的“宽信用”举措持续出台,投资者对政策以及长期经济的预期发生转变,愈发看好权益市场复苏,因此开始主动调仓,导致固收类产品被提前赎回,管理人被动抛售债券资产。

03

如何看待债券后市

中信证券:

收益率或无持续快速上行基础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的态度并没有完全转向,流动性投放依然合理充裕,但是缩量续作MLF的操作,会对市场预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过,央行的货币政策并未收紧,而是基于我国内外经济环境灵活搭配总量和结构性政策的组合方式,保证了中长期流动性整体维持在合理充裕的水准。

但是,当下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助力宽信用而非提高流动性水位,也会对市场预期有一定的影响,债市的基本面和政策面逻辑或面临较大扭转。

另外也要看到,11月理财理财到期数量相对可控,且此次债券的急跌是积蓄的看空力量爆发宣泄,在宽信用尚未得到实际验证、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时,收益率或许并无持续快速上行的基础。

天风证券:

债市可能需要再平衡

调整空间不确定。因为市场恐慌往往会超调,除非央行释放稳的信号。关键取决于后续基本面和政策面。

如果后续基本面上行,流动性或收紧,债市大概率会走熊;如果基本面往下走,政策仍然要释放进一步宽货币,利率下行,债市回暖。

回归基本面,主要涉及到当前的客观困难和政策主观意愿。

客观困难是,出口和地产的困境或许不会一蹴而就解决,所以并不支持单边走熊。

主观意愿有较多不确定,目前仍然不能低估政策端稳增长的诉求。叠加前期做多的两大底层逻辑在变化、机构行为驱动,债市可能需要再平衡。

申万宏源:

近期关注央行操作

从历史上来看,流动性冲击后,央行一般会加大资金投放稳定预期,进而市场情绪逐渐平稳,尤其是当前基本面仍然偏弱,央行呵护流动性的意愿预计整体较为积极,近期关注央行操作。

此外,明年上半年之前债市或整体谨慎,短久期、高流动性品种或可顺势而为。

广发证券:

机构卖出增加,后续期待政策

虽然债市各项指标已经回归合理,甚至超调,但是机构净卖出债券的规模上升。

综合过去经验,如果依靠市场自身,类似于今年3月初,则可能至少要花费两周的时间。在超调加深之后,配置盘逐步进场,带动市场进入偏震荡的弱势恢复阶段。

而如果央行开始呵护流动性,加大公开市场投放,提振市场信心,收益率或会快速下行,带来债市回暖。

综合一下以上券商的观点,由于受到地产和出口下行的影响,国内经济很难快速复苏,此外,货币政策仍有望保持宽松的基调,央行不时呵护流动性,在悲观情绪宣泄后,债市或将回暖。

至于后市究竟何去何从,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主要参考资料:

申万宏源《四轮赎回冲击的比较与后市展望》20221116

天风证券《股债新的分化开始了》20221117

广发证券《债市的机构行为思考》20221117

中信证券《理财、债基赎回压力还大吗?》20221117


文中券商观点均节选自券商研究报告,仅作举例说明,不代表本文观点,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与承诺。谨慎投资。指数过去走势不代表未来表现。本文章是作者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但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文章中的内容和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文章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在投资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旗下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公司旗下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在投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过程中应当注意核对自己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基金存在因净值变化导致的收益波动风险,该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