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网络戾气!中央网信办:坚决打击“网络厕所”“开盒挂人”等行为

2023年11月17日 15: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钟雨欣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钟雨欣 北京报道

“聚焦网络戾气容易滋生的重点环节版块,从严打击恶意攻击谩骂、挑起群体对立、宣泄极端情绪等突出问题,坚决惩治一批违规账号、群组和网站平台,有力遏制网络戾气传播扩散。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深入查找问题漏洞,健全防范治理网络戾气的制度机制,切实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网络生态。”11月17日,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按照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总体安排,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

坚决打击“网络厕所”“开盒挂人”等行为

专项行动围绕社交、短视频、直播等重点平台类型,集中整治7类突出问题。

首先是“网络厕所”“开盒挂人”行为。创建专门的BOT账号、贴吧、话题、群组等,通过匿名投稿、隔空喊话等方式,接收并发布针对特定群体或个人的嘲讽讥笑、恶意评价、诅咒谩骂信息。以揭露、批评等名义恶意“开盒”“挂人”,公开他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个人照片、社交账号等个人隐私信息,煽动网民攻击谩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网络厕所”又叫“厕所号”,匿名性是其显著特征。“网络厕所”在二次元、追星族、游戏圈中较为流行,网友可以通过后台向该账号发送私信进行投稿,账号所有者再将投稿以匿名形式发出。这类匿名投稿、隔空喊话的账号成为了不少人发泄情绪、挑起骂战的场所,如同“情绪厕所”,充斥着大量负面内容。“网络厕所”的关注者、投稿者常被称为“厕友”“厕妹”,“挂人”行为常被称为“挂厕”。

“网络厕所”戾气横生,成为了网暴滋生的土壤。去年7月,中国香港一名18岁女生“依奈”从高楼开着直播一跃而下,当场身亡。据媒体报道,“依奈”生前曾遭“网络厕所”恶毒攻击,仅仅因为她说游戏打不到前几名就自杀却没有真的自杀。甚至有截图显示,“依奈”坠楼后,有匿名网友在群聊中发“开香槟大笑”的表情包。

《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也关注到了相关问题,拟要求“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网络社区版块、网络群组的管理,不得在词条、话题、超话、群组、贴吧等环节集纳网络暴力信息,禁止创建以匿名投稿、隔空喊话等名义发布导向不良等内容的话题版块和群组账号。”

记者关注到,已有网站平台开始行动。例如,今年9月19日,百度发布关于近期“网络厕所”问题的治理公告,9月份以来百度共清理匿名投稿、隔空喊话、攻击谩骂等“网络厕所”相关有害信息10357条,封禁“ST紫晶”“CHUBBH”“南墓yt的老公”等违规账号189个。

本次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的第2类突出问题是借社会热点事件恶意诋毁、造谣攻击。对突发案事件相关当事人进行造谣污蔑,或者剪辑加工与事实严重不符的图片、视频,诱导网民对当事人进行攻击质疑。利用热点事件当事人形象,制作发布表情包,使用AI软件合成低俗色情、血腥恐怖等虚假图片或视频,进行造谣攻击、恶搞诋毁。

第3类突出问题是污名化特定群体、煽动地域对立。将个别恶性社会事件、负面人物与性别、职业、地域等特征相关联,对特定群体污名化、打负面标签,发布性别对立、阶层对立、地域歧视言论,进行泛化攻击,激化社会矛盾。

第4类突出问题是斗狠PK等低俗不良直播行为。网络主播利用逞勇斗狠、PK饮酒、谩骂吐脏等行为,涨粉引流。在他人直播过程中,利用弹幕、连麦等功能进行人身攻击,甚至怂恿鼓动自杀自残等极端行为。编造打架约架等暴力冲突剧本,吸引网民围观,扰乱公共秩序。

第5类突出问题是有组织地恶意辱骂举报他人。以“帮忙做事”“解忧解气”等名义,提供有偿代骂服务,对特定账号进行留言辱骂、私信攻击。组织粉丝群体使用平台“举报”“反黑”等功能,恶意批量举报他人。发布娱乐、体育、电竞等领域拉踩引战、恶意炒作言论,诱导粉丝互撕谩骂、刷量控评。

第6类突出问题是编造网络黑话、恶意造梗。通过拼音、谐音、指代词等方式,恶意编造低俗烂梗、不良流行语,污染网络风气。使用污言秽语、粗口脏话,故意挑起矛盾、制造对立冲突。

第7类突出问题是煽动网上极端情绪。编造耸人听闻的帖文标题,发布无中生有、毫无底线的“泄愤帖”。恶意夸大师生矛盾,渲染家长“压迫”“压榨”孩子,挑起关系对立,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导向。刻意渲染消极负面、焦虑怨愤情绪,散布仇视对立言论。

严禁在榜单、推荐等位置推送煽动、宣扬网络戾气的内容

《通知》指出,专项行动期间要坚持重拳出击,集中关闭一批严重违规、影响恶劣的账号群组,坚决取缔一批戾气聚集、问题突出的功能版块,从严查处一批履责不力、顶风作案的网站平台,形成有力震慑。

一是从严查处违规账号、群组、贴吧。深入排查高风险账号、群组,坚决取缔以“网络厕所”“开盒挂人”“拉踩引战”等为主题的账号、群组,严肃查处组织斗狠PK、直播约架的主播账号,从严惩治发布“标题党”内容故意煽动网络戾气的“自媒体”账号,集中关闭一批以侮辱性词汇命名、网络戾气扎堆的圈子、超话、贴吧,下架关闭提供有偿代骂等服务的商家店铺。

二是从严查处违规功能设置。强化直播弹幕、连麦、PK等重点功能管理,坚决清理处置网络戾气内容。集中取消一批批量组织恶意举报的功能应用。禁止通过“相关推荐”“TA关注”“可能感兴趣的人”等功能向用户推送“网络厕所”类账号。加强对表情包、P图拼图、视频剪辑、AI合成等功能的审核管理,清理下架含有恶搞攻击、挑起对立等内容的表情包、图片和视频。

三是从严查处违规平台环节。督促网站平台加强榜单、话题、推荐、评论、私信等环节管理,严禁在榜单、推荐等位置推送煽动、宣扬网络戾气的内容,通过设置“私信折叠”“消息盒子”等减少陌生人私信骚扰。对于存在突出问题的网站、APP、小程序,依法采取限期整改、罚款、暂停相关功能、关停下架等处置处罚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网站平台的榜单、推荐等位置是高流量、高曝光区域,在这些位置推送煽动、宣扬网络戾气的内容,可能会导致事件进一步发酵,引发大规模的网络暴力。在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此前举办的“‘按键’伤人如何破?——探索网络暴力的多元治理路径”研讨会上,就有多位专家呼吁网站平台将榜单作为治理网暴的关键抓手。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王四新认为,对于热搜榜等,网站平台需要做好把关,进行干预和管控,当事件发酵超出合理范围的时候,平台需要有意识地降低曝光度,不要用网暴事件来获取流量,应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避免形成新的网暴问题或对网暴产生扩大和推广效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也表示,部分自媒体、“大V”为了获取利益而恶意导流、煽动公众情绪,将部分争议性事件推上“热搜”“热榜”等,使事件处于高曝光环节,增加了当事人被网暴的风险,也加大了网暴治理的难度和成本。应该将这些关键节点作为治理抓手,相关平台在高流量环节应加强自我监测和审查,调用更充分的资源进行及时干预,不做网暴的助推者。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