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的哈尼梯田开启了“盛世美颜”,层叠的山披上布满了密集的纹路,美轮美奂。
红河哈尼梯田是我国现有世界遗产中第一个以农耕、稻作为主题的遗产项目,但也长期困囿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以致经济发展缓慢。作为上海金融科技企业代表,信飞科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赴当地帮扶农户开展“梯田鸭”养殖工作,助力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双赢”发展,践行普惠金融责任。
X计划免息助农 “链”起乡村振兴新动能
随着东西部协作深入,上海与红河的情缘越聚越深。2023年,信飞科技发起“守护云南红河梯田鸭”免息贷款普惠支农项目,在上海长宁区政府的带领下深入红河县参与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向当地梯田鸭养殖农户推出了为期一年的免息助农贷,解决农户在鸭苗购买、养殖技术培训等环节资金流转难题。
12月到来年4月,是梯田的放水养田期,彝族农户吴大哥夫妇在梯田上忙碌着。过去吴大哥常年在外打工,自2020年开始回到家乡尝试养梯田鸭。借助于信飞科技提供的免息贷款,他计划扩大养殖规模,提高收入:“今年养了一百多只鸭子,挣了两万多元。有了免息贷款,可以再多养几百只。”现在,吴大哥能够陪伴家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在信飞科技帮扶过程中,当地养鸭领头人黄姐、土生土长的彝族夫妇,还有返乡创业的年轻人都获得了免息贷款的支持,有效破解了梯田鸭产业发展中“不愿保、不敢贷、养殖推广慢”等痛点。
生态梯田鸭 敲开促农增收致富门
长期以来,云南红河当地农耕始终以单一的水稻收益为主。2017年起,上海市长宁区在对口帮扶红河县过程中,与当地政府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大力推广梯田“稻鱼鸭”综合种养生产模式,即通过“稻+鱼+鸭”生态共生,实现“以鱼助稻、以鸭助稻、生态环保”,使传统农业单一的水稻收益转变为水稻(红米)、梯田鱼、梯田鸭及鸭蛋的综合收益,实现“一水三用、一田多收”,有效提升梯田的经济价值,带动农户脱贫增收。
近年来,随着东西部协作的深化,在“稻鱼鸭”综合种养的基础上,“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让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真正惠泽当地农户。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抓手。云南红河县的梯田鸭养殖从零散到集中,从小范围到初具规模,正逐步带动着当地农户增收致富,让“鸭篮子”成为农户致富的“钱袋子”。
据了解,“守护云南红河县梯田鸭”免息贷款普惠支农项目,是信飞科技旗下向善公益「X计划」系列项目的其中之一。红河县作为「X计划」助力乡村振兴的第一站,信飞科技除了提供助农免息贷款,此前还向结对帮扶乡镇捐赠了10万元的专项资金。后续,信飞科技还将通过不限于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开展养殖技术培训等形式,帮助农户实现持续增收。
岁月留痕,梯田新生。在四季轮回中延续了千百年的红河哈尼梯田,现今正在“稻鱼鸭”综合种养的生产模式带领下,逐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同共赢,焕发盎然新生机。信飞科技秉持“负责任、有温度”的经营理念,持续深化普惠金融支农力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文/杜仲 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