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高收益低风险的好机会?远离诈骗把戏!

2023年03月31日 11:00   汇华理财

图片


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落地,银行理财全面步入“净值化”时代,不再保本保收益。也就是说,任何“保本保收益”“诱人收益率”的说法都不符合资管新规要求!


若大家在生活中听到或看到“保本”“保收益”“低风险高收益”等说法,那一定要提高警惕、画个问号!Dr.汇在这里科普几种常见骗局,方便大家多加留意:


情形1:庞氏骗局

先看个真实案例:


经朋友推荐,廖某投入50万至A公司某投资项目,随后每月都准时收到返利。尝到甜头的廖某,又根据公司要求追投了10万,同时还补签了协议,答应一次性投资B商城60万。


合同签订后不久,廖某多次收到变更合同要求,虽很疑惑,但因公司承诺2年内连本带息归还,他还是签了新合同。但此后,廖某再没收到过利息。几个月后,包括廖某在内的数名投资者来到公司地址,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以上案例引用自小强热线公众号,《超200人投资2.2亿的理财项目,竟然是“骗局”!法院判了》)


以上案例就是庞氏骗局的常见套路——先许诺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参与子虚乌有的项目,然后“拆东墙补西墙”,用新投资者的钱返利给老投资者,制造赚钱假象,诱惑更多人上当,等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携款跑路。


情形2:不合规或虚假宣传

打着“保本高收益”“年化10%+”旗号的,也可能是非正规代销渠道,或正规代销渠道的不合规、虚假宣传。


《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销售机构不得虚假、片面或不当宣传,不得预测理财产品的投资业绩或出具、宣传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


此前,监管也曾多次提示投资者,“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这个数据可做参考。


情形3:虚假投资平台

真实案例:


杨某加了一个自称是做金融投资的微信好友,对方将他拉进一个XX团队微信群。群内好友都讨论如何在“某某APP”上赚钱、每天收益多少等,经过几天观察,杨某跃跃欲试。


于是他添加了群主微信,根据提示下载注册了“某某APP”,并在群主的指导下开始在APP上投资不同的项目。杨某见投资项目审核流程复杂,且签有电子合同,月收益高达15%-20%,便深信不疑,还加大了投资金额。后来杨某发现该APP无法登录,遂意识到被骗。

(以上案例引用自洛阳市公安局涧西分局公众号,《反诈宣传|警惕!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陷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看着很真实的网站和App不一定就是真的,有可能是不法分子搭建的虚假投资平台以诱导投资者投资。不法分子通过社交软件添加好友、联系客户,然后向其发送虚假网站/App,谎称能轻松赚钱,或者谎称自己是职业投资顾问、证券经理等,诱导受害人在其虚假平台投资,成功骗取钱财后直接关停虚假网站/App,捐款跑路。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哦!


图片


风险提示:以上为汇华理财有限公司就理财业务开展的通识教育,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市场观点,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