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米正式首发其轿跑新能源车SU7,上线27分钟大定破5万辆,24小时大定接近9万辆,大幅超过市场预期。小米汽车销售火爆,背后呈现出“互联网思维”加持下的智能化与极致性价比,小米首车大获成功后,有望推动其他厂商加速新能源车智能化进程,相关产业投资机会也随之受到关注。
小米首车受关注
小米SU7定位C级轿跑,搭载宁德时代一百度大电池、21000rpm的高转电机(峰值转速27200rpm),实现最高CLTC800km续航与2.78秒的百公里加速。在智能驾驶方面,其采用两颗NVIDIA DRIVE Orin芯片,以及1颗激光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的硬件方案,搭配自研算法可以实现代客泊车、高速领航、城市领航等智能驾驶功能。在智能座舱方面,其搭载骁龙8295座舱芯片、16.1英寸3K超清中控屏、56英寸HUD、翻转仪表屏。基于其生态能力,小米还实现人、车、家互联,配合小爱大模型智能语音,大幅提升人车交互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在电动车智能化领域做出了新表率。
其不仅支持多屏幕拓展与高阶智能驾驶,更实现了通过自研生态与智能语音模型打通车端、用户端、家居端,实现“人车家全生态”。小米将互联网思维注入了汽车产业链,在用户体验方面提供了新模式。
未来,其他新能源车企有望加大在智能化方面的开发强度,一方面在硬件上持续迭代升级,另一方面更加关注软件端的智能交互。
产业增量空间广阔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通过与国际先进技术的融合和本土创新,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在安全性、环保性、智能化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
智能电动汽车相较于传统汽车,内部零部件发生巨大变化,有望持续带动增量市场。具体来说,电动化方面,动力总成的改变推动了电池、电机电控等产品的出现,同时续航里程的提升要求轻量化、热管理等配套零部件的支持;智能化方面,智能驾驶从感知、决策到执行的闭环,可带动传感器、控制计算平台和底盘电子的渗透率的提升;科技化方面,更舒适、更便捷的体验需求使得新技术不断应用于智能电动车,智能座舱、多功能座椅、智能车灯、空气悬架等科技应用配置率不断提升。
整体来看,汽车零部件涉及环节众多,价值量可观。汽车零部件包含热管理系统、电子系统、灯具、悬架等众多组成部分,各部分中又包含多种核心部件。从价值量分布看,即使是仪表盘、车窗等小品类模块,单车价值也均超过3000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在300亿元以上;单车价值量较高的车身、电机电控系统、底盘等环节,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均有望超过2000亿元。
图:主要汽车零部件单车价值量与2025年空间预测
资料来源:Marklines
当前,国内厂商凭借出众的技术与更优异的性价比,已成为汽车产业链的中坚力量。例如,小米汽车的供应商中出现了许多投资者比较熟悉的宁德时代、汇川技术、华域三电、德赛西威、华星光电等一众国产零部件厂商。
表:小米SU7部分零部件供应商
驱动系统零部件
三元锂电芯
磷酸铁锂电芯
电机
电控
热管理EDC
功率模块
供应商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
汇川技术
汇川技术
华域三电
英飞凌
智能座舱零部件
车载系统
HUD
座舱域控
液晶仪表
中控屏
导航地图
供应商
小米汽车
泽景电子
德赛西威
京东方
华星光电
高德
智能驾驶零部件
智驾芯片
激光雷达
摄像头
操作系统
供应商
英伟达
禾赛科技
欧菲光
小米汽车
电气电子零部件
后车灯
连接器
高压连接件
车载以太网
总线工具链
供应商
华域视觉
思索技术
电工合金
致远电子
同星智能
资料来源:盖世汽车
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浪潮奔涌而来,汽车及零部件等相关产业有望迎来较好的发展契机。在涉及赛道与公司众多的背景下,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等可便捷布局产业投资机遇的指数产品受到关注。
具体来看,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由主营业务涉及智能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通讯系统、整车生产等公司股票组成,电力设备、汽车、电子行业合计占比超过70%。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由100只业务涉及汽车系统部件、汽车内饰与外饰、汽车电子、轮胎等领域的公司股票组成,行业分布较为集中、汽车行业占比就超过七成。
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了解指数的基本特征、估值水平等,挑选一只指数或者进行组合配置投资。目前,市场上有智能汽车50ETF(516590)、汽车零部件ETF(159565)跟踪上述两只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