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张伟泽 香港报道
10月12日,香港金管局向28间零售银行发出通告,要求银行提供足够资源及专家,确保银行业在讯息共享﹑交易监察及客户警示的三大范畴的打击诈骗重点合作措施如期推出。
香港金管局介绍,在今年前9个月收到涉及诈骗的银行投诉为954宗,较去年全年555宗增加72%。涉及诈骗的投诉个案中,70%与信用卡交易有关,其余涉及汇款交易﹑支付交易及银行贷款。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表示,由于金融犯罪手法层出不穷,香港金管局一直在监察有关情况及新出现的诈骗手法,会推出不同措施以应对最新风险。他同时提醒市民,在交易中不要因为贪图便利就低估潜在风险,也不要因为熟悉相关操作就放松警惕,但凡涉及金钱交易务必要谨慎。
香港金管局推出实时监察系统,以加强实时监察可疑户口能力,给予诈骗案潜在受害者警示,拦截有关诈骗案款项。目前28间香港零售银行已按香港金管局要求全部实施实时诈骗监察。香港金管局将会在之后要求相关银行采用网络分析工具以及非传统数据,以发现及监察更多可疑户口及网络。
在实时监察系统中,当客户转账时,如果收款账户与执法机构识别的可疑账户相符,银行的内部实时诈骗监察系统会发出风险提示,跟进交易;而银行职员亦会提醒客户这笔交易存在诈骗风险。
香港金管局在未来两个月内将会推出“转数快”可疑识别代号警示,将会有40家银行和储值支付工具运营商参与该计划。用户在使用“转数快”转账时,如果对方“转数快”账号与警务处的“防骗视伏器”内标签为“高危有伏”的资料相吻合,系统会在确认交易前向用户发出警示。
另外,香港金管局于今年6月已推出第一阶段的银行间讯息共享平台 (FINEST),已有5间本地银行加入,包括中银香港、渣打香港、汇丰、恒生及工银亚洲,该平台有助提高银行之间交换讯息的能力,从而更有效侦测及制止诈骗活动与傀儡户口网络,进一步保障公众免受诈骗及金融罪行影响,并加强银行体系稳健。金管局下一步会与银行业界和持份者合作,持续检视和优化共享平台,让更多银行参与其中。
香港金管局助理总裁朱立翘表示,银行间讯息共享平台、实时监察系统以及可识别代号警示这三项措施能够从源头堵截,在交易进行前提醒用户诈骗风险,以阻止诈骗案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