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制造探寻“质胜”之道,超三万家企业设首席质量官

2023年08月29日 21: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梁施婷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梁施婷 广州报道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有一条最高标准——质量。

“我虽然是格力的首席质量官,但是我也被撤过职。”2009年,一批2万多台的产品出现内部质量问题,格力电器首席质量官方祥建被降职。直到5年后,方祥建再度重回首席质量官的岗位,他对质量有了更深的领会。

在8月29日举行的2023年广东省企业首席质量官经验交流会上,方祥建谈起了这段往事。如今,格力电器已经有底气向消费者喊出家用空调十年免费包修的承诺。经过多年探索,格力电器实施全面质量控制体系也被转换为国家标准《质量管理 给予顾客需求引领的创新循环指南》。

在交流会上,格力电器与广汽乘用车、比亚迪、李锦记、榄菊日化等企业首席质量官逐一分享了企业质量变革的创新经验。

今年,广东将质量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广东速度向广东质量、广东产品向广东品牌转变。目前,广东已有3万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目标是到2025年底实现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在全省制造业大中型企业全覆盖。

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首席质量官孙胜枚表示,政府的大力推广,将促进企业更加重视质量安全工作,提升首席质量官在企业中的地位,更好地执行首席质量官一票否决制度,让企业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广东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相关省直单位、珠三角9个地级以上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企业首席质量官及行业协会代表等近100人出席本次活动。

改变自主品牌的刻板印象

当前,广东正实施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广东制造正向广东品牌跃升。

作为广东汽车产业的一张亮眼名片,广汽传祺一直跻身我国乘用车第一梯队。数据显示,今年1-7月,广汽传祺逆势增长,销量同比增加8.4%。

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首席质量官詹松光介绍,广汽乘用车借鉴了欧洲和日本等著名汽车企业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以国企平台、民企效率为导向,坚定地走出了一条定位高端、品质优先、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

历经多年发展,通过融合本田、丰田的精益生产和作业绩效管理模式,广汽传祺逐步形成了“四心四全”的质量管理模式。2017年,广汽乘用车获得广东省政府质量奖。

詹松光表示,广汽传祺虽然已经拥有行业领先的质量管理模式,但为了更好更快更足地根据客户需求,锚定质量管理创新之道,广汽传祺开展了汽车品质培育改革。简而言之,就是从新车设计开始,通过各个阶段的培育,逐步把产品质量提高至设计的标准以及客户需求的水平,直到进入量产环节。

“我们一方面坚守品质周期,同时最大化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了产品的快速迭代。”詹松光表示,广汽传祺为此改革成立了11个专项小组,创新品牌管理方法,建立了领先的品牌体系。

而作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比亚迪今年迎来“大爆发”。除了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300万辆外,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以及动力电池也在海外持续扩产。

“几年前,很多人认为自主品牌的汽车毛病多、服务差,认可度比较偏低,所以自主品牌的汽车市占率长期徘徊在40%左右,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用户还有着更多的担心和忧虑。我们意识到了要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市占率,就必须把质量先提升起来。”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质量官赵俭平介绍,2013年5月,比亚迪研究引入了首席质量管理制度,并以首席质量官为核心,构建了多层次的质量管理架构。

多年来,比亚迪探索形成了基于客户至上的一领一驱一推动的质量管理实践。

目前,比亚迪制定了《比亚迪公司客户服务及沟通管理》《比亚迪汽车售后客诉管理流程》《王朝网销售事业部经销商销售投诉管理机制》等一系列客诉管理办法,确保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客户投诉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

在2022年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调查(CAACS)中,比亚迪汽车荣获售后服务满意度国产品牌第一名。在“2022(第十七届)中国汽车金扳手奖评选”中,比亚迪汽车荣获“2022中国汽车金扳手奖——客户体验奖”。

数字化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广东仍有大量的传统制造业。上世纪90年代的广东粮、珠江水、岭南衣、粤家电,在生产过程中仍在不断地提升质量,焕发出新的生机。

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已经有超过100年历史,建立了超过3000个SKU,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确保3000多个产品符合全球的标准,质量控制难度可想而知。

总结过去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孙胜枚总结认为,源头管控是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除了在企业内部推动之外,质量管理的文化还要延伸到上下游供应商,让我们的供应链全部都认同和执行这个文化。”她介绍,针对源头农产品品质的监控,李锦记以全球标准法规信息为基础,设计出一套“趋零风险源头管理”,从基地种植、产品初加工、采购运输等环节进行源头管控,实现与供应商的质量协同。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至今,李锦记在原材料的管控已总结出27项关键指标。

“广东要建设质量强省,国家要建设质量强国,我们将秉承国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长期致力于质量工作。”孙胜枚表示,在2022年得到广东省质量奖后,李锦记计划继续冲刺中国质量奖。

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质量建设工作过程中,数字化手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李锦记的“趋零风险源头管理”为例,企业引进SAP系统工具,将产品相关信息全部纳入SAP管理系统,进行规范合理的成品防护和物流即时跟踪,实现客户与原料间的双向追溯,最大限度地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近年来也以标准化、数字化、一体化驱动质量提升。2022年,中山榄菊“以双重预防为保障的榄菊螺旋质量管理模式”获得2022年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

2021年,中山榄菊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成立了以首席质量官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制订详实的工作计划,分别从对标学习、导入试行、自我评价、优化提升、评审认证5个阶段开展相关工作。

这些企业正总结经验成案例,被推广至更多大中小企业。在当日启动仪式上,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向与会省直单位代表赠送《广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学习读本》和《质胜之道——广东省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典型案例》,向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典型案例代表企业颁发牌匾,并共同启动2023年“质量月”活动。

近年来,广东在国家对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连续8次获得最高等级A级,广东质量工作4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多项主要质量指标均居全国前列,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今年,广东省“质量月”活动将围绕坚持制造业当家和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推动实施质量强省“七大工程”,推动“质量强市、强业、强企、强基”活动深入开展。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